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苏论战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然而这场论战的实质问题及其对中国、苏联、国际格局、国际共运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中苏论战的实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认识:它是国际共运传统模式发生危机的一种反应,是中共反对苏共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的一场斗争,是中苏两党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琼 《理论视野》2009,(11):27-3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苏论战影响了中共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认识,强化了中共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固守,助长了中共党内已有的“左”的倾向,推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形成,并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最终中断。探讨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高乐恩 《学理论》2010,(14):132-133
中苏论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重大事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差异是中苏论战发生的根本因子,在这次论战中所争论的问题很多,内容很广泛,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所争论的众多复杂问题中,其实仍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中苏论战是20世纪国际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导致这一事件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是苏联的执政意识--弥赛亚,它在理论上要求中共唯他独尊,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其所推行的大党大国主义.随着论战的升级,苏共做出种种不尊重中国主权的举动,并利用国际会议和各国的共产党会议组织围攻中共,导致中苏分歧不断扩大,两党的关系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5.
正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坍塌。从形式上看,苏共相当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大量出版马列主义和苏共当时的领导人的著作。但由于这些出版物上大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并不能回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甚至报刊和图书上讲的和人民的实际感受完全相反,其效果也必然适得其反。苏共的宣传对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吸引力。事实证明,苏共思想理论界,始终也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一个党失去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会在错综复  相似文献   

6.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僵化保守以及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背离,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警惕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客观理性地对待其他社会思潮;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应当体现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文精神,完善掌控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大传播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引起了无产阶级的敌人极端恐惧和激烈反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大论战,就是这种激烈斗争的反映。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及其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维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以及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无政府主义思潮是一种机会主义思潮,是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的意识形态。在早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围绕三大问题形成三个层次结构邓小平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遭受到极“左”思想的歪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被糟蹋、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挫折的危急关头,紧紧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世界,正在进行关于社会主义的过去及其未来以及这个社会类型本身的极其激烈的争论。参加这场讨论的人们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与其说是过去的“斯大林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站不住脚,不如说是新制度的经济、政治和道德的危机。匈牙利政治学家M.比哈尔的论断可以作为这种评价的例子。反之,反对这种看法的人则期望社会主义的净化,在摆脱新制度理论的庸俗化和歪曲的基础上矫正社会主义的变形,恢复新制度理论的真正本质。这种看法的主要之点是力图把斯大林主义描绘为同马克思主义没有任何历史联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我认为,企图把斯大林主义说成是主要来自马克思列宁主义或完全否认斯大林主义的根源在于新制度的经典模式的乌托邦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苏联理论界正在对苏联历史进行重新评价。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新的眼光看待斯大林。很多苏联人开始感到,构成斯大林问题的不汉是苏共20大上揭露的政治迫害,而更主要的是斯大林所建立的政治、经济體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物”。他说,“我们站在历史真理的立场上既要看到斯大林在争取社会主义和捍卫社会主义成果的斗争中所作的贡献,也要看到他和他週圍的一些人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与横行霸道”,“斯大林及其周围的一些人对党对人民所犯的大规模镇压和违法罪过是很大的”(《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莫斯科,1987年)。同时,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斯大林时期“在党和国家领导中形盛了行政命令制度,官僚主义更加严重”时指出,“在那种情况下,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和制度,总的来说是有成果的”,但是“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1.
1925年前后,联共(布)党内出现了一场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在争论中,斯大林明确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这一场争论和斯大林这一理论,国内外学者至今议论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无谓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四次大争论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无不是社会各界围绕着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展开的思想理论交锋、争论的结果.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社会资源,它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贤贤 《学理论》2013,(20):5-6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开始就被"问题"与"主义"的两难选择所困扰,最初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和改良主义分子之间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代表人物就是李大钊和胡适。在这战场论战中,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逐渐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掀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的热潮。"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4.
邓 小平同志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对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作出了两大历史贡献 :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 ,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我们对此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 ,尤其是苏共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教训为鉴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为拨乱反正 ,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拨正了航向 ,奠定了思想基础。1953年 ,斯大林逝世。…  相似文献   

15.
1969年,中苏双方棘马厉兵,7千多公里的边界,出现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军事对抗带和可能引发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中苏互相指责对方破坏边界外交关系降到临时代办中苏两国50年代前期是十分亲密的友好邻邦,然而,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友谊。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中苏两党之间出现意识形态分歧,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利益纠纷逐渐暴露,关系日趋紧张。从1962年起,中苏相互指责对方破坏边界,边境地区的磨擦不断加剧。中方认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命题.而中共创建时期的两次争论,对这一命题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一次李大钊与胡适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一次张国焘与李汉俊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之争.本文通过对这两次争论背后的历史作简要梳理,以发掘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的根本制度。但是基于意识形态所涉及范围的宽泛性,很多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在怎样坚持这一根本制度的问题上陷入“不知所措”的窘境,而且在判断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时也不得要领。意识形态虽然纷繁芜杂,然而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离不开“五大支撑”,即意识形态所坚守的理论基础,所憧憬的理想信念,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所秉承的道德观念以及所使用的话语体系。这就为辨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了五重维度,即在理论维度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在理想维度上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价值维度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维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在话语维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其中“理论”是意识形态大厦的“奠基石”,“理想”“价值”“道德”是意识形态大厦的“擎天柱”,“话语”是意识形态大厦的“外装饰”。  相似文献   

18.
从"意识形态"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转换,体现出列宁在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中国尚处于转型期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价值理想弱化、政治信仰缺失、多元文化并存导致鱼龙混杂等诸多现实问题。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方法,使马克思主义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将新媒体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阵地。  相似文献   

19.
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的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和“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说成是建国以来“哲学上的三次大论战”是康生为恶意批判杨献珍而提出的,有特定的含义。“哲学上的三次大论战”的说法,既不符合上世纪我国五六十年代哲学战线上争论的实际,也不利于实事求是地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哲学上的三次大论战”的提法不宜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4)
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史主要就是国共两党之间相互交错的历史,这种相互交错不仅体现在国共两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合作和较量上,还体现在思想理论方面。抗战时期国共之间的理论论战实质上就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论战,这场论战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回顾这场论战,我们会得出更多的启示,这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很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