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唐五代小说的历史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五代,小说作为新兴的体,呈现出明显历史化倾向。唐五代小说多以“记”、“传”、“态”、“录”等命名;有的作家直接取材于正史记载;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以及采用“五见法”、“实录”法等叙事笔法,均可看出史传作品影响的痕迹;小说作家将自己的创作看作“补史之阙”的工具,并继承了寄寓褒贬、申明王道的史官化传统;他们强调真实,轻视小说创作。本从小说命名、内容构成、叙事模式、创作主旨、议论化倾向、小说理论等方面分析唐伍代小说的历史化倾向,并结合当时重史的社会风气、小说作家的史官出身、小说评论标准等方面,分析其历史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山药蛋派”小说的故事结构集中,不注重场面描述;叙述方式追求可“观”性;刻画人物在正反对应的结构框架中进行,用“外号”概括人物特点;处理生活事件追求“戏剧化”效果;注重人物语言和语言的动作性,较少运用形容词: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山药蛋派”小说创作的“戏剧化”倾向。这一倾向既体现了这一流派作家平民化、通俗化的艺术追求,也明显昭示了他们与山西地域文化传统之间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倾向与文体特征朱晓进将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共同的文化命题,[1]而且可以找寻到它们在审美倾向和文体形式等方面的共通之处。而后者对于整体把握三十年代文学特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三十年代的“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形态及其新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20年开始,20世纪的中国乡土小说走过了80余年的历程.在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作家们秉承着不同的创作立场和创作方法,形成了乡土小说的多重创作形态.其中有鲁迅开创的文化批判型,茅盾为中坚的政治功利型,废名和沈从文倡导的文明怀旧型,还有赵树理为代表的乡村代言型.不同的创作形态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点,相互之间也构成了复杂的关系.90年代后,乡土小说创作形态呈现出新的发展和变异.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乡土小说在其初期强调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争取对国民的改造以及阶级意识的觉醒,在其中后期,延续了五四乡土小说批判国民性的锋芒,又使五四“人的解放”的主题由中上层知识分子转入下层农村妇女的个性解放,具有创新、开拓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50年代初期,以《文艺报》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关于方言问题的讨论。开展讨论的目的是确立民族共同语,以规范化对方言进行统率和改造。这一方向符合时代民族国家统一的要求,国家紧接着也制定了相应的语言规范要求。但是,讨论未能真正平等而充分地展开,特别是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对小说中使用方言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因此,讨论对乡土小说的语言方向产生了严重影响,乡土作家们逐渐改变自己的创作习惯,小说中的方言使用迅速而显著地减少。讨论产生的影响持续而深远,一直延续至今天。实际上,方言对乡土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乡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蕴含着深刻的地方文化内涵。对方言的弃置,严重影响到乡土小说的审美特征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7.
