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中国和俄罗斯采取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转型后的结果也完全不同。两国在转型时对公有经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正是因为公有经济具有在改革初期重要的资本形成地位、对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支撑、对非公有经济部门的传导等特点,才造成了转型绩效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在改革前是长期的计划价格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也进行过改革,但成效甚微。俄罗斯价格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激进的一次性放开价格的方式,改革后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与经济缩减,但并不能就此全面否定俄罗斯的价格体制改革,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原因。从总体上看,价格体制改革奠定了俄罗斯长期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俄罗斯价格体制改革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中国的价格体制改革应坚持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某些方面要采取果断措施继续推进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减少物价上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俄两国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制度的过渡中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和方式,也因而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本文主要探讨在相同的制度背景下两国改革选择不同道路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两国改革的绩效差异以及普京时期所进行的政治经济调整是否意味着对前一时期俄罗斯改革道路的否定,希望通过对俄罗斯转轨道路的反思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和中国的证券市场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国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证券市场主体、流通的主要证券品种、外资准入等方面都有不同,但是,两国证券市场改革所面临的产权结构、治理监管制度等深层次问题是相似的,充分借鉴两国的经验,有利于两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俄罗斯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都长期实行过计划集体农业制度,目前农业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处在向现代化农业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转型路径并已经取得不同的效果。总结中俄两国农业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探寻其绩效及其原因,不仅对两国农业发展有利,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改革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俄罗斯既是邻国又是大国,改革以前国防工业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两国在向市场转轨过程中面临着大致相同的问题。由于两国改革的道路和方法迥异,改革的绩效显示出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作用。俄罗斯采取的是大力推进"私有化"来增强军工企业活力,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的重组和清晰界定。从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逻辑看,它是遵循着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和由简单到复杂的路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俄罗斯商业银行都面临着大量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为提高银行资产质量。两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两国在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处置措施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和差异,将二者进行比较,可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提出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建政 《东北亚论坛》2006,15(1):109-110
中俄两国同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转轨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效果,科学、深入、及时地对俄罗斯经济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展开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转轨经济学理论,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有益的启示和经验.朱显平教授最近出版的<俄罗斯银行体制和信贷企业研究>一书就是一部关于俄罗斯转轨经济研究的拓新之作.  相似文献   

9.
对于俄罗斯90年代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俄前经济部长叶夫根尼&#183;亚辛认为,尽管90年代的市场改革过程中犯了不少错误,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作者的评价是整体而言改革的结果是成功的。俄罗斯目前及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首先就与90年代的改革有关。俄罗斯的发展展示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选择。第一种方案是在2003年以前实行的,强调发挥个人积极性和民主监督机制的、自下而上的民主现代化模式;第二种方案是目前所实行的,强调发挥国家的积极作用,而个人主动性处于从属地位的、自上而下的官僚现代化模式。俄罗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能否在21世纪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而这对于俄罗斯,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来说都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中国和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对俄罗斯有着特殊重要性的国家 ,它们的特殊性既在于中国和美国自身的特性 ,也在于它们在俄罗斯外交中相互关系所产生的广泛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和美国在俄罗斯外交中的相互关系 ,它们对于俄罗斯的不同利益和它们在俄罗斯外交次序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与民族、宗教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是当代国际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9·11”事件更是凸现出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的一大公害。我们这里所说的恐怖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有组织的政治性恐怖主义。它是指行为者对非战斗目标(特定的公私机构、设施、交通工具、非战斗人员尤其是无辜平民等)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极端手段,进行破坏、报复和讹诈,把一定的对象(有关政府、  相似文献   

12.
巴基斯坦当前政治经济与军事政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 ,军事政变和军法统治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军事统治在中东地区至少有1 0 0 0年历史。在 2 0世纪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军法统治。 80年代初期 ,联合国几乎一半的成员国都处于军事统治之下① 。从 1 943年至 1 984年 ,全世界发生过 6 1 5次军事政变 ,其中有 31 6次获得成功。这其中的 2 0 3次发生在非洲 ,2 0 8次发生在拉美 ,1 1 3次发生在亚洲 ,73次发生在中东 ,其它则发生在欧洲②。有的地区由于军事政变频频发生 ,人们已经见惯不惊。在南亚地区 ,军事政变发生在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在独立建国的 2 7年中就经历了 1 6…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黑龙江省已经同世界上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其中对俄贸易在黑龙江省整个对外经贸合作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目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对俄贸易占全省对外贸易额的53 6%,接近全国对俄贸易额的1/5。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加快发展,立足本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更好地参与21世纪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科研机构庞大,科学技术实力雄厚,在遭受了经济危机的打击后,依然是当今世界科技基础雄厚的国家。近年来,俄罗斯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状况及科研机构的改革,科技战略和政策的调整,表明了俄罗斯力图保持科技大国地位的决心,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它的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亚太和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化及全球化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东北亚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该地区的区域化受到制约。目前在该地区的合作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太平洋区域国家在政府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第二层次是建立在多边贸易、直接投资和小集团水平上的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基础之上的合作:第三层次是建立在区域内部经济中心基础之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曼加泽亚是16—17世纪俄国西伯利亚西北部的一个商业据点。俄国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曼加泽亚城。曼加泽亚城的诞生、发展与繁荣直到退出历史舞台,都与曼加泽亚海路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和印度的过去和现在有许多相似之处 ,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从文化背境、自然资源、民族和人口构成、建国道路和改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力量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比较其两国的异同 ,从而揭示出彼此应取长补短 ,各自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8.
1990年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相继独立后,俄罗斯与三国间经贸关系的发展一直严重受制于相互间的政治关系。相互间经贸合作规模很小,合作形式单一,主要局限于商品贸易、过境运输等方面。近年来俄罗斯在发展与波罗的海三国经贸关系时,越来越强调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原则。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经贸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与三国的政治关系走向。尽管如此,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合作对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出于各自经济利益的需要,加之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双方的经贸关系仍将在矛盾、摩擦和协调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朝鲜自1948年建国以来一直接受着苏联的经济援助。苏联解体后,俄朝之间的贸易额显著下降,仅为苏联时期的6%。俄朝两国在劳务、渔业、投资、木材采伐和农业领域有所合作,并积极探寻可继续发展合作的道路。资金短缺是两国经贸合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未来俄朝两国在合作修建铁路、森林采伐、渔业、旅游等领域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论中俄边境地方贸易发展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俄边地贸发展势头良好,但形势的发展对其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也给中俄边地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俄边地贸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