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与其他民族相较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人道德人格产生的源泉 ,良序美俗的创造者 ,是国人获得和维持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中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形成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遗产仍然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早在1884年,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就明确宣告:“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建国四十多年来,在就业是妇女解放的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指导下,我国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日益突出,“妇女回家”的思潮再度回升。有一些专家学者从缓和就业矛盾,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的良好愿望出发,主张妇女退回家庭。这给处在事业与家庭“两全难”境地的我国职业妇女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坚持妇女解放运动的正确方向,切实保障我国妇女平等的就业权利,必然成为世纪之交我国妇女运动、妇女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所谓中国的“妇联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文化或解放了的妇女的文化.只要我们客观地审视一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所走过的历程,便不难发现,“妇联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在过去的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过重要作用,而且仍将在目前及今后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妇联文化”的认识却并不太清楚,对它的理论研究就更显得不够.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生动地告诉我们,要使当代妇女解放走出目前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就必须充分认识现有的“妇联文化”和完善“妇联文化”,以给妇女解放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十分注重“和”思想,“和”的内涵丰富,包括“和平”、“和睦”、“和谐”等内容,涵盖家庭、社会、世界各方面,挖掘“和”思想丰富内涵和积极一面对建设今天美好中国的建设,对推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打破"政权、神权、族权、夫权"这些套在中国女性身上的枷锁,实现男女平等是所有深受压迫的中国女性的共同期盼。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领导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从五四运动开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男女平等运动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妇女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地位。  相似文献   

6.
“孝”在曾子的家庭伦理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他阐述了“孝”的标准、内容、种类、重要性和层次性,提出了子孝父爱、兄使弟事的命题,构建了其家庭伦理思想。研究其家庭伦理思想对于促进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革命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不缠足运动的发展、生活风尚的变化、妇女受教育的扩大以及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等方面都说明了国民革命推动了妇女由传统“女人”向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李大利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他不仅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和参加妇女解放运动,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相结合,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理论,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白方宏 《工会论坛》2007,13(4):31-31
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实现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平等,协调好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和其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家庭的主要设想: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基本前提,要促进夫妻和睦。家庭学习教育是和谐家庭的关键,要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暴力是家庭和谐的最大障碍,必须遏制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现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仅仅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所要议论的正是这种条件下的女性就业问题。 一、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就业出现的新情况 建国四十余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以及就业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就业人数由建国初期的60万人发展至九十年代初期的6千万人左右,女工人数已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家庭中,家庭成员在权力地位上的不同反映出家庭权力由父权到平权的变化,即妇女和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自身的价值逐步得到肯定。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日渐细化、社会一系列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妇女职业化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带来的影响,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家庭权力的变迁打破了父权的绝对地位,赋予其他成员更多的权力和自由,家庭成员平等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必将为社会和谐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界的启蒙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启蒙时期,它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篇章,使中国妇女伦理思想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型的女性道德开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产生、发展起来。“五四’运动前后,已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作了深入探讨。陈独秀积极倡导思想解放运动,对妇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一)陈独秀极力宣扬民主平等思想,对纲常名教的封建道德规范给予了尖锐的抨击,并自觉地把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与妇女解放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与伦理     
家庭才是伦理的真正始点。这一“假设”将从历史与逻辑两个方面获得求证。在历史的维度中,中国文明史典型地体现了家庭作为伦理始点的地位。自周公确立了家庭在伦理中的始点地位,其后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明时期的伦理都是由家庭而展开,从而造就了传统社会以血缘纵轴为核心的差序伦理格局。家庭在传统伦理中的始点地位是与家庭在传统社会以及传统中国人中的核心地位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史上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近几十年来的长足进展是有目共睹的.但遗憾的是,至今仍看不到它的尽头.究其原因,似在于运动本身对男女不平等(或曰性别歧视)的根由不清,源头不明.以我们的一孔之见,认为造成男女不平等的源头就在于父系氏族宗法制(以下简称“父系制”).下面,仅以中国的国情为主要背景,就“父系制”与性别歧视的关系及促成男女平等的根本途径做一探讨.“父系制”残余与男尊女卑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为苦难深重的妇女的翻身解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和自主、自立能力已有很大提高.但由于以“男性传宗、女到男家”为特征的“父系制家庭结构”,仍然根深缔固,对我国实现男女平等,促进妇女解放的进程起到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的性别考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中“男工女耕”的分工模式、“丈夫外出,妻子留守”已是普遍现象,这种新的分工模式是否提高与改善了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经过考察、分析发现,这一新的分工模式并没有从根上改善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而只是再现了性别不平等关系。因此,我们应对如何提高留守妻子这一群体的家庭地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实现中国妇女解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国妇女解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要注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追求充实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家庭和睦,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教育公平与否的实质取决于其资源供应由谁主导.国家、市场、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教育的最重要支持系统以及最主要的供给者,纵观中国的教育资源供给,先后经历了“国家独揽”、“市场主导”以及“国家+市场+家庭三方共同提供”三个阶段,由此,教育的公平程度也相应经历了“低水平的公平”、“教育不平等增加”、“不平等再生产”三个阶段.教育公平应打破原有研究中对教育公平以及实现路径的一般理解,从更宏大的层面上来改善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美家庭道德伦理观与教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庭注重情意至上,传统的中国家庭属于“义子型”,强调仁爱与服从,现代中国家庭呈现出“远离”倾向;而美国家庭注重理性主义,属于“夫妻型”,强调公正与自由,而且越来越呈现“感情回归”倾向,导致中美道德伦理家庭和教育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治家教子之经典——《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内容详实、体系完备的家训。其中的家庭伦理思想除包括父子、兄弟、夫妇三伦关系外,还涉及治学、治家、谋生、养生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具有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即使在今天,《颜氏家训》中关于勤俭持家,适度消费;教育子女,以“德”为先;婚姻自主,情义为重;家庭和睦营造氛围的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