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静  韩华 《理论导刊》2007,1(3):12-14
党的执政伦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奠定道德基石和社会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针对目前执政伦理方面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应深刻把握党的执政理念的伦理意蕴,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牢固坚持党的执政制度的伦理取向,确立公平、正义的执政制度;切实培育党员干部的道德自觉,增强执政主体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林庆 《行政论坛》2010,17(3):44-46
公共行政不仅应当追求科学化,还应该恪守道德的原则。行政伦理是对行政活动的道德审查。行政伦理的设定是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基于中国“自律诉求”传统行政文化的制度困境、西方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分析,新时期我国行政伦理诉求的路径应包括道德的制度安排和个体德性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伦理建设中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在制度中生活的,制度本身的合伦理性与否对个人的道德选择和行为有着先决意义。制度安排是行政伦理建设的起点,它不仅包括将基本的伦理规范上升为具有国家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更强调行政制度、体制本身的合伦理性。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道德回报与激励机制,作为两个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对当前中国的行政伦理建设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袁芳 《理论视野》2024,(1):12-17
马克思伦理思想揭示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表现的意识形态,正确理解的利益是道德的基本原则,自由、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是道德实现的基础。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伦理思想形成了从抽象的自然人到现实的社会人、从道德批判到道德建构、从价值理性到科学理性、从个体主义到制度主义的发展逻辑,为我们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导向和思维方法,有助于跳出西方自由主义和共同主义的伦理纷争以及避免我国历史上平均主义伦理的非理性。夯实共同富裕的伦理基础,应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坚定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立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和营造积极健康的财富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共同富裕不同阶段的动态伦理;以法治护航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分配制度和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腐败中"服从上级命令可否免责"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面对上级错误命令是执行还是拒绝,行政工作中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公众负责,这些"道德选择困境"涉及的正是行政伦理问题。从行政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其结论是:认为行政人员在服从上级命令、遵守法律准则的同时,更应对公众负责,秉持是非观念,坚持道德伦理。就行政伦理困境的产生原因及其道德选择困境的表现来看,构建行政伦理框架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正确认识行政伦理要求,重建道德的惩戒力量;开启行政人员的责任教育,构建个人伦理决策模式;完善组织制度,提升组织文化;加强行政过程的伦理立法,健全法律监督体系和组织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行政伦理的社会公共监督。  相似文献   

6.
张萍萍 《学理论》2009,(30):82-83
钓鱼武执法的出现,揭示了我国现阶段道德建设中的一些弊端。本文在介绍了钓鱼式执法的含义以及根源后,指出了钓鱼式执法对社会公德、职业伦理以及个体道德的危害。通过对钓鱼式执法事件的伦理反思,我们认识到制度伦理对制度主体、制度本身和个人伦理的规范和制约作用还很不完善,呼吁社会要全面加强伦理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道德制度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道德制度化,就是以法律、制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领域内的伦理道德问题.具体说就是将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以制度、法律的形式表现或体现出来,并以强制力保证其贯彻实施,从而化软约束为硬约束,化自律为他律,化自愿为义务,最终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社会潜规则是指那种暗地里通行、起到实际作用但又见不得阳光、上不了台面的行为规则。社会潜规则具有隐蔽性、不正当性、排他性、伸缩性等特点。社会潜规则破坏了社会道德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并导致主体道德人格扭曲。人情伦理的负面效应、制度伦理的缺失以及道德建设严重滞后是社会潜规则盛行的伦理根源。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培养和完善公民道德人格是治理中国社会潜规则的主要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提升法律制度正当性与实效性的角度来看,倡导自由、平等理念的交易者道德,才能够与法治建设的伦理价值依据相契合。因此,研究者需要慎重分析法律制度、伦理价值与道德习俗之间的互动关系,避免盲目夸大某种伦理信条或道德习俗影响的偏颇举动。在立法过程中,依据宪法确认的政治伦理共识确立的法律原则,应为社会伦理规范与具体法律规则之间的传导媒介。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伦理的研究对象是直面城市文化的道德问题,将城市文化道德问题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其具体表现为:城市建筑的物质文化伦理,城市社会的制度文化伦理,城市市民的行为文化伦理,城市居民的观念文化伦理。  相似文献   

11.
