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言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大街随处可见挂着汉语招牌的店铺。例如,东北洗脚房、广东美发屋等,而网吧入口处也有"发邮件"、"打字"、"打国际长途"等用汉语书写的服务内容。柬埔寨政府规定,外语招牌务必在其上方标上高棉语,其字体也要比其他文字大两倍,以  相似文献   

2.
一、越南华人华文教学的现状越南是东南亚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现有华人100多万 ,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其中以南方的胡志明市占最多 ,其次是后江、坚江、安江、九龙、明海、前江、同奈、贝河等南部平原省份。据统计 ,胡志明市目前有50多万华人 ,占胡志明市人口的10% ,南部平原各省也有50多万。在胡志明市各郡 ,都能不时见到中文字号的店铺。该市的堤岸(包括第五郡和第六郡)是华人聚居区 ,有越南“华埠”之称。在这里 ,店铺招牌大多用中文书写 ,买卖交易使用粤语(汉语粤方言)。北方华人主要分布在河内、海防、广宁等地。越南华人祖籍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国家间战争(或非战争)原因的一般研究中,有两项最重要的论断,即领土争端的重要性以及政权类型的重要意义。前者在文章中的术语表述为"领土和平"假设;后者在一般文献中经常归纳为"民主和平"论题。作者致力于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彼此有过战争历史的国家之间建立"实质和平",是否以上述两项议题的解决为前提条件。相关结论将用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欧经验,其后将联系当今东亚形势展开分析。同样,文章还指出其中存在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不同之处。其中,东亚区域在向更持久的积极状态迈进时,必须考虑领土主权议题具有的特殊含义,后者构成"实质和平"的关键要素。此时,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注也将加入相关国家的考量与平衡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白与黑     
作为中国人,即使初到日本,走在日本的街头上,也会有一种文化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到处都是汉字的招牌、建筑,服饰也和中国相差无几。更引人注目的是,除了鳞次栉比的中华料理外,还有大连料理,广东料理;到了超市  相似文献   

5.
我到过美国 ,也去过东南亚一些国家 ,去年又来到悉尼。想不到一个国际大都会 ,竟如此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氛围 ,令人有他乡似故乡之感 ,倍觉亲切与温馨 ,留下深深的印象。悉尼拥有中国城、中国园林和中国寺庙。在中国境外 ,中国城许多城市都有 ,中国寺庙一些都市也有 ,唯中国园林少见。像悉尼这样集三处于一地方 ,不说绝无仅有 ,实不多见。悉尼中国城 ,以德信街为中心 ,横跨几条街区。华埠内中国牌坊 ,中文招牌 ,中式建筑鳞次栉比 ,坐落其间。成百上千家中国酒楼、餐馆、茶社、戏院、书店、报社、旅行社、中医诊所、首饰店 ,琳琅满目 ,分列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麻生政府的外交方针切入,考察日本的亚太外交战略.文章认为,日本的亚太外交战略主要应对三大地缘政治难题--东盟共同体建设弱化日本对东盟的影响;日本推进日美同盟的"开放性变革"与东亚正在形成的地区性安保机制产生矛盾;东亚合作的"10+3"与"10+6"框架之间的矛盾.文章分析了日本亚太外交战略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解读其在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战略意义,以期有助于提升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在日本亚太外交战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已呈活跃之势,而"10+3"合作框架的启动又为这一区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不仅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作了分析,也对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的进展作了全景式的展示.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86,(4)
关于泰国考古,目前国内尚无专论发表,只见零星的文章如王民同著《东南亚史前文化述略》等直接、间接涉及。然而,鉴于泰国与云南之历史、地理、民族的关系,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及不少致力于东南亚研究的学者亦注意到研究此问题的重要。而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学术交流的进行,有关泰国考古的信息及日本、欧、美学者的许多研究成果亦渐渐传入我国,不少重要的文章先后被译成中文在一些公开或内部刊物上发表,迄今为止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欢迎投稿     
《现代国际关系》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综合性学术月刊,也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现代国际关系》主要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国际战略问题、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及重大热点问题的最新研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际关系》2022,(4):F0003-F0003
《现代国际关系》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综合性学术月刊,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现代国际关系》主要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国际战略问题、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及重大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华社在庆祝传统农历新年时,除了传承一些中华文化传统习俗之外,还发展起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庆春活动。本文通过对团拜、举办文化展览和各种比赛、热心公益事业和"闹元宵"等马来西亚华人新年活动的论述,力图在再现马来西亚华人现当代发展起来的庆春活动概貌的同时,发掘其在促进华族文化传承、增强华社凝聚力、增进族群和谐等方面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冷战的终结,国际局势不断趋向缓和,许多国家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管制。在这种大背景下,冷战后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通过对冷战后华文小学及华文独立中学发展状况的分析,揭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刘红 《东南亚纵横》2010,(11):97-101
在海外,马来西亚具有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这是马来西亚华人积极参与政治的功劳,近年来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维护华文教育的地位。在持续7年的反对数理英化运动中,以董教总为主的华人社团主要通过政治表达、政治接触等政治参与形态来维护华族子女接受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郑一省  叶英 《东南亚》2011,(2):20-25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的华人和马来人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共生状态。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虽有族群间矛盾,但两者已基本上形成彼此忍让、相互共处的局面。这种共生态势,主要表现在两者在政治上合作、经济上渗透和文化上交流。共生态在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达 《东南亚纵横》2009,(12):87-91
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的原因诸多,本文研究表明,在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中,中马两国关系的发展、投资环境与两国经济政策的发展与完善起了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而华商网络、华人文化的优势也是影响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郑达 《南洋问题研究》2009,(3):67-76,82
马来西亚华商人数众多,发展道路曲折,是海外华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马来西亚华人资本。本文就马来西亚华商在中国投资的发展阶段、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作一概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既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祥地,也是当今世界海外华文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1815-1995年累计的华文报刊总数,还是目前华文报的发行总量,均名列世界第一。但是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专著问世,本文将散见于对"东南亚"或更大范围的"海外"华文媒介、"世界"新闻传播的研究文献中关于马来西亚华文报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互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新马华人社会的社会群体及经济组织在新马及华南的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依赖的基础,希望弥补以往研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侨乡互动时只注重实际交往的不足,而进一步探讨这一实际交往的基础即无形的信息流动。另一方面,跨国社会联系又是建立在国家的基础上,因此希望能在探讨跨国社会网络的同时也回到国家层面,进一步揭示国家在网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略论中国地名文化对越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巨大影响也深刻地体现在越南的地名上,这一点学术界尚无系统的研究。举凡越南历史上的国名、政区通名、地名渊源解释、地名别名等等,无不受到中国文化的辐射,从而在越南各类地名的不同侧面上均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相似文献   

20.
语言同人类社会一样在不断变化着,马来西亚人使用的英语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百年演变,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当今马来西亚英语(Malaysian English)。马来西亚英语是英国英语和马来语、汉语、泰米尔语等语言接触的结果,马来西亚英语从词汇、语法成分、形态成分和音系成分等方面借用了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等语言的成分,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