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西方主流心理学植根于经验实证主义传统,认为科学是客观的和价值中立的。这种观点与女性主义理论格格不入。女性主义心理学试图调和女性主义理论与传统心理科学观之间的冲突,在其研究历程中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一是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遵循实证主义研究传统,重新改造主流的心理科学,以服务于女性主义目标;二是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从女性立场出发,创建一个全新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科学来代替传统的心理科学;三是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采用解构的方法,重新解读主流心理学中的关于女性的所谓“科学的”知识,揭示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2.
英国剧作家帕姆·杰姆斯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了传记体戏剧《克里斯蒂娜女王》。该剧解构了自由浪漫的瑞典女王形象,并以流动的性属身份取代历史名人传记中的本质主义女性观。本文试图将女性主义和文学事件进行结合,探讨《克里斯蒂娜女王》如何借助修正的写作策略改写女性神话,推动文学事件的传承和发展,消解女性文学创作缺乏原创性与独特性的偏见。女王克里斯蒂娜一度被视作骁勇善战、天资过人的传奇人物,却在通往母亲身份的入口处踱步徘徊,揭示出惧母症是导致女性在家庭与职业之间摇摆的心理诱因,呼吁传统性别分工的价值重估与角色再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的争议大多局限于科学归纳的方法,忽视了其中的交往与对话性。若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参照系,则可以看出双性同体所体现的是一种交往行为,它作为一种具有不确定性及对话性等特点的"活"的主体,与其内部及其他主体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交往关系。对于当前思维范式与批评方法来说,运用交往行为理论来研究双性同体,可以推动传统的批评模式走向重视各种话语交往的语境批评。  相似文献   

4.
对西方法学"解构"运动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波 《河北法学》2008,26(2):137-141
解构主义思潮渗透到法学研究领域形成蔓延了法学的"解构"运动。西方法学的"解构"运动与其说是语言学、哲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外部刺激,更不如说是法学之内的反思积累的支持的结果。法学的"解构"运动拆卸了宏大法律话语、消解了法学中的"二元对立"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颠覆了法学的"中心主义"等级观念,大大拓展了法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使法学研究出现了多元趋势;但另一方面,解构主义思潮的怀疑主义倾向也给法学研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具有元批评性质的解构主义法学研究缺乏实践指导性,没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后现代哲学家德裹达的解构理论为民法哲学分析工具,尝试对近代民法典范本《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及其罗马法精神追行解构,试图破解民法法系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同时,对中国民法法典化存在着“人文主义”和“物文主义”的逻格斯中心主义提出委婉的批评,并提出自己设想的中国后现代民法典的构思和要点。  相似文献   