黄斌 《理论导刊》2013,(9):49-52
对现实世界的道德关注与社会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理论的显著特征。因教条化、"科学化"和庸俗化理解而质疑马克思政治伦理的存在,不仅背离了马克思学说的本真精神,更遮蔽了人们对马克思政治伦理的认识。作为无产阶级政治道德的呈现,马克思的政治伦理在本质上是制度伦理。对旧世界政治制度的道德批判、对经验事实的辩证思考和对伦理理想实现途径的谋求,构成了马克思政治伦理的问题视域,也体现了马克思学说"批判旧世界建构新世界"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伦理建设,必须以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为基础,坚持义利并重的伦理价值观,进行制度伦理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创建民主、正义、诚信、勤奋、互助、和谐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官员的官德建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自律,还有赖于制度伦理的规范和约束。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突出的党群干群矛盾和阶层利益整合,如何处理利益关系成为官德建设的重要问题。制度伦理作为制约权力的一种手段,从外部环境入手,通过制度、法律、法规等建立健全伦理道德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把一定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使其规范化、法制化。从制度伦理层面强化官德建设,对官德的实现具有普遍性,有助于官德规范的把握和官员道德的养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完善干部任用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改变传统官德教育方法、建立作风教育长效机制等措施,形成全方位的官员从政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万起发 《学理论》2012,(11):44-45
市场经济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换制度,它需要一定的伦理道德对其作精神性的支撑。伦理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内化为市场主体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表现为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功能和限制功能。儒家伦理强调"道德至上",侧重于对逐利的限制,而对人的激励性不足,因而相悖于市场经济伦理。鉴于儒家伦理在其他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对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化是消解这一悖论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着重剖析了导致社会中介组织道德失范的伦理因素,提出其道德建设需要综合治理,即从价值认同、伦理制度和个体德性培育三个方面推进社会中介组织伦理建设的基础、保障及核心,以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国儒家文化的保护及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数韩国人来说,儒“教”不是宗教,而是韩国传统文化的中枢。韩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国民教育极其重视道德伦理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每一年级的必修课中都有一门关于道德伦理教育的。道德伦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干部担当。从政治伦理视角看,干部担当对应于政治个体维度的责任伦理,容错纠错机制对应于组织维度的制度伦理。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建设责任政府的背景下,推进干部担当需要拓展适合干部成长的伦理维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个体责任伦理路径,突出官员个体的信仰与美德;二是公职伦理路径,凸显公共利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三是制度伦理路径,建立符合干部担当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8.
在凯·尼尔森看来,对马克思道德观的社会学解读是透视历史唯物主义道德可能的重要视角.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道德发挥着中性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理论中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自我意识,所以道德在不同的语境发挥不同的功能,历史唯物主义没有理由以道德是意识形态而拒斥道德.对于马克思而言,道德不是建立在主体内省基础上的外在规范,而是由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建构的社会伦理,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解读只有还原道德的"伦理"形态才得以可能.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可能,并非是对无产阶级阶级利益和社会正义的忽视,无产阶级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实质是维护人类的共同之善,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的发展进步内在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权来源于道德并且体现道德,人权的实现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人权具有道德价值,因此"人权伦理"在概念上是成立的。人权伦理就是指:人权中本身蕴涵的基本伦理道德以及在一切人权制度、人权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价值和伦理关系及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权伦理主张要把人当作人来看待,要求珍爱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人的自由、加强人的互爱,提倡人的平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权伦理具有主体性、普遍性、实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政治伦理问题无论从中西政治思想资源还是社会实践处着眼,都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应有新意。政治伦理问题的实质就是基于人类自我关切的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反思。至为关键的是,哪一种政治权力真正基于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时代背景和社会基本结构的深层转型,作出了合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责任承诺和社会道义担当。中国政治伦理的当代建构可以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维度说开去。优良政治伦理的真谛,一定是优良制度理性、优雅道德理性和优秀观念理性的三位一体及其长效自我修复机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