再论冰心与“问题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异的文学现象。冰心以她创作“问题小说”的时间、数量以及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典型性成为“问题小说”的“首席作家”。她的“问题小说”创作既体现了她鲜明的个人性,也体现出了当时同类小说的时代特色及其普遍优缺点:即注重思辩而不彻底,面向社会而有所偏爱,注重观念而忽视技巧等等。因此,本文以她的“问题小说”作为全面考察、综合评价“问题小说”的立足点,试图以此解释“问题小说”在这一特定时期如此兴盛的原因,其主要内容、特征、意义及其局限何在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始于“五·四”初期,正是他呼号呐喊的“抒情时代”。①他在小说中对黑暗腐朽社会的暴露,主要不是通过对现实本身的描绘和剖析,而是以直抒胸臆和自我暴露的方式,抒发内心孤独、忧郁的感情,“尽情倾吐自己对现实的悲愤”。②浓郁的抒情色彩,是他的小说的一大特点。本文试对之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人的本性的角度来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劳伦斯心理小说创作的核心。他力主通过对人的无意识激情和性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示各种人物的心态和社会心理,对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罪恶有所揭露,具有进步意义;他以精细笔触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被誉为英国的“心理派”小说家,对当代的西方小说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义 《政府法制》2012,(1):22-23
签约一群涉世未深的少女写手创作“耽美”小说(“耽美”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本义为“唯美、浪漫”之意,后成为男同性恋漫画和小说的代称。“耽美”小说及漫画通过网络流人中国),上传到网上赚取访问量.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从中牟利。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王朝举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日前在该区法院开庭审理,但未当庭宣判。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版权法保护意义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小兵 《河北法学》2004,22(6):45-47
不同的实体法在调整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或不同的调整方法,相互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我国在强调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文物保护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不应忽略或排斥对其进行版权法的保护,应尽快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相关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完善相关的版权法保护机制,以实现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全方位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学艺术是集体创造物。其权利归属的确定,是民间文学艺术所有者的合法利益的保障,更是促进民间文学艺术在经济社会中实现其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弘扬民族风气,传承民族精神的必需。民间文学艺术权利的归属,存在不同观点。集体族群作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具有合理性,集体族群成立的社团组织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知识产权是否能够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仍存有争议.探析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的缘由是厘清选择何种保护模式必要的举措.社会正义是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采用分类保护方式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管育鹰 《北方法学》2010,4(4):25-30
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中与民间文艺保护紧密相关的是著作权法律制度。我国《著作权法》在调整民间文艺相关利益关系方面存在缺漏。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按现有著作权法理论,民间文艺被归入公有领域,民间文艺的改编人往往忽视其保有人的利益。其次是现有著作权法律制度没有准确定义并区分民间文艺领域中改编、整理、翻译、收集、编辑、记录、传承等行为的含义,更谈不上对相关人员与民间文艺保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规定,不利于民间文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主体制度之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间文学艺术是集体创造物,以浪漫主义为基础的个人作者观被认为是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制度的最大障碍。版权作者观经历了从普通工匠到创作天才、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演变过程。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和以自然人为主的传承人享有民间文学艺术版权,这与现代版权制度中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二元主体结构具有契合性。运用法定代理制度可以解决因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民事行为能力欠缺带来的权利主体虚位的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荣 《河北法学》2004,22(4):104-10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的西部地区来说,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是西部开发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从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入手,分析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在了解国内外关于民族民间文化的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云红 《河北法学》2012,30(11):133-139
以WIPO政府间委员会所拟定的草案中的有关规定为基础,在对民间文化传承及其表现的界定、国际保护策略等问题加以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对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存在的不足,对我国、我省将来如何构建民间文化传承的法律保护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采取的是著作权法体系下的特殊条例保护方式,但基于各种原因,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这种保护方式都没有充分发挥效用。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性质的分析,指出其与著作权法通常所保护作品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有著作权保护机制之外的其他路径,以期达到既能够继承和保留各民族文学艺术遗产,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因为受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诸多特殊属性,加之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版权法并不保护民间文学或者并不对民间文学赋予特别的保护。虽然诸如版权法、商业秘密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传统知识产权制度都可以赋予民间文学作品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民间文学的自身属性导致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对民间文学作品的不适应性。例如,建立在个体作者基础上的传统版权制度并不适合保护民间文学作品。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对民间文学保护的不足呼唤民间文学特殊保护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先锋小说以非政治化为诉求的话语变革,是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重要现象.在先锋小说的叙事话语之中隐含着政治话语,叙述艺术表现了特殊的政治美学.先锋小说对"意识流"的发现,揭示了一个政治无法彻底统治的内心世界的存在,颠覆了政治的理性统治.存在的探索和存在感的凸显,还原了现实政治的真相,表现了特别的政治精神.先锋小说的"卑微观点",则从"小"角度解构政治意识形态的"大话".叙事视点本身的显现,构成了小说叙事话语的自赎,是对叙事权力本身的反思和反叛.先锋叙事的政治智慧,也可以反观政治美学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