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自我摹仿笔迹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治辉 《政法学刊》2002,19(4):56-58
自我摹仿笔迹是一种新出现特殊的摹仿笔迹,由于其自摹仿的特殊性而使得鉴定人容易产生识别与判断的错误。为了完善摹仿笔迹鉴定的理论以及正确的鉴定自我摹仿笔迹,应结合案例与实验,弄清自我摹仿笔迹的形成机制、特点,改进识别的方法、完善鉴定规范。  相似文献   

2.
浅谈左手书写者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及右手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左手书写者的左手正常笔迹和其右手笔迹,进行比对检验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将左手书写者的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与右手书写者的右、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左手书写者的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在笔顺、写法、错别字等特征上保持稳定。结论左手书写者的笔迹检验应结合其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注意其与右手书写者的右手笔迹和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3.
有的书写人书写习惯存在书写习惯多样性样式和书写习惯多样性局部表现两种形式,这对笔迹鉴定的科学基础、逻辑关系等科学性问题有重要的影响.对此就书写习惯多样性的构成及特点、内在的逻辑联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存在书写习惯多样性的笔迹鉴定样本、特征差异的评断以及鉴定意见表述等的要求.这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笔迹鉴定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则有利于避免因对书写习惯多样性认识存在缺陷而导致的鉴定意见错误.  相似文献   

4.
条件变化笔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现阶段我国笔迹检验实践情况和吸收己有的笔迹学研究成果,分析书写人受自身生理、心理状态影响和受制于特殊的书写条件、书写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条件变化笔迹的形成原因、特点、变化规律,对笔迹鉴定的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遗嘱笔迹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而获得不同种类遗嘱笔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鉴定的难点,并提出伪装书写遗嘱笔迹、受客观条件影响变化的遗嘱笔迹识别以及同一认定鉴定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于左手伪装书写方式的判断与反映书写人本质习惯特征的鉴别,为左手伪装笔迹的识别与书写人同一认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在提取右利者左、右手分别所书写笔迹的基础上,对其左手伪装书写的字迹与其右手正常字迹进行比较、分析与检验。结果人类大脑所特有的生理属性以及书写技能互相迁移的特点,令左手伪装笔迹在包含左手字典型特点与易变特征的同时,亦反映了诸多书写人自身书写习惯的笔迹特征。结论左手伪装笔迹特征的鉴别,不仅可以确认左手书写这一伪装方式,更可进一步对前述特殊笔迹的书写人予以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伪装笔迹鉴定需求的增大及错误的增多,其科学性也备受争议,而本文作者一直坚信伪装笔迹的鉴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解决此问题是解决其他技术问题的先决条件.文中围绕伪装笔迹必然能够反映书写人固有书写习惯这个核心,从其特点及鉴定条件等方面来探讨其鉴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笔迹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笔迹鉴定的客观标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笔迹特征的性质、种类极其鉴定价值进行研究,对笔迹特征进行分类。结果探讨了笔迹特征鉴定价值的规律。结论对笔迹鉴定的标准化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庭科学的迅猛发展,国家更新了一批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但由于我国司法体制的独特性,相关标准在适用时依然会造成困惑。立足标准的适用性并运用比较法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欧洲和美国笔迹鉴定相关标准分别进行介绍,并进一步与我国笔迹鉴定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标准制定组织所制定的鉴定标准在基本架构、标准内容、结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针对上述比较发现的不同,以小窥大,分析差异的产生原因,同时注意到国内笔迹鉴定标准在内容和体系上亦有不同,对此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笔迹鉴定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为笔迹鉴定实践及未来标准修订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常笔迹鉴定标准是指:为规范正常笔迹鉴定活动,保障鉴定结论科学、可靠,以正常笔迹所反映的书写习惯为对象,针对鉴定活动中所涉及的检材、样本、字迹是否具备检验条件,笔迹特征的认定、分析、评断方法,鉴定结论的作出等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统一规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起右手食指缺损笔迹的检验,研究执笔机理。对右手食指缺损后对其书写运动形式的影响、笔迹特点及检验时注意事项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书写习惯未定型成年人笔迹的检验方法。方法通过实例研究分析成年人笔迹变化的特点和原因,确定笔迹性质和检验方法。结果书写习惯未定型也是成年人笔迹变化的重要原因。书写习惯未定型成年人笔迹是成年人正常笔迹的例外,适用正常笔迹检验方法。结论本研究确立了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非本质差异的判断标准,适用于短时间内变化较大的成年人笔迹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卧姿笔迹鉴定提供识别和评断的参考依据。方法比较108个不同书写水平者的仰卧、左侧卧、右侧卧及俯卧笔迹与正常坐姿笔迹特征上的异同点,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卧姿笔迹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可能的变化原因,并分析卧姿笔迹检验的要点。结果卧姿笔迹在字体、写法、错别字、笔顺、字间组合和单字的基本搭配比例等特征上较稳定。这些特征可作为本质特征使用。4种卧姿中,俯卧笔迹特征最稳定;书写水平高者笔迹特征也较稳定。结论卧姿笔迹鉴定应结合卧姿笔迹特征变化规律,准确判断笔迹的形成条件,去伪存真,做出科学的评断。  相似文献   

