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时语 《南风窗》2016,(5):73-74
正乌克兰人曾长期支配俄罗斯东正教会,而今天乌克兰众多民众企图"离俄入欧",包括近年基辅主教区擅自从莫斯科主教区独立出去,引起东正教世界的强烈危机感。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与俄国东正教"宗主教"(又译大牧首)基里尔一世2月12日在古巴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被欧美媒体渲染为1054年基督教东西  相似文献   

2.
储昭根 《南风窗》2008,(4):79-82
布什的党是分裂了:南方和中西部"圣经地带"的社会保守派、来自"华尔街"的财政保守派,以及包括民族保守派和新保守派的"防务保守派"。分裂让总统提名人的选择举棋不定,不知共和党的预选是否要一直选到全国代表大会时都没有谁能明显赢得足够的代表票?  相似文献   

3.
杜剑锋 《南风窗》2013,(12):74-77
"八人帮"们意识到新移民法的主要阻力来自共和党保守派,而卢比奥是化解这些反对声音的最佳人选。卢比奥为了通往白宫的捷径,也不惜铤而走险。他能否化险为夷?奥巴马似乎陷入了"第二任期诅咒",5月一周内接连被司法部窃取美联社通话记录、国税局越线私查保守派政治组织、国务院掩盖班加西恐袭案线索等政治丑闻缠身,甚至遭到一些左派媒体批  相似文献   

4.
储昭根 《南风窗》2008,(9):72-76
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叛逆性格所致,麦凯恩在许多议题上都与共和党主流不大同调,但2000年竞选党内提名失败的前车之鉴,使麦凯恩意识到回归主流的必要。除了同布什修好,麦凯恩也尝试向他在2000年得罪的宗教保守派"输诚"。这使他不但有能力争取到独立及温和派选民,还有可能团结起本党保守派人士,从而有机会再次成为"最幸运的人"。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世界的历史文化中,法律的发展总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不仅仅在法律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更是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为其打上了其深深的烙印。而由基督教产生的教会法,同罗马法、日耳曼法并称为欧洲中世界三大法律制度,在整个世界的法律制度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法律观点上,教会法为"法律至上"理念奠定了基础;在法律制度上,其宪政制度、刑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以及诉讼制度都能在当代社会中找到教会法的影子。本文从教会法的产生开始讲起,通过叙述教会法的发展历程与教会法的特点来凸显教会法对西方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上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另外,在西方普遍流行并被各国家争相效仿的宪政制度上,本文以宪政的几个基本要素为切入点阐述了教会法孕育"法治"的观点以及形成宪政雏形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于时语 《南风窗》2012,(5):72-73
天主教保守派"反人工避孕"的最新喧哗,和新教福音派的"反堕胎运动"相挂钩,汇聚成"反民主党大合唱",迫使奥巴马在涉孕医保问题上改弦更张。  相似文献   

7.
因为美国人口有左翼化的长远大势,不少宗教保守派将"奉天承运"的布什第二任看成是"保守革命"转瞬即逝的最后机会。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2018,(中)
特朗普上台两年来奉行日趋保守的内外政策,美国共和党自身也开始走向"超保守化"。保守派不仅已成为共和党最大派系,而且保守派人士大量进入国家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并不断发挥重要影响,促使美国内外政策全面"右转"。2018年中期选举后,民主党重新夺回了众议院的控制权,而共和党则扩大了其在参议院的席位优势。民主党虽然可以利用众议院掌握的立法权和拨款权对共和党的施政设置种种障碍,但不会对共和党的"超保守化"产生实质性影响,相反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共和党的"超保守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泰国政坛在"红黄对立"与代际分化的双重裂痕影响下,形成了"挺巴育"与"反巴育"两大阵营对峙、中小政党居中制衡的复杂格局,这不仅严重影响巴育政府的决策与落实能力,而且在保守派和革新派"盘外过招"下引发政治冲突再度升级。尽管泰国政治保守派与革新派的分歧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中泰战略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从中长期来看,为了深化合作,有必要做好应对,在观念塑造上争取新生代认同,在项目推进上增进当地民众获得感,在合作对象上接续地方豪强党派友华感情。  相似文献   

