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双边市场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新兴课题。双边市场与传统市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双边市场企业定价策略也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从双边市场及其定价特性,分析双边市场企业定价过程中考虑的常见因素及常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杨皓 《理论月刊》2003,(10):143-144
本文讨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垄断和寡头两类企业的纳税行为。建立了寡头企业纳税的模型,并利用博弈论中贝叶斯均衡得出寡头企业纳税和漏税的策略。根据以上分析,给出征税主体使垄断和寡头两类企业的纳税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兴起,互联网平台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部分平台在各自的市场领域中获得了主导地位,形成了寡头垄断。从根源上看,这些垄断除了互联网平台的成本次可加性之外,更是因为网络效应、多边市场效应、特定行为模式等。这些寡头垄断具体体现为数据垄断、流量垄断和算法垄断,从而给市场带来排斥竞争、数字扭曲、垄断自我强化等影响,因此,需要从行为动态监管、机构与法律整合、杠杆效应消除、平台中立试点等方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环境下,电商平台的寡头垄断化趋势也愈加显著,我国政府应理性看待电商平台寡头垄断化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既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维护本土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又要立足全球思维,积极推动本土电商平台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市场固有的双市场网络特征限制了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运用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从定价策略来看,利润最大化在现阶段不利于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和谐发展。因此,应在成本价格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差别定价方法,通过扩大产业规模促进我国信用卡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钱贵明  阳镇  陈劲 《电子政务》2023,(8):90-104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迈入成熟期,诸多平台企业形成了多业务领域相互关联的平台生态系统。平台生态系统在初始业务领域具有垄断地位后,推动用户和数据优势与其他业务领域相融合,能够较为容易地在其他领域内实现垄断,从而逐步在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领域均实现垄断,最终达到生态垄断的状态。生态垄断带来了一系列新型的垄断行为,在产业层面和社会层面造成了诸多负外部性问题。为此,结合平台生态系统与生态垄断的特点,从双边用户与平台企业双重角度出发,构建出“双边用户+平台企业”生态垄断的治理新范式,并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平台企业层面提出了强化生态垄断的识别与治理、引导社会公众对生态垄断的持续关注,以及通过构建的新型治理范式规避生态垄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卢强 《求索》2008,(5):14-16
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中,交叉网络效应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在交叉网络效应的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大多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假设,而没有学者就交叉网络效应进行经验数据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本文以Linux操作系统软件双边平台为例,收集了两边市场的数据,通过分布式滞后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了双边的市场数据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因果效应,较好地检验了作为双边市场理论基础的交叉网络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广电网络产业市场结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寡头垄断是广电网络产业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既要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还要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9.
技术溢出条件下产业内研发投入与技术选择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聪 《求索》2011,(5):70-7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合作研发是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之根本。本文利用博弈分析框架,分析技术溢出条件下产业内企业合作研发中R&D投入与技术选择问题,该模型完善了古诺寡头垄断下企业的研发合作理论,为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间研发协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外卖平台“二选一”行为降低了社会总福利,其所产生的垄断效应直接损害了商家的多栖性,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使消费者被大数据杀熟,也使外卖骑手陷入事实层面上的“二选一”,在上游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与下游平台内经营者市场截然不同的寡头垄断。对此,外卖平台可能基于自我保护原则、统一性原则、排除搭便车原则为其行为寻找合理性,但这三种抗辩事由均不具有适用可能性。外卖平台在实施“二选一”过程中,对商家形成了佣金价格及获取消费者流量的控制力,对消费者形成了商品价格的控制力,对外卖骑手形成了劳动力雇佣价格及劳动时间的控制力。综合交叉网络外部性等因素,“二选一”行为对三方所产生的危害并不相同,对此应完善监管机构行为性救济模式,要求平台解除“二选一”独家协议,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限制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范围,对平台配送系统进行优化,允许骑手保留数据权属。  相似文献   