14.
笔迹是书写运动的轨迹,在观察静态特征的同时运用其动态特征,无疑可以提高笔迹鉴定的水平。但如何获取字迹的书写压力、书写速度和加速度等动态特征,目前还是个难题。笔迹心理学中笔迹线条主动触觉的分析是将笔迹书写时的压力与速度贯穿于字迹观察分析的始终,将其运用于笔迹鉴定,可在传统的笔迹鉴定二维平面字迹特征的视觉观察分析模式基础上,将视觉观察与触觉体验相结合,形成字迹形态二维平面特征与书写时笔向下的力度,和沿笔画书写的速度相结合的四维特征观察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双生子笔迹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双生子由于受共同生理因素影响,教育和环境影响对笔迹特征影响的差异.方法 收集了80对双生子的笔迹,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书写水平、字的大小、字形、字行间距、书写速度特征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对竖长、撇长、转折角度、页边、错别字、笔画变异、笔画形态、搭配比例、写法、笔顺特征的影响更大.结论 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笔迹的影响并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二者往往通过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影响笔迹,一级亲属笔迹鉴定中应注意的选择特殊性强的笔迹特征全面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更深入的了解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笔迹鉴定工作者对特定文字笔迹鉴定认识的差别。方法以中英文为例,对汉字和英文的特点和笔迹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汉英文字的笔迹特征分类体系大体相似,并无质的差别,但是不同文字的特点决定了其笔迹特征取向与侧重、价值评断、个别特征的使用率,以及对同一人笔迹特征多样变化的认识上还是有所区别,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class characteristics of Polish people writing in English and to specifically identify those characteristics that separate Polish handwriting from English handwriting. In the first stage, 40 Polish and 40 English handwriting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In total, 31 features were identified that occurred in ≥25% of the Polish handwriting samples and therefore considered cla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hi‐square analyses identified 21 class characteristics that occurred significantly more in Polish compared to English handwriting. Twenty‐one of the clas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olish handwriting had similar constructions to the copybook pattern thus supporting the theory that class characteristics frequently stem from the taught writing system. In the second stage, a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using seventeen of the class characteristics that successfully discriminated between a further 13 Polish and 12 English handwriting samples.  相似文献   

18.
笔迹是通过书写运动形成的轨迹,由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所组成,承载着时间和空间信息。笔迹动态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速度特征、笔力特征、脉冲特征、节奏特征等。对笔迹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多视域地挖掘和认识笔迹特征,可为笔迹检验鉴定意见提供更全面、更深层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中文笔迹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中文笔迹测验材料对236名大学生的书写样本进行了测量,并对笔迹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的书写水平低于女性,男性书写速度比女性快,男性笔迹较潦草,轻重疾徐的节奏感较弱;男性书写时所留页边比女性小;男性笔迹的连笔比女性多,转折角度比女性大;男性笔迹的字行间距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20.
The proposition that writing profiles are unique is considered a key premise underlying forensic handwriting comparisons. An empirical study cannot validate this proposition because of the impossibility of observing sample documents written by every individual.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what can be stated about the individuality of writing profiles using a database of handwriting samples and an automated comparison procedure.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strategy for bounding the probability of observing two writers with indistinguishable writing profiles (regardless of the comparison methodology used) with a random match probability that can be estimated statistically. We illustrate computation of this bound using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documents and an automated comparison procedure based on Pearson's chi-squared statistic applied to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letter shapes extracted from handwriting samples. We also show how this bound can be used when design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divid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