10.
当前,奥巴马在国内正陷入一场由保守派发动的"文化总体战争"。奥巴马若因个人因素遭受民调滑铁卢,那么民主党就有可能出怪招掐掉他的连任梦。如此一来,克林顿"买一送一"的组合,不是可以"东山再起"了吗?  相似文献   

11.
向骏 《南风窗》2013,(9):78-79
马杜罗的竞选手法包括:坚持查韦斯是遭"黑暗势力"毒害、拉美主教当选教宗乃因查韦斯向上帝说项,以及查韦斯化身小鸟在教堂中对他说"追求胜利"。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于当地时间3月5日下午16时25分病逝,享年58岁。4月14日的大选是一场查韦斯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对决,结果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意见与媒体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2004年1-2月文章:《新保守派》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国家安全议题研究员马克斯·布特写道:“新保守派”并未在美政府内占支配地位,其欲在全球发动先发制人战争阴险动机的报道言过其实。拉姆斯菲尔德、切尼、赖斯都不是新保守派,而是国家利益至上的传统保守派。新保守派主张在朝鲜和伊朗实行政权更迭、主张对华强硬而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这  相似文献   

13.
帕特里克·布坎南是美国社会—文化保守派主要代表人物,曾两次参加总统竞选。2004年3月1日,他在《美国保守主义》杂志上发表《战争将无止境》一文,抨击新保守派弗洛姆和珀尔去年出版的《终结邪恶——如何打赢反恐战》一书。文章认为新保守派为对伊动武所作的各种辩护都是荒谬的,他们在本质上是亲以色列的,他们正在企图把美国推入战争深渊。但新保守派的得意时刻正在结束,美利坚帝国的漫长退却已经开始。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尽管保守派大举反攻,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伊朗内政外交的最终裁定人,他曾经支持和默许了哈塔米的改革。哈梅内伊不会180度人转弯完全倒向保守派,因为那么做实际上也是在否定自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有甚嚣尘上之势,解放军正常的装备更新换代以及技术发展都被美国保守派人士作为宣扬中国威胁世界安全的论据。本文作者理查德·费舍尔是美国著名的保守派学者,他依据国外媒体的报道以及大量未经证实的消息评估了进口武器和技术引进对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外国技术对解放军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杠杆作用。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6.
王猛 《南风窗》2012,(10):82-84
后哈梅内伊时代对于国家权力的争夺,将主要在内贾德等草根精英和部分军队精英组成的强硬保守派,与拉里贾尼等宗教精英组成的温和保守派之间展开。在新旧秩序的嬗变过程中,相比体制内传统精英,体制内草根精英带给现行体制的冲击会大一些。  相似文献   

17.
阿罗约之所以能够度过这一危险期,政治手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得力于军方和教会的支持。军队和教会是最主要的"人民力量"。  相似文献   

18.
国际风云     
《南风窗》2011,(11):17
内贾德迎回遭撤职部长据路透社报道,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撤销了总统内贾德上月解除情报部长职务的决定。即便在内贾德抵制内阁会议数天后,哈梅内伊也没有表现出愿意让步。许多什叶派神职人员和政客对内贾德违抗哈梅内伊的权力发出警告。在5月6日的祷告中,人们听到了"反对最高领袖的人该死"的吟诵。就连内贾德的宗教导师亚兹迪也警告说,不服从最高领袖等同于"背叛真主"。保守派议员  相似文献   

19.
国际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1,(11):17-17
内贾德迎回遭撤职部长据路透社报道,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撤销了总统内贾德上月解除情报部长职务的决定。即便在内贾德抵制内阁会议数天后,哈梅内伊也没有表现出愿意让步。许多什叶派神职人员和政客对内贾德违抗哈梅内伊的权力发出警告。在5月6日的祷告中,人们听到了"反对最高领袖的人该死"的吟诵。就连内贾德的宗教导师亚兹迪也警告说,不服从最高领袖等同于"背叛真主"。保守派议员  相似文献   

20.
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和历史记忆等因素制约,伊朗政党发展不平稳,制度化程度不高,群众基础薄弱,自身作用有限,主要依附于保守派或改革派两大政治阵营影响国家政治发展进程。2013年鲁哈尼就任伊朗总统以来,伊朗政党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伊朗强硬保守派势力趁机抬头,派系斗争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