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今年40岁的范清浩,1978年3月入伍,在部队担任过连指导员,1993年10月转业到东营区史口镇工作,1995年6月开始担任史口镇司法所长。范清浩上任之初,正逢“二五”普法验收年及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达标活动,他感到压力很大。如何变压力为动力?他想起俗...  相似文献   

2.
铁肩     
李前广,河南省沁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15年来,多次受到焦作市、河南省乃至中央纪委的表彰。从焦作市劳模到河南省优秀纪检干部、全国优秀纪检干部……一个个光荣的称号,一串串闪光的足迹,铸就了他无私奉献、奋斗进取的人生。服从安排,甘愿吃苦奉献1982年,有着20多年军旅生涯的李前广由团职干部转业来到沁阳。当组织部门安排他到纪委工作时,许多亲友想不通,纷纷劝道:“你在部队20多年,为国家吃了不少苦,完全可以要求组织部门安排一个轻松实惠的工作,何必到纪委这个‘清水衙门’去干。”前广耐心解释:“我是军人…  相似文献   

3.
我当警察15年□殷家友者按:当年,殷家友从部队转业时,几乎是别无选择地被“安置”到了济南市劳教所。斗转星移。今天,身为劳教大队副政委的他,在一茬茬接收又一茬茬送走劳教人员后,不仅早已习惯了“管教”这个角色,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由于工作出色,他曾先...  相似文献   

4.
在神女的故乡——重庆市巫山县,有一位被群众称为“铁手”“冷面”的纪检监察官,他就是巫山县纪委书记李瑞皇。1979年,李瑞皇从部队转业,这年也正是纪委恢复工作的第一年。当时,有许多工作可以选择,可李瑞皇偏偏选中了纪检这个被不少人视为清苦“吃亏”的行当。纪委成立伊始,条件差、人员少,却要承担纠正“文革”积压的大量冤假错案的重任。李瑞皇身兼数职,既要负责办公室的工作,又要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还要办案,忙得不能吃上一顿安稳饭。半年下来,他体重竟下降了8斤多,终于为100多名党员干部平反昭雪。重国法而不重人…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4,(5):45-45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切实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的问题,确保法官队伍清正廉洁,最高法院将于近期组建巡视组。到各地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肖扬说。群众告状难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多次、反复申诉,因为法律没有对申诉时间、次数进行限制,也没有审级限制,“去年一年最高法院接待了12万人次申诉。这个工作量非常之大。”他说,要制定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9,(16):36-37
幡然醒悟从爱好打鸟到义务护鸟 在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祖籍安徽的黄先银算得上是一位“名人”。不过,他这个“名人”当得并不轻松。有人把他誉为“正义的化身”,也有人骂他是疯子、神经病,甚至还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出20万元买他的人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多管闲事”,不顾一切地举报和阻止他人偷猎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抚顺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郝传德在领导干部岗位工作20多年,公正为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群众的心中树立了一个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好部长形象。“为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做好,就是累死了我也心甘情愿。”凡是与郝传德接触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他“太忙”、“太累”。郝传德当干部二十几年,无论是当县商业局副局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还是当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有人计算过,这些年来,郝传德累计加班3万多个小时,等于多干了10年的工作。1994年1月,县里要召开人代会,郝传德负责…  相似文献   

8.
一个青年法医的追求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居然有人会说他是头“老黄牛”,只知工作,不懂生活。这个人一定有些特别之处。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我宁愿接受困难的挑战”6年前,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检察院杜检察长亲自到华西医科大学法医系,要来了一名学了6年的科班...  相似文献   

9.
到中纪委工作10多年,我先后参与查处过多起省部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如,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的欧阳德、韦泽芳、辛业江三起大要案。有人常问,查案子究竟是什么滋味?我的体会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苦、辣、酸、甜。所谓“苦”,就是辛苦,不容易。在案件检查室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常出差,出长差。去年我们处参加办案人员人均出差150天,最多的达189天。有位同志连续出差近5个月,直到春节的前一天才赶回北京。大家一年大半时间奔波办案,常常是对妻子难尽丈夫的责任,对父母难尽子女的责任,对子女难尽父母的…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我刚刚接手送达工作的时候,心里也是略有畏惧的,一来"送达难"一直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个难题,二来则是自己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十几年来从未接触过送达工作,畏难情绪是在所难免的。可是这半年多来,风里来雨里去,我和同事们跑遍了县城的角角落落,虽说苦了些,累了些,任务重了些,  相似文献   