11.
李麒  苏泽琳 《长白学刊》2023,(2):108-118
平台数字化垄断是头部互联网企业利用强大的先发优势和市场地位,通过资本优势、业务包抄、免费定价、恶意挖人等方式形成市场中的支配地位,进而实施的固定价格、限制产量、划分市场等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虽然平台经济属于新业态和新模式,但其通过数据支配优势和资本优势获得支配地位并加以滥用的垄断本质不变,同样对良性市场竞争环境和消费者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害。由于平台数字化垄断对市场的公平竞争法益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及侵害危险性,实施垄断行为的主体具有良知上的可责性,加之平台企业遭受反垄断处罚并不会实际威胁到其持续经营能力,因此非刑事手段不能达到对垄断企业的威慑效果。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反垄断刑事立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只规定了串通投标罪而没有对垄断行为进行整体化、系统化刑事规制的局限。故应对固定价格、限定产量、划分市场、联合抵制和串通投标的横向垄断行为进行刑法规制,算法共谋属于典型的应受刑法规制的数字化卡特尔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近十年来,我国医疗设备需求量巨大,平均增长率高达21.3%,到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500亿元。但是,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已经被外资寡头瓜分,进口产品在中国形成销售垄断,导致医疗设备的定价居高不下,加剧了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海量数据蕴藏的衍生价值更使数据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数据处理的技术门槛、数据寡头跨领域的商业模式以及用户规模产生的网络效应使互联网平台经济天生就带有"垄断基因"。互联网平台的数据竞争行为逐渐背离了传统的价格理论,并产生了新型的居间关系。大型互联网平台利用数据获取和处理的优势地位,在市场中实施强制不兼容、市场挤出、大数据杀熟和用户隐私侵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并减损了消费者福利,高筑数据壁垒,导致行业创新受阻。对此,应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数据垄断监管体系,推动惩罚性赔偿与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促进数据开放与数据共享,防止数据寡头滥用优势地位,及时规制数据垄断,实现平台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烟草产业集中度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以来,我国烟草产业正逐渐由地方割据的分散竞争向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过渡.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不同研究范式对烟草产业的集中度进行测度,提出烟草产业如何提高运行效率的建议,对我国烟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柴鹏 《求索》2012,(3):40-42
企业间网络分工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与企业和市场相比,具有自身的效率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企业间网络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对传统上的寡头垄断竞争优势及其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间网络分工使得寡头市场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企业组织结构也从U型、M型转向"专业化+网络化"型。  相似文献   

16.
电信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产业兴衰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提出要打破当前移动通信市场双寡头垄断模式,放开市场准入,适量增加移动运营商数量,在移动通信市场形成多家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从而建立有效的竞争架构,实现电信业的良性发展。一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产业不断兴衰与转换的过程经济学的产业兴衰对电信行业的产业兴衰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其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重在从国民经济角度考察产业结构的演进;微观层面重在对产业本身进行研究,如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产业结构的演…  相似文献   

17.
刘晓娅  李薇辉 《前沿》2013,(14):85-88
本文以产业组织学相关理论,同时利用HHI指数和市场集中度指数研究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市场结构,再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市场结构从2006年到2010年信用卡市场是高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现正向垄断竞争型过渡;信用卡发卡银行的市场份额和资产总额对其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对信用卡产业的绩效却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的市场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在成立、存续、运行方面均具有市场性质,企业内部存在着产品市场、管理市场、技术市场及岗位市场;企业内部市场具有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及完全垄断等四种典型形态;企业不是市场的替代物,而是市场的延伸,企业与市场是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9.
保安服务费究竟由谁来决定呢?是继续依靠政府指导,还是完全由保安服务市场自行调节?这个话题的确很有争议。时至今日,我国保安业已经历了24年的发展历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安服务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已逐步由完全垄断市场转向开放市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年来保安服务业自身发展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还有市场运行机制的日趋成熟,可以说我国保安服务业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最佳时期。保安服务费到底由谁来决定,笔者认为与保安业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说保安服务业在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这三个阶段的保安服务费需要政府划定指导价或采取行政干预的话,那么如今正迈向完全竞争市场的保安服务业,则需要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即保安服务费就得依靠市场来自行调节了。下面,笔者就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众所周知,《价格法》规定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三种定价形式,其中市场调节价在市场价格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这里,我们需要了解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个概念。政府指导价,即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这是一种具有双重定价主体的价格形式,政府通过制定基准价和浮动幅度,达到控制价格水平的目的,经营者可以在政府规定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内灵活地制定调整价格。政府指导价既体现了国家行政定价强制性的一面,又体现了经营者定价相对灵活性的一面。目前,不适宜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价格或者尚未形成竞争的极少数商品和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比如,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  相似文献   

20.
分工、专业化与产业组织演进: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强 《求索》2011,(3):5-8
基于对产业组织演进及寡头垄断组织形成机理的理论阐释,不同于垄断与竞争范式,本文运用历史演进主义的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包含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分析模型,探讨分工效率差异对产业组织演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规模经济"变量,对理论分析模型进行了拓展;作为理论模型的一个应用,最后分析了寡头垄断组织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