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澳大利亚民族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白澳政策时期、同化融合政策时期以及现今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时期。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开始施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并通过建立多元文化机构、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设立多元文化媒体等措施来推进这项政策。然而,由于对传统价值观和主流民族文化的冲击,触及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核心问题,多元文化主义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只有在界定公民权利的基础上发挥多元文化主义的优势,调适多元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才能解决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尤拉 《今日上海》2009,(9):58-59
远在地球的南半球,有着这样一片七彩的大陆。从电影《澳大利亚》到《指环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带给世界的印象永远是那么自然、清新、充满活力。作为移民国家,与土著文明共同发展的多元文化成为了澳大利亚文化的特性,而澳洲丰富的物产也让地球村的村民十分欢喜。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现在仍以每年一万多人的速度接受来自世界各国的新移民。由于澳大利亚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城市人口占80%以上,这些新来的移民也就大量地涌入了城市。这么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生活方式新移民的涌入,没有给城市生活带来混乱,而且这些新移民还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实行了多元文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体系发挥了比较有效的作用。为了让世界了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及社区眼务工作,今年4月下旬的一天,澳大利亚多元文…  相似文献   

4.
峰歌 《今日民族》2007,(6):F0002-F0002,I0001
应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基金会的邀请,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考察团于2007年1月访问澳大利亚联邦。澳大利亚一词,为"南方大陆"之意,17世纪初叶欧洲人发现这块大陆时,  相似文献   

5.
任维东 《今日民族》2001,(10):18-20
位于南半球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国度。今天,在这个人们惯称之为澳洲的大陆上,居民以白种欧洲人的后裔居多,同时也还生活着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100多个民族的移民。移民中人口最多的是来自英国和爱尔兰,其次是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荷兰、新西兰、波兰等国,亚洲移民大约只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37%。因而,同美国一样,澳大利亚也是一个移民的国家,自然也就展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我的一些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华人移民越来越多2000年10月26日下午,我随深圳市新闻代表团,乘深港直…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Australia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以千计的民族分别归属于数以百计的国家,决定了多民族国家为格局的主流。各国因历史沿革、文化背景、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解决本国民族问题的方法和政策也不同。其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李琦 《北京观察》2002,(1):46-47
1998年4月澳大利亚文化门户网正式启用.它是澳最大的文化资源网站,为全世界希望了解澳大利亚文化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8.
裂隙与缝合90年代中国文化与文艺景观多元文化时代的多元艺术特约主持人/王德胜策划、编辑/扬长征王德胜(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这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一个多元分化、多元发展的文化时代。在这一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不仅有了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这样一...  相似文献   

9.
在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探亲期间,我感受颇多,特别对澳洲的多民族与多元文化社会印象更深。澳洲是个移民国家,早在18世纪末叶英国就开始了对这块新大陆的移民。据资料记载,自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有550万人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移民澳洲。多年来,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在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念和简单的文化多元主义思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本问题是多元杂处却不能融合交汇的问题,中国缺的不是多元文化,而是在文化多元之上的普遍共识——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共识。建立在全球化、市场化、世俗化基础上的以大众为文化主体的,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共识”,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2,(8):95-96
田发银在《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物质生活繁荣的是主流文化的萎缩和多元文化的兴盛。文化多元成了这个时代的基调。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文化多元时代境遇必然遭致现代人价值观的迷惘与困惑。价值观教育的历史使命是整合与通约多元,并用开放性、包容性和统摄性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导引和形塑现代人的多元价值观,以期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对人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匡正和重建。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已然出现,而多元文化教育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大致历经三个阶段,即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四川民族教育具有如下启示: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尊重民族文化,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相似文献   

13.
张鹏海 《前沿》2011,(22):139-141
针对"嘉绒"藏区的民族体育舞蹈"铠甲舞"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介绍了其起源和历史变迁,在广泛查阅现有历史文献、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其文化背景进行了挖掘和研究,深入探讨了"铠甲舞"的多元文化特征,着重从多区域文化、多民族文化、"巫""武""舞"相结合的多元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事实证明,"铠甲舞"能够保留至今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应归功于在漫长历史岁月中的多元文化融入,其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本身,就是多元文化在舞蹈艺术中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4.
周德新 《前沿》2011,(19):192-195
农村文化目前存在多元混乱的现象,农民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同时,一些非主流文化比如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博彩文化、封建迷信文化等也在农村流行。文化多元与混乱局面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文化整合是改变农村文化多元混乱现状,建设文化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也是稳定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我们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整合农村多元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6)
文化自觉是人类主体精神的体现,多元文化的出现充实、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挑战。文化主体必须通过文化自醒、文化自省、文化自创等理性认知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境遇,理性反思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建构,理性把握其中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多元的朝代,其活跃的经济、多元的文化、多民族的相互融合,为唐代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唐朝的文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汉文化,而是融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于一体的新文化。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表现在文学、绘画、书法、建筑、体育等各个领域,其较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和之后的两宋文化,更呈现出  相似文献   

17.
戴文亮 《前沿》2012,(20):122-123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公平必然渗透到民族教育领域,民族教育公平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重点.民族文化多样性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多元文化为民族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公平理论、论证了多元文化与教育公平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民族教育公平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背景下执政党文化方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不同文化之间密切交往,多元文化在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中占据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如何处理现代国家中一元与多元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各国执政党在文化战略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和西方各国,有关多元文化的讨论对其国家和地方的公民政策有着重要影响。青年所处的阶段既是一个向“成年公民”过渡的人生阶段,更是一个通过日常生活获得公民体验的身份概念形成阶段。主流社会对于“青年”、“公民身份”的讨论将重点转向了质疑多元文化所带来的问题,政府据此将政策由促进多元文化转向了关注“共同体凝聚力”,而这种否认“多元文化”的措施,不仅对多元文化本身带来冲击,也不利于社会融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以及信息传递渠道的多样性,特别是大学生自身文化价值观念还处于形成时期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普遍存在着多元的现象,文化认同的多元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也给高校管理增加了难度.针对大学生文化多元认同的现状,高校必须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文化观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