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当中,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开发成果一直是相当高和相当显著的,仅次于南朝鲜和台湾。目前,在世界经济长期仃滞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高涨的形势下,东盟国家的经济正在经历严寒的冬季。特别是位于印度支那半岛的泰国,面对着柬埔寨问题、难民问题、以及国内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它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社会和政治方面都处于困难的处境。本文主要论述泰国的经济问题,根据泰国政俯过去所执行的经济开发政策,分析其存在问题和矛盾之所在,并试作一些展望,探讨一下泰国今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韩国企业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布局趋于完善和成熟以及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深入,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转移,大规模进入新疆等中国西部地区已成为必然。但目前韩国企业在新疆直接投资的整体规模上一直徘徊不前,相较东西部其他地区的投资额也有明显差距。因此,为了释放新疆与韩国的经济合作潜力,建议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合作和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直接投资的吸引力;通过吸引更多韩国跨国公司,扩大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3.
周方冶 《当代亚太》2003,(10):37-41
近年来泰国政府积极推动对华经贸关系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泰国政府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方面主要是希望借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泰国经济复苏 ,而地区政治方面则是准备在东盟主导权争夺中打“中国牌”。此外 ,泰国国内政治集权趋势的出现也为政府贯彻对华政策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日本与泰国拥有某些相似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对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进行长期细致的研究分析后,日本把握了泰国的社会及文化特征,抓住了在泰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巧妙地进行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构建,有力地支持了其商业行为,最终在泰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研究日本在泰国软实力的构建过程,分析其中巧实力的运用,对中国政府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进行软实力的构建及市场开拓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复苏步伐快于全球,政治稳定,经济与政治方面的调整改革取得了许多进展。泰国与柬埔寨的边界又起争端,东盟的团结与能力面临新的考验,但不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奥巴马政府调整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加强美国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力,围绕中美两个大国与东盟关系的演变,该地区国际关系格局出现调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地区的经济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泰国与越南表现突出.泰国和越南在充分利用GMS经济合作机制的同时,试图建立起以本国为中心的合作机制,以扩大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泰国和越南在湄公河地区的合作或竞争,将决定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孙学峰  徐勇 《当代亚太》2012,(5):80-96,15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与美国的其他东亚盟国相比,泰国对华政治安全政策明显较为温和。本文认为,推动泰国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根本因素在于危机之后泰国不断强化其经济优先的国内战略。为了落实这一发展战略,与中国没有直接安全矛盾的泰国,乐于采取温和的政治安全政策以强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为其落实经济优先战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泰国处于危难之际及时提供援助对于泰国温和政策的形成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泰国的经验表明,与中国没有战略矛盾并不足以保证周边国家采取温和政策,以积极应对中国实力的不断崛起。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泰国因注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而在政治安全上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实践非常特殊,并不具有普遍性。中国有必要尽早实现东亚地区经济政策和安全政策的协调一致,并针对东亚国家安全政策和安全威胁的不同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安全政策,以有效缓解在周边外交中遭遇的崛起困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缅甸政府大力推动水电开发,中国、泰国、印度等国也积极参与其中。然而缅甸非政府组织主导的反坝运动已成为缅甸水电开发的重要阻碍,也损害了各参与国的经济利益。本文对缅甸非政府组织反坝运动的基本观点及行动方式作了初步的描述和分析,并从中国的立场出发提出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泰国确立了"充足经济"哲学的国家发展原则.本文首先探讨了"充足经济"哲学的理论内容,而后分析了"充足经济"的两项重要实践,即普密蓬国王的农业"新理论"和前总理他信的"双引擎战略".同时指出,由于利益需求的不同,泰国各派政治力量在"充足经济"哲学的政策解读方面产生了分歧与矛盾,并因缺乏有效的政治协调机制,甚至引发了既得利益集团与革新同盟之间的政治冲突.文本最后探讨了泰国"充足经济"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曹令军 《德国研究》2002,17(4):47-49
文章主要对中德两国学者就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政府和法律的研讨进行了概括。中国学者论述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中国加入WTO后变化幅度不大的原因以及政府职能公开化。德国学者论述了自由贸易的意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转型。会议对中国如何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区 ,如何扩大劳动力就业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