11.
打赌“鲁东河,真过硬,请吃如同要他命,宁肯自己饿肚皮,不到谁家吃一顿。”这句顺口溜是湖北省宜城县小河镇干部群众对鲁东河几十年不吃请的概括和写照。偏有人不信这个邪,砖庙生猪交易所董学海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曾多次向开餐馆的曾海泉打听,“真有这样的事吗?”曾说:”“你要不信,我俩打个赌,你把他请到了,吃多少算我的,请不到你拿50元请客。”董满口答应。一天,董学海见鲁东河去曾海泉餐馆买了一碗米饭一个汤,赶忙跟了进去,炒了4个菜,买了1瓶酒,端到老鲁的桌上:“来,鲁哥,今天我请客。”“平白无故你请个啥客,又在想…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浙江省丽水地区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姚金禄前半生的人生轨迹是圆满的,不想人到中年却脱了轨。为了满足私欲,他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受贿,于1997年12月3日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成为可悲又可耻的阶下囚。1950年10月,姚金禄出生在浙江省永康市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母从小就教他要报答党的恩情。1968年3月,他怀着报恩的思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他表现积极,入伍不到一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  相似文献   

13.
奉献之歌     
1996年10月17日,中保财产保险四川仪陇县支公司经理罗存涛同志,因大面积肝坏死不幸逝世。一个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忠诚卫士,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他那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仪陇这块热土上。(一)1949年7月10日,罗存涛出生在仪陇县大华乡。仪陇,是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也是养育了张思德的地方。于是,从儿时起,罗存涛便有个梦想:当兵,要像朱总;做人,要像张思德。10年后,罗存涛的“梦想”成真:1968年3月,他光荣入伍。19年的军旅生涯,他从战士到连长,先后受到各级嘉奖7次。1987年1月,罗…  相似文献   

14.
“事业胜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河北省邯郸市劳教所副所长王瑞轩的座右铭。“干工作就要干一流的,干的工作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对党、对人民问心无愧”。这是王瑞轩工作的指导思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84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邯郸市劳教所,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在劳教战线上,一干就是18个春秋。他先后担任中队长、副所长职务。他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每一步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王瑞轩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劳教系统“模范管教干警”荣誉称号;多次被河北省司法厅劳教…  相似文献   

15.
构成绘画的两大基本要素是线条和色彩,人生的轨迹是生命中最基本的线条,有人浓墨重彩,有人素面朝天。 每天清晨,薛济民骑着自行车随着上班的人流走在洪武北路上。他的律师事务所在这条路上121号的苏苑大厦10层。这是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三维律师事务所,也是南京市首家开业的合伙所。从1995年1月开业以来,整整春秋五度,从“敢为天下先”到“大器初成”,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艰难的苦涩。 薛济民自1985年投身律师事业,从兼职到专职再到合伙人,整整做了14年律师。他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6.
老兵新传     
57岁的杨长明,有着22年军龄、34年党龄。来到民调工作岗位15年,他还是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兵”。 杨长明1982年转业时,正值司法行政工作恢复不久,民调工作尚未走上轨道,各类纠纷不断,经常是领导办公有人找,开会有人等,走路有人跟,回家找上门。严重影响着政府形象和领  相似文献   

17.
黑脸姜瑞峰的事迹曾深深地打动过孙卫东,如今已是黑龙江省泰来县纪委书记的他,干的是“姜瑞峰式的事业”,以同样的信念写下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敢为民作主那还是孙卫东刚刚担任纪委书记的时候,一天夜里,突然有人叩响孙卫东的家门。他开门一看,一位50开外的老农站在眼前:“我来向你举报一个案件。”这个老农状告的是泰来县江桥镇宝龙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凤双贪占问题,由于查处不力,导致上访人多次集体越级上访。老农的正义感深深地打动了孙卫东,这证明百姓还信得过他这个共产党的官,有冤还敢向他申,有苦还愿意向他诉。他回到…  相似文献   

18.
无私无畏护国法潘昌国作为一名党员,就要象一块金子,放在哪里都要闪光。共产党员徐金华把它作为座右铭,在涟水县检察院经济检察这个岗位上,一晃干了10多个年头。10多年里,人们都说老徐象块“特殊材料”。因为疑难案件离不开他,吃苦少不了他,病魔压不倒他,危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审判》2014,(8):42-43
郭兴利:四川省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人民法庭庭长,2014年6月被评为“最美基层法官”,1978年入伍,1991年从部队转业到法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一24年来,郭兴利日复一日地奔波于600多平方公里的剑门山区,尽管曾面对一座座大山默默流过眼泪,尽管24年的青春悄然流逝,同事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背篼法庭”的“背篦”始终背在背上。郭兴利说,这是一种责任他出生在剑门山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20.
审判员孙显刚同志是在1954年到吉林省德惠县人民法院工作的,他虽然在朝鲜战场上杀美国鬼子有本领,立过大功,可是“断案子”“下判决”这件工作对于他这个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人,却有些难以胜任。但他并没有畏惧,在党的领导下,表现了共产党员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气概,苦学苦钻,几年来在工作上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