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刻全面地阐述了道德的起源、本质等诸多问题。在纷繁复杂、利益冲突和选择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的道德状况,走出道德迷惘或低谷,重新构建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规范,重读《反杜林论》这部集中体现恩格斯道德思想的经典文献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恩格斯在分析当时德国社会中存在的诸种道德形态时指出:“首先是往昔信神时代所传下来的基督教的封建道德”“与这些道德一起的,还有近代资产阶级的道德,而与资产阶级道德一起则还有将来的无产阶级道德”。(《反杜林论》)这里所讲的无产阶级道德,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道德。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一方面把无产阶级道德看作是“与资产阶级道德一起”的,就是说,无产阶级道德在资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12)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文本,是恩格斯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和抽象人性论的著作。在该书中,恩格斯主要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说,这是攻破其道德论的理论基石。杜林的道德具有永恒性的观点是错误的,真正的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道德的阶级性根源于阶级社会的对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首倡者和捍卫者。恩格斯初期创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马克思所吸纳,成为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大厦的理论精华。在其中后期,恩格斯创作了《反杜林论》这部著作,并对《资本论》进行了整理、出版和补充。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伟大贡献,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未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说法,是列宁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论述“作了并非愿意的注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①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来研究列宁在引述思格斯的一段论述时所作的注释和列宁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否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列宁的引述和注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反杜林论》是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恩格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在批判杜林的同时,正面阐述了许多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诸如公平、自由、法律和生态等观点。而观照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反杜林论》中美好生活思想对如何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历来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本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在这两部著作中,恩格斯把辩证法界定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①。恩格斯的辩证法定义是以“物质一无论”为本体论背景、“反映论”为认识论背景的。由此,他把物质自身的辩证法确定为“客观辩证法”,人们头脑中的辩证法确定为“主观辩证法”,后者乃是对于前者的反映户自《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之后,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体系以后…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1)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彻底批判了杜林的思想,其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等方面,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提出要认识发展的辩证法、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从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等角度阐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哲学"编中集中谈了关于"平等"的问题。在写作前还做了"准备材料",都收入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中。我反复阅读之后,觉得恩格斯的这些论说,对于认识当今社会有关平等与公正的问题依  相似文献   

10.
《求索》1982年第三期刊登的《对〈反杜林论〉中的一个批判的质疑》一文(下称《质疑》),把杜林在《哲学教程》一书中的某些言论说成是“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杜林的优生学理论”,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有关批判指责为“没有认真地对它作出辩证分析或完全理解它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以至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个武断的错误。”该文作者还表示:恩格斯后来也“没有捉到或者说没有认识到自己对杜林这一方面的问题的批判需要作出修改,这不能不令我感到有点遗憾。”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是恩格斯从1876年9月底到1878年6月间,以同杜林论战的形式写成的,文笔犀利,思想深刻,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爭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說。这是因为: 第一、这个提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完善和概括出来的。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19世纪70年代后期,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中又  相似文献   

13.
刘溪 《传承》2009,(22):20-21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平等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地阐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平等观的本质,对定义平等权,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茜  廖薇 《传承》2008,(18):22-2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平等观,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及平等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平等、公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自由定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有一句话: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①后人往往把它解释为恩格斯关于自由的定义,并且在哲学教科书中被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定义沿用至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第一,这句话是恩格斯转述黑格尔对自由的看法,并非他本人的观点。黑格尔在继承斯宾诺莎自...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一开始就使用了“现代社会主义”(der moderne Sozialismus,)这个概念。对这个概念我国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它专指科学社会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指19世纪的社会主义学说,既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也包括科学社会主义。苏联学者施特克里在《关于恩格斯新文献的发表》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现代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涵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写专文阐述其城市观,但他们关于城市的论述散见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重要的论著里。仔细梳理他们关于城市的表述可以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直接提出限制大城市规模的主张,他们对于大城市的形成条件及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对于大城市的正面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分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他们对城乡关系走向的展望,都有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意蕴。这种意蕴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共产党人所制定和推行的大城市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恩格斯在1878年6月11日为《反杜林论》写的序言中,开宗明义说明了写作原因:被人当作所谓的“社会主义的行家,同时兼社会主义的改革家”的杜林,三年前突然向当代挑战,用“放肆的假科学”和“高超的胡说”影响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以恩格斯才下决心放下其他工作,着手批判杜林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1875年,曾经与俾斯麦政府合作并第一个跳出来公开攻击马克思《资本论》  相似文献   

19.
蔡亚志 《党建研究》2011,(11):56-56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写于1880年,是由其《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编而成的,该篇有力回驳了杜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篇文章“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从马克思的这一评价.足见恩格斯这篇文章弥足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看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风气怎样,总是首先看我们社会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怎样,而共产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劳动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恩格斯讲过:"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6页)恩格斯所讲的"各行各业的道德"就是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