6.
熊继宁 《中国法学》2001,(5):152-160
本文将罗伯特·维纳关于法律与通迅关系的研究概括为法律通讯控制模型,其中包括通讯控制模型、法律调控技术、法庭审判模型等主要方面.同时,对其理论结构中的隐含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罗伯特·维纳悖论"的概念."维纳悖论"的贡献在于揭示了法律原型的非正义性和欺骗性,是对现实法律制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伊凡·伊里奇之死》通过追踪一个濒死之人的心理历程来追问“生”,具有深刻的存在论意义。在托尔斯泰笔下 ,伊凡的“死”被展现为颇有现代感的“个人之死”。上帝远去了 ,他人远去了 ,除了赤裸裸的孤独 ,一切皆无。而另一方面 ,在死亡的威逼下 ,伊凡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却又呈现为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他人之爱”。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纠结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深层文化结构 ,而作品对“死亡主题”的独特处理实际上也反映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托尔斯泰所面临的文化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8.
马浩丹 《法制与社会》2011,(30):288-289
女性主义社会学用性别的视角审视性犯罪,对强奸犯罪的性质、原因和处遇提出了独到的解释。从历史上看,强奸的属性经历了财产侵犯、人身攻击和人格贬低的演变。强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文化中包含着制造强奸倾向的因素、削弱强奸内在抑制与社会抑制的因素、削弱受害者避兑被害能力的因素,从犯罪人与被害人两方面促进了强奸的发生。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强奸是男性主义社会用以控制女性的手段。从犯罪学的观点看,女性主义社会学关于强奸的理论存在局限性,但亦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史稿·刑法志》夸大了清代律与例之间的冲突 ,一味抬高了例的地位 ,认为例优于律 ,甚至“以例破律” ,“以例代律” ,而律则“多成虚文”。本文引证史料 ,对此观点提出质疑 ,论证了律为主导 ,“以例辅律”才是律例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生态自治主义是生态政治学的一个流派。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生态中心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后者包括动物解放与权利说、生物中心主义、土地伦理学、生态中心主义和深层生态学等学说。生态自治主义在伦理、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上都有独特的追求和理解。其理论也表现出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试论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走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以争取妇女参政权、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等基本人权为重心 ;第二次在有关性别歧视的起源、性质及解决方式等问题上 ,出现了以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为代表的三家之说 ;第三次高潮中 ,由于后现代主义话语理论影响 ,女权主义理论更强调女性经验的复杂性及建立女性话语的必要性。本文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新世纪女权主义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2.
Cherise Cox 《Law and Critique》1990,1(1-2):237-248
Feminism is the pol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to free all women: women of colour, working class women, poor women, physically challenged women, lesbians, old women as well as white heterosexual, economically privileged women. Anything less is not feminism, but merely female self-aggrandisement. White Middle-class Women's Movement. My special thanks to Susie Gibson for her insight and support on this project. Thanks to Akua Rugg for being there.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国门以来,其间经历了两次批评实践的高潮.但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过度偏执于性别文本与性别价值,以至因批评的格式化与概念化而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忽视对女性美学的总结、对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对本土性别研究资源的整理等.只有高度重视上述问题,才能避免使中国的女性主义实践走向日益僵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Whilst it has long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if complex links between the New Left and Critical Legal Studies (CLS), the relationship of CLS to ‘the movement’ has not been properly understood. CLS inherited the New Left’s fraught relationship with race and gender and splintered in the face of Feminist and Critical Race Theory (CRT) critiques just like the New Left before it. This essay argues that it is more accurate to see CLS/New Left thinking actually continuing into Feminism and CRT. This is not to repeat a variation on the argument that ‘good’ left critique turns into ‘bad’ identity politics; rather, that CLS, CRT and Feminism wrestle with the same ongoing problematic of radic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实践中,依法行政与依政策行政并存,这一现象有以下启示:在依法行政的理论探索中,需要认真对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从依法行政实践的角度看,依政策行政具有有限合理性,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依政策行政就是在依法行政;从研究方法看,依法行政的理论研究应当多作一些田野调查,更好地接近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民主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再度复兴,引起国内外学的普遍关注。其复兴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党对理论和政策的调整,其中英国工党具有典型性。在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英国工党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从制度社会主义转向价值社会主义,从主张公有制变为主张混合经济,从“工人党”转向“人民党”。其调整淡化意识形态,扩大阶级基础,重视社会价值,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智发明公司作为新型的专门经营发明业务的公司,目前已基本形成其内部价值链,而关于发明的稳固的产业价值链尚未形成,价值链与产业、市场密不可分,高智发明的经营模式启示我们建立一个发明资本市场.虽然目前仍存在包括专利海盗在内的诸多障碍,但建立发明资本市场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sks, “What effect does the choice of a nation's electoral system have on the gender composition of its parliament over time?” I find that the electoral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part to play, but previous work has overstated, by factors of between two and three, how much of a difference an electoral system can make.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an updated nonlinear theory of female representation, an improved dataset on women's representation across space and time, and more modern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han previously used in research on this question.  相似文献   

19.
Kanter's tokenism theory argues that once tokens reach a tipping point of 15 percent representation in the work place, they begin to experience fewer work place problems. This study tested this assertion using a survey of eighty-seven officers in a midwestern municipal police agency, where female officers constituted over 17 percent of the total sworn patrol officers.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okenism were examined quantitatively to ascer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officers. On two of the dimension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officers, but the third dimension showed that female officers still perceived their work place differently from male officers. Only partial support of Kanter's theory was found. It was evident that even in this department, however, females still felt like they stood out and were underestimated by their peers.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ed that tokenism is more complex than a “numbers game,” and that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s alone might not fully explain the myriad aspects of toke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