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理论》2016,(10)
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发展历程中的必然存在形态,在时代背景下具有相对突出的文化表征,即自我独立性、公共性与专业性并举、实践性、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等。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是把握公共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现象的前提和基础,对知识分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为完成其历史使命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一些刊物上刊登文章说,知识分子是独立于任何社会集团和阶级利益之上的知识分子群体,即“公共知识分子”。其实,无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还是从国际和国内来看,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从来不存在的。渲染“公共知识分子”的无阶级、无政治倾向的“中立”或“零起点”的观点,只不过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曲解而已。  相似文献   

3.
政府自利性对政策公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根本属性。“公共性”的偏离必然违背公民意志,损害公众利益,扭曲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导致的自利性,常常导致公共政策偏离“公共性”,本文意在说明政府自利性与政策“公共性”的关系,以及如何从体制上、政策过程中克服政府自利性,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22,(3):99-104
乡村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公共性是乡村治理的价值坐标,乡村善治,既彰显了乡村治理公共性的历史必然,也反映了乡村治理理念的变革。就目前我国乡村治理状况来看,存在公共价值理念阙如、公共空间失落、公共文化式微、公共组织功能弱化等公共性问题。新时代乡村治理要厘清面临的公共性困境,探讨公共性价值重构和实践路径,推动乡村社会由“良序”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不强,其直接原因是现代社会资本存量不足,根本原因是其公共参与受到了限制。要增强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必须进行制度更新,让社会组织自主地参与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艺术批评公共性的缺失,建构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公共领域,是当今知识分子急需直面的问题。艺术批评以自己的方式介入生活世界,艺术批评的公共性,是当代艺术保持独立与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自主的艺术空间的特点是在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和理解。这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异质同构。主要侧重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的发展研究,以期从文化的公共性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的艺术批评。  相似文献   

7.
王敏  王滨 《理论导刊》2020,(6):89-94
公共性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实然范畴与重要品质,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真在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并享有公共利益,这些均与以共在共享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公共性相契合。当下社会治理面临着的治理立场分离、公共价值认同分化、治理主体碎片化等现实考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性增长。为此,可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公众的公共价值培育、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建构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机制等入手,增强并彰显现代社会治理的公共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公共性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主要包括乡村文化治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本质规定、依托公共空间的场域载体、嵌入公共权力的过程驱动和培育公共精神的目标结果等多个方面。乡村文化治理始终体现公共性是治理的理想状态,现实中却真实存在公共议题失语、场域空间萎缩、行政伦理失范、公共精神淡化等公共性缺失困境,乡村文化治理效能大打折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通过形成社会组织、整合文化资源、完善民主制度、培育现代政治文化等多重途径,优化乡村文化治理元素和结构,实现乡村文化治理的公共性“再造”。  相似文献   

9.
释放与覆盖: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生成逻辑与演进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共时性挤压”成为世界发展的共同历史语境;在这一语境下,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具有特殊的路径和逻辑,其发展演进也表现出独特的范式特征;中国市民社会的生成逻辑是“释放”,体现为国家从市场和公共性领域的主动退出;演进的范式是“覆盖”,体现为公共领域对私人领域的不完全替代和对国家社会性的完全替代这样一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既得利益是社会利益格局之一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违背“公共性”的既得利益却是社会发展的“毒药”,不仅侵害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还会严重降低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因此,必须加以破除.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有着自己职业群体的合法既得利益,也会存在着不为社会认同的“非合法性”既得利益.探寻公共管理者既得利益形成的内在机理,设计合理的治理路径,对锻造和提升公共管理者的“公共精神”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传媒公共话语的职能是大众传媒职能的重要方面,齐鲁电视台《开讲天下》以其公共性、互动性、多元性和口语化等特征体现了中国传媒在公共话语建构的趋势。《开讲天下》为大众搭建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民主意识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以《开讲天下》为代表的谈话节目自身还存在着缺陷,离构建传媒公共话语空间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全球治理方案是以全球性问题为导向的,全球性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克服和解决公共性问题。中国全球治理方案内蕴着以共商共建、共享共有为本质内核的公共性实践意蕴,它追求全球的治理问题、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话语和治理目的的公共性。中国全球治理方案的公共性指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价值立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彰显出其内在的公共品格与公共关怀。  相似文献   

13.
公共利益是公共权力存在的依归,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本质属性。传统公共行政体制固有的公共权力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因此,从价值和制度层面来重构现代公共权力,重塑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和"合法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公共性是人的社会性本质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方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前提条件,同时它也界定了人类活动领域的内部划分。共同体或组织是公共性生成的实体条件与界限,在不同的历史和共同体条件下,公共性生成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一定的流变性。以一定历史事实为基础的公共性概念同时还具有能够超越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的功能,因而具有更普遍的解释效力和规范意义,这使得公共性在实现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内在转型上具有重要的转换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与生俱来的“公共性”和网络舆论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对重要的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积极踊跃地发表意见,形成了多轮大规模的网络公共舆论.网络公共舆论参与作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种新方式,对于政策制定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弊端与问题.探索在“公共性”视野下如何趋利避弊,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民主,更加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可以通过公共利益概念得以融会贯通。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以民生问题解决和社会体制改革为基本题中之义,其因公共性的困境应运而生,也以实践超越了这种困境。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实践具有内在的联系: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旨归,其非形而上学和非定式的"公共生活"构想指导了社会建设的方向;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提出了公共教育和制度构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7,(6):121-127
从现代政治哲学关于"公共性"的一般分析框架来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公共性属性的活动。但由于公共权力的异化、制度的理性化与民主化发展不同步、信息公开的有限性以及公众公共精神的欠缺等系统内和系统外因素的影响,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存在公共性消解与流失现象,并因此侵蚀其自身的公信度。要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活动公共性的本位回归及有效生产,应着力净化和重构选人用人的政治生态以阻抑公共权力的异化,健全干部工作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奠定公共性生产的基础,拓展民主参与的通道以释放公共性生产的空间,培育公众的公共精神以提升公共性生产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肖生福 《行政论坛》2010,17(3):51-54
从哈贝马斯和汤普森的公共性理论来看,公共政策之公共性可以这样界定,即公共政策之公共性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尤其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的基础上,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及推动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属性。同时,运用其可以构成考察我国公共政策之公共性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包括以下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公平度的公共性,即公共政策价值观的公正性和公益性;二是可见度的公共性,即公共政策系统与过程的“可见度”;三是可对话度的公共性,即公共政策过程中公众可参与对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民主行政作为一种适应后现代社会迅速变化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行政模式,蕴涵了丰富的“公共”行政精神。对于当代政府行政活动中公共性逐渐流失和“公共”行政精神日益衰微的现实,要以民主行政的理论视角来引导“公共”行政精神的重塑,着力催生民主型、法治型、公正型、服务型的“公共”行政精神,以实现整个行政体系作出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本质要求的系统变革。  相似文献   

20.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作为政策主体政府的自利性、政策信息的非公共性及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的操控。公共政策常背离了其公共性,即“非公共化”。本文认为要从政策体制、政策过程以及政策结果三方面保证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