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缝补岁月     
在今天城市商场的服装店里,经常能看到在胳膊肘上或者肩膀什么的地方打着补丁的衣服,价格还不菲。也能在街头经常看到小青年们穿的衣服好端端在膝盖处,或者什么地方挖个破洞,或者在裤角处故意撕条破口子出来,说是"乞丐服"。要不就是新新的衣服故意人为制造出了许多折皱或者褪色的痕迹,说是"仿旧装"。总之是,不破故意弄破,不旧故意弄旧。总之是,新衣服当旧衣服穿,装穷竟然成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2.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时代的春节,是在团场基层农业连队度过的。小时候,物质匮乏,父母收入微薄,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家人平时吃的多为玉米面、白菜、萝卜、土豆;穿的多为粗布衣服。只有到了春节,全家人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几顿肉菜,我和弟弟们才能穿上布料稍好的新衣服。所以,在那个生活艰苦的童年时代,我最热切期盼的就是过春节。  相似文献   

3.
据《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一国尽服紫,引起齐国紫色衣料价格暴涨。齐桓公对这一风气带来的后果感到担忧,管仲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当天,齐桓公就脱下了紫色衣服。凡看见官员有穿紫色衣服的,齐桓公就说:离远点,我讨厌紫色衣服。结果,当天朝中侍卫近臣便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  相似文献   

4.
父亲离开我们时,我还不满11岁。这么多年,我时常回忆起儿时的情景,勾画着心中父亲的形象。教我们豁达对待人生从小,父母就严格要求我们不能挑拣经过修补的破旧衣服。大孩子穿不了的衣服给小的,我的花衣服染一染再给弟弟穿。记得弟弟就曾因穿我的花衣服上学被同学笑话。从小学起,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学针线活、织毛衣,长大后妈妈还把爸爸在战争年代用过的针线包送给我,那是一个粗布缝制的小布袋,是妈妈用旧军装布亲自做的,一直到参军后我都带在身边。看到一些文章中提到,父亲当年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连他最钟爱的女儿穿的都是带补丁的衣服,这确是事实。但这只是反映了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刘建明 《党课》2014,(10):73-74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非常喜欢紫色的服装,结果“一国尽服紫”,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便都做了模仿秀,向齐桓公看齐,以衣紫为荣。于是,紫色布料价格猛涨。齐桓公对此深感忧虑,管仲就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当天,齐桓公就脱下了紫色的衣服,同时凡看见官员有穿紫色衣服的,就大声说:“离远点,我讨厌紫色的衣服。”结果,当天朝中侍卫近臣便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齐国境内全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  相似文献   

6.
牛仔衣独领风骚 时下,在秋风中略显寒意的季节里,校园男女生们又穿上了钟爱的牛仔装,而且款式、面料和颜色更趋多样化。 牛仔裤,它已风靡世界140余年了。尤其在校园里,更是风行不衰。为什么其它的衣服一穿就“旧”,一穿就丢,而牛仔裤却越穿越“新”,越穿越爱穿呢?几个“牛仔”们聊开了。男生说穿上牛仔装给人以力的感觉,在阴盛阳衰的时下,有一股挑衅性的反叛意味。而且越破越脏越有味,这种  相似文献   

7.
正旅行拍照,衣服的色彩最重要!穿对了颜色,照片就成功了80%。冠军:白色白色,是永远不会出错的颜色,也是最具高级感的色彩。在复杂的环境里,白色以最简单的色彩取胜,让人物脱颖而出。拍夜景,更不用说了,穿白色衣服就是自带反光板,提亮肤色,衬托气质,突出人物。白色适合任何人、任何年龄、任何气质、任何风景。  相似文献   

8.
李嘉诚的鞋一半是旧的 2006年度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188亿美元排名第十位。但老李时于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却不怎么讲究。对他来说,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皮鞋坏了,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所以他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  相似文献   

9.
一、新观念。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的重大变革,首先要用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代替旧理论、旧思想和旧观念。人们的思想观念近几年已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影响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仍然比较严重。其表现一是自给自足观念。二是重农抑商观念。三是封闭观念。四是均等观念。五是守财奴观念,或者叫无增值观念。这些由于  相似文献   

