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马克思人权思想、中国古代"以民为本"思想、近现代孙中山等人的民权思想和近现代西方人权思想是毛泽东人权观的理论渊源。毛泽东人权观认为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是实现人权的基础条件,人民的政治发展是实现人权的民主保障,人民的经济发展权是实现人权的物质保障。高度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权,注重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人权,对我国当前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任伟  蒋明  习亚哲 《理论月刊》2006,3(6):26-28
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毛泽东人权思想、中国的传统人权思想和世界人权理论几个方面初步探索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加深理解邓小平人权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的人权建设。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与西方国家在人权领域斗争的直接产物。对西方人权观的驳斥和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的关注,是邓小平构筑人权思想的基本依据。作为与西方人权观相对立的一种人权观,邓小平人权思想在享有人权的主体、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人权标准以及人权实现的途径上与西方人权观形成尖锐的对立,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论毛泽东的人权思想沈晓阳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丰富的宝库,而毛泽东的人权思想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毛泽东晚年曾在人权问题上有过失误,但瑕不掩瑜。今天,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人权思想,对于我们反对和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念,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人权,具有重大的现...  相似文献   

5.
文卫勇  张学军 《人民论坛》2010,(12):178-179
陈独秀人权思想富含变化,历经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如何评价其人权思想是正确理解陈独秀的关键。其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提供了参考。他的人权思想不仅是对前人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对于我们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人权思想富含变化,历经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如何评价其人权思想是正确理解陈独秀的关键。其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提供了参考。他的人权思想不仅是对前人人权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对于我们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的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  相似文献   

8.
张世充  朱梅 《传承》2011,(11):36-37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视角梳理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可看出,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在中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社会主义革命和政权建设确立民族独立权和人民民主自由权、以经济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生存权与发展权、以宪法人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推进人权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 ,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产生的 ,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人权斗争、保障和改善人权事业的经验总结。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具有凸显人民主权和集体人权、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与时俱进的特征 ,并且对中国人权立法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人权思想强调全国人民的人权,强调致力于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全面的人权,使大多数人的人权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其国家主权观正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关于人权是具体的的观点,立足于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1.
<正> 人权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口号,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特权和神权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当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它所提倡的“人权”立刻就暴露出其固有的阶级性和虚伪性。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权思想。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两大不同社会制度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仅要在外交工作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外交”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且要在思想理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批驳资产阶级人权观,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反动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伟涛 《人民论坛》2014,(2):129-13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是人类历史上先进的人权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发展方向,对当前我国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权法律保障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审读,结合当前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人权法律保障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人权是当今国际社会存在尖锐对立的一个焦点问题。该文从人权的阶级性、人权与国权的关系、人权的保障以及解决人权问题的根本途径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权思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侯菁如 《人民论坛》2011,(11):92-93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通过梳理对《共同纲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各派人权理论观点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发现《共同纲领》所包含的人权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观基础上兼顾了中间势力的人权主张而树立的新民主主义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15.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通过梳理对《共同纲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各派人权理论观点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发现《共同纲领》所包含的人权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观基础上兼顾了中间势力的人权主张而树立的新民主主义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16.
王云坤 《人权》2002,(5):3-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践全面的人权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人权建设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我们吉林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促进和发展人权的道路,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存权、发展权是中国人民的首要人权。在中国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是社会主义中国人权发展的现实要求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所在,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我们的人权是充分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权,首要的是保障人  相似文献   

17.
张艳玲 《前沿》2004,3(3):3-5
江泽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主张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要在发展、稳定的条件下全面推进人权的进步 ,注重人权的法律保障 ,主张参与人权国际合作与反对霸权主义相结合等 ,为我国的人权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宪法与人权有着密切关系 ,人权是宪法的灵魂和核心内容 ;宪法是人权思想的产物 ,是人权保障书。实施宪政即是实现人权。人权与宪法的关系可从其产生、普及、社会化、新的发展时期四阶段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是人类历史上先进的人权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发展方向,对当前我国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权法律保障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的审读,结合当前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人权法律保障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魏联合 《人权》2004,(4):48-5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境界,也进一步发展了当代中国的人权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扩大享有人权的主体,保障全国人民的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