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路径的生成是在实践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多种具体实践过程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落实,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的具体探索和体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相呼应,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是社会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时的公正化程度和状态.制度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调节人的善恶行为的有效手段.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度公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互为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取向。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发展教育事业,扩大世界交往,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中 《理论探索》2007,1(1):37-40
和谐社会理论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解决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也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为未来社会准备了“入口”。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人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是对国家治理模式和对人的价值实现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文全面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现实基础和科学内涵、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澄清了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文章还深刻论述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这对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根本价值诉求就是追求人类的自由解放和人类的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的幸福观就是人类幸福现实问题的理论基础。从人的本质、实践活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内涵,并且深入探讨了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今时代带给我们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路杨  张宏亮 《学理论》2013,(9):290-29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表述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新内涵,更提出了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探寻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立足于阐释人文关怀的思想发展,根据其现实依据展现其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韩瑛 《学理论》2015,(5):1-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追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所在。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引领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一个诸要素有机统一体.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立足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从人及其人的现实活动和实践出发,对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从哲学上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动态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杨周相 《学理论》2014,(6):35-37
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提出后,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理论、社会形态理论等的系统阐发下得以丰富和深化。在160多年的世界工人运动和现实社会生产的推动和检验下,此说也得以不断反思和发展。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追求的最终社会价值目标。人的思想解放,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偏远地区,西藏社会发展起点低、传统信仰浓厚和当前复杂境外环境都使藏民族思想解放变得曲折而漫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证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必要性。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做了简单的回顾,然后根据这一理论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论证了当前社会不和谐的基本根源,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着力避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历史过程的全面考察,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畸形发展的深刻剖析,而作出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价值承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世纪新阶段,重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促进阶段。一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也是目前我国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这个问题不仅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更是一种现实的运动.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片面发展产生根源的分析,可以看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应当是分工与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此,必须从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上进行改革,破除自发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哲学层面对人所有社会行为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给我们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素质教育的理念也顺应了时代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现今教育中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青 《理论探索》2011,(6):12-16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是随意的理论创造,而是有着明确价值取向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现实的人文关怀。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视野;无产阶级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议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统一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应从时代化了的"现实的人"出发,来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通过分析"现实的人"的发展的时代条件,提出"现实的人"的发展目标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时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哲学思想蕴涵着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诉求,然而,以往的哲学往往脱离社会现实,将人和理性抽象出来,在远离社会历史现实的“空中楼阁”中人为地建构主客二分的统一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的自由解放为终极关怀,将人视为社会历史中生成的人,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生活世界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的三重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对现时代社会批判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演进趋向的理性抉择.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也因此构成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重要方面。马克思致力于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从关系学角度多视角地阐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的内涵与必要性。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价值论及方法论前提在于以制度公正来消解经济关系中的不和谐,保证分配正义和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以政治民主化为路径为更好地实现人权和遏制权力腐败营造条件,大力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民主;以生态文明建设来构造一个健康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伦光 《理论探讨》2006,1(3):21-23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表现、终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劳动能力、需要、自由个性、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