10.
徐迅雷 《廉政瞭望》2013,(24):69-69
1971年,越战尚未结束,反战渐入高潮。有个叫科恩的美国年轻人,吊儿郎当地穿了一件夹克,上面写着“luckthedraft”这样一行粗话。他穿着这件衣服在洛杉矶法院的走廊里晃荡了一圈,表示一种不满和抗议,结果就成了被告人,一审被判有罪。  相似文献   

11.
就近送温暖     
前几年我一直在给山区孩子寄衣服和图书,分别是从北京寄往青海、云南和甘肃,算下来,邮费都够在当地买好多新书新衣服了,怎么想怎么觉得亏!后来我就改了方式,只捐给北京附近的贫困地区,如河北、河南、内蒙等,邮费稍微便宜些。再后来,干脆改成"对口支援"了——衣服送给我家的小时工,图书则让她带回农村老家,给她上中学的儿子。  相似文献   

12.
换盐巴跟上红军就走1933年6月,我的家乡川北旺苍县白水乡来了红军。那天正逢赶集,父亲叫我去换些盐巴。只见街上到处是人,有几个剪着齐耳短发、穿灰衣服、打着绑腿的女红军在人群中讲着什么。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扩红”报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08,(11):55-55
现代社会,时尚总是变化太快,一件几百元的新装还没穿几次就落伍了,是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事。时装改制店就是将面料质地优良、款式稍显陈旧的衣服改头换面,经少许改制便能让旧装紧跟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天气转暖,大家纷纷将"压箱底"的半袖、短裤取出,准备过几天穿。很多人认为,去年的衣服干干净净地收好,今年拿出来就能直接穿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衣服被存放在衣柜或箱子内一整个冬天,会因为空气流通不够孳生螨虫,还可能带有一些病菌或过敏原。如果衣服上还存有没处理干净的皮  相似文献   

15.
好的创意,一定来源于生活的需要,解决生活中的麻烦,也就是最好的生意。琼斯是一家超市的收银员,丈夫则在这个只有6000人的小镇上开出租车,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一对双胞胎女儿的出生,更是给家庭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尽管想尽一切办法在生活中节俭,但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开支越来越大,衣服经常穿一年就小得穿不了,鞋子则是几个月就需要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10,(7):35-37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裳一样。什么叫"古"?"古"就是"历史",过去的都叫"古",自盘古开天地,一直到如今,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今"就是现在。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延安的人要通古  相似文献   

17.
正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了这么一段话: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裳一样。什么叫"古"?"古"就是"历史",过去的都叫"古",自盘古开天地,一直到如今,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今"就是现在。这话意在劝导延安的党员干部要勤于学习,加强领导革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就近送温暖     
前几年我一直在给山区孩子寄衣服和图书,分别是从北京寄往青海、云南和甘肃,算下来,邮费都够在当地买好多新书新衣服了,怎么想怎么觉得亏!  相似文献   

19.
感受过春节     
斗转星移,转眼又是一个春节。我出生于建国初期,儿时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在乡下,元旦、国庆之类的节日还不大热闹,惟一隆重的节日便是过春节。当时,我将吃、穿之类的渴望统统寄托于过春节。在吃上,平时大都是些粗蔬粝食,只有春节那一两日才得见腥开荤解一解馋;在穿上,平时虽非破衣烂衫,但多是父亲、兄长“退役”下来,经母亲长裁短接、左缀右补而成的衣服。也只有待到大年初一“一夜分两年”之际的五更天,母亲才肯将所谓的“新衣服”拿出来给我穿,尽管是以旧翻新之物,但穿在身上也觉得神气得不得了。年华匆匆,一晃儿几十…  相似文献   

20.
杨鹏杰 《实践》2009,(1):22-22
改革开放30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这个以农村人口居多的新型城区,百姓生活内容与形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从一年一衣到新颖时尚"小时候就盼着过年,只有过年家里才会给做身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们替下的旧衣服,有的还补丁摞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