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徐洪才 《法人》2009,(5):35-36
十年磨一剑,深圳创业板市场的即将推出,实在是来之不易。经验表明,建立创业板市场,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金和资源向中小创业企业和新兴行业流动,对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这一运作平台,借创业板市场推出之东风,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立足市场、获得长远发展的起点和关键,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创造,将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政府的扶持和推进、企业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创造,是营造良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法治环境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3.
论文基于制度理论,使用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通过构建中小企业环境指数,研究严厉环保规制能否改善中小企业的环境表现。研究发现:从整体而言,环保规制正向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环境表现,且这种正向效应在重污染行业更加显著;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环境表现,而且进一步加强环保规制对中小企业环境表现的正向效应。论文将制度与组织层面研究相结合,从环保规制目标群体——企业的角度研究环保规制效应,拓展了公共政策理论与企业环境责任理论研究,也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以及实务中的中小企业改善环境表现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到90年代,不少乡镇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生产一流工业产品的知名中小企业或大型现代化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现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正在融入全球经济,同时也正在迎接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冲击;我国政府也已确定了同时发展由技术创新驱动的重点大型企业和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产业发展方针。在此形势下,回顾全球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知识产权保护历史,以及国际经贸组织和知识产权组织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对中小企业实…  相似文献   

5.
陈乃醒 《刑警与科技》2006,(12A):124-1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中国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三农”问题得以缓解、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完善、政策环境逐步宽松和政府对中小企业财政资助力度逐步加大的宏观环境。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形成一支庞大的投资经营者队伍、方方面面受益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各方形成共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合力、宏观和微观创新相结合、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增添了助推器、农民工流动的合法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国际化进程加快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市场、法制化管理及政府财政资助政策的实施使中小企业发展出现新动向,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为中小企业发展鼓足了风帆,存在主要问题是管理机构不统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低,应当采取理顺政府管理机构、制订发展规划,大力培养人才等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郝洪 《法人》2011,(1):14-14
中小企业要发展,关键靠什么,一是政策环境,二是人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政府责无旁贷;选人、用人,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却是企业的内政。该做的事没做好,却积极干预企业内政,将中小企业管理者“EMBA化”,即使举着“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的大旗,恐怕中小企业未必会领情。  相似文献   

7.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的长期之道在于完善银行信贷决策的法治环境,促进信贷资源的有效供给。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键路径是信贷市场法治化,通过降低融资抵押成本、资金错配成本、贷款期限成本和信贷产品匹配成本,实现信贷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创新效应,最终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推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信用体系和金融治理体系的法治化进程;构筑信贷供给侧的法治框架,实现信贷融资"降成本"。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是因为在其上市的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等特征而得来;二板市场,则是相对于主权市场而言。 我国现存的800万家企业中90%是国有企业,有2万家高科技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市场环境下,这些中小企业无论是通过直接融资,还是通过间接融资,筹集创业阶段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十分困难。资金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创业板市场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及我国法律制度之创建 (一)、上市基本标准比较及借鉴 各国或地区对欲在创业板市…  相似文献   

9.
试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立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青 《政法学刊》2000,17(1):15-18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形式,正日益显示出它的顽强的生命力,使许多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统一的法律机制,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鉴于股份合作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而有关立法却严重滞后,为了使股份合作制这种新的企业规范运作、健康发展,有必要制定一部健全、完善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法。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成功运作的的重要保障。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1993年起步到现在,虽发展迅猛,但因行业立法滞后,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用的有效发挥。当前,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体系,是进一步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健康、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薛男 《行政与法》2005,(11):57-58
全民创业,加速民营经济发展是实现吉林振兴的力量之源。但目前,百姓在创业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由于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不积极作为或不正当作为所造成的困惑和问题。助推全民创业,发挥政府的应有作用,国家公务员必须努力加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各国都在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拥有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而我国台湾地区享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美称",有着中小企业发展的特色模式。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与政府的金融政策对我国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卢炯星 《现代法学》2000,22(3):115-118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立法大大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立法的经验,提出制定专门调整中小企业的法律即《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核心的相关立法构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体系,新颁布的《反垄断法》在公平市场秩序、垄断行为规制、豁免制度等方面丰富了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相关立法比较,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欧盟、意大利、日本等国在中小企业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沿,借鉴其相关立法以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存在先天缺陷,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产业集群的一些功能(或机制)所创造的独特的竞争合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有利因素,很好地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产业缺陷,能帮助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参与灵活专业化分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从而获得集合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也因此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王瑞  丛奔 《法学杂志》2012,33(2):81-86
通过对《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中股东请求解散公司诉讼具体规定的分析,揭示企业维持原则在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之诉的立法和法律适用中的体现,继而在对企业维持原则更深层次理解之基础上分析这种指导思想得以贯彻的原因。可以说,企业维持原则已成为股东和利益之间维持利益平衡的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优先规定之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小强 《现代法学》2006,28(1):68-76
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与《中小企业促进法》同时有政府采购应当对中小企业优先的规定。政府采购与一般的民事采购不同,在追求采购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负载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目标。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优先的规定有相当的合理性,已经为许多国家所运用,称为“合同的治理”或“合同顺从”;但同时必须看到的是,该优先规定也会带来许多新的弊病。通过政府采购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未必是最合理的选择,我国政府采购在对中小企业优先时只能作有限性优先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on the Patentability of Computer-implemented Inventions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harmonising and clarifying the patent protection available for such inventions in European Member Stat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posed Directive, its potential impact and some initial reactions from those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It outlin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Proposal, discussing briefly the exclus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as such' from patent protection under the 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 (EPC). The paper observes that, in its current form, the proposed Directive will narrow the protection currently available to patentees and that some thought should be given to transitional provisions. It concludes that, whatever balance is struck as the Directive progresses to adoption, the Directive will have the benefit of providing a mechanism for aligning the approach of European Member States to patenting computer-implemented inventions.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may, however, be required if European companies, in particula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re, as intended by the Commission, to view the harmonization and greater transparency provided by the proposed Directive as an incentive to use patents to exploit their computer-implemented inventions.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国际海事组织审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国际残骸清除公约》,此后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其提出的强制保险及直接诉讼制度开展深入研究,而对其他建设性内容却探讨甚少。公约其他内容,如扩大残骸范围、明确定位标记费用的承担者、采用即时强制制度等,对建立国内船舶残骸清除制度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公约相关制度进行利弊分析,进而提出可供国内立法参考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Enterprise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determine their ability to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is regard, the key innovation challenges th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