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后现代思潮对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霸主地位的否定,引起了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在内的“叙事革命”。作为心理学领域内革命成果的叙事心理学,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比起传统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自有深刻之处。叙事以其建构意义、追寻价值、创造生活的独特性,将使心理学在为解决人的现实心理问题、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的追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难落实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层面.与此相比,以美国杜奎森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精神,关注生活世界,在具体研究中,形成了经验的和解释的两种取向.经验的研究取向主要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哲学基础,而解释的研究取向则更多地基于解释学哲学,二者在研究思路和研究程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心理学而言,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提供了科学心理学之外的另一种研究途径,并且使得心理学更加真正地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3.
三个世界理论是由波普尔和艾克里斯共同提出的哲学理论,该理论将世界分为世界1、世界2和世界3,并认为它们相互作用,存在上向和下向两种因果关系.该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学的元理论,对实现心理公开化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心理学研究的途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心理发展研究等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志红 《政法学刊》2011,28(4):67-70
“黑哨”作为近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新型的职务犯罪,在诸多的犯罪原因中,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原因是引发“黑哨”职务犯罪行为的原动力。“黑哨”职务犯罪主体作为具有正常思维人,他的行为是建立扭曲的需求欲望下引发的犯罪动机支配下的一种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文章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中心理与行为分析的理论,从行为主体的意识、需要和动机的层面深层次的揭示“黑哨”职务犯罪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诱因,以预防和减少此类职务犯罪,真正实现体育竞赛中的公正、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5.
劳斯认为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存在两种解读,即“库恩Ⅰ”和“库恩Ⅱ”。所谓“库恩Ⅱ”是人们的传统理解,它存在看偏差,而所谓“库恩Ⅰ”,即把科学理解为我们都参与的实践,才是库恩对科学的真正解释。以往,库恩理论应用于心理学研究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正是建立在“库恩Ⅱ”的理解基础之上,而将“库恩Ⅰ”的理解及其延伸引入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为反恩主流心理学提供新的平台并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道德作为人存在的基本维度和生活方式,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生活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使自己活得更幸福.道德与幸福只有实现统一,才能达至最完满的善,其实现需要社会至善,即造就“德”一“得”相通、善恶报应、公正合理的社会.伦理学的使命,应是确立德福一致的道德信念,提供追求社会文明合理性的价值理性和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7.
令小雄 《行政与法》2014,(10):44-52
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表征了人类文明史的逻辑进程.人从根本上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是“大生态动物”.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就是世界的改变.发达工业文明造就的“单向度的人”是对现代“文明人”的价值伤害.伴随“丰裕社会”消费时代的娱乐精神,人陷入到了“消费的迷阵”,倾倒在拜物教盛行中,甘愿成为受物欲奴役迷醉的“消费型动物”.和合的社会伦理价值将一种生生为大“天人合一”的大生态观与“究天人之际”贯通起来,通古今之变.期望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态化”与“人际关系生态化”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8.
论创造性的内在精神及其生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受科学心理学的片面影响,传统的创造观仅从“人力”的纬度关注人的创造性,将本是人性特质的创造性窄化为人外在的“创造力”,忽视了体现其内在精神的人性价值因素和精神过程,这对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生成”,从教育的视野审视创造性,则人的创造性必须首先体现真、善、美的“人性”,而后是这种人性外化的新颖独特的“人力”,创造性既表现为个体对物质世界的创新,即“对象性功能”,更体现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即“本体性功能”。学生创造性的生长必须达成“人性”与“人力”的同一。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这主要是由于它本身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或克服的局限性或缺陷: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偏差和对心理学研究范围的不恰当缩小;对人性的偏离和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偏差;“价值中立”与对“普遍性”知识的片面追求;对方法和技术的过分崇拜和对理论的极端轻视以及由此导致的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因此,科学心理学要走出困境,就需要与其它心理学取向加以整合,以弥补它自身的不足;加强心理学的哲学研究,从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并以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思维,把材料系统化;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增强心理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意义,成为"失去自我"的心理学.人的心理与动物不同,人的心理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进行社会活动的根据、过程和结果.人具有的这种意识性同样赋予了人以反思心理的能力,心理学研究就要依据人的生命本质及生活需要,真切地把握心理特性和内涵.探寻心理研究在社会历史中的演变过程,可以再现导致这些境遇的逻辑前提.反思现代心理学研究主题,重新赋予心理以人的内涵,是心理学研究面向未来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流心理学"天生"地蕴涵着"自然主义"的情结,它没能抗拒自然主义的"诱惑",崇尚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其直接结果导致了心理学由于盲目模仿物理科学,简单强调实证研究,忽视意识的描述分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能准确地反映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重大差异,造成对意识研究片面的自然化,曲解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无法全面、准确地涵盖和研究人所拥有的独特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对于人类心理的普遍性本身及如何对其加以研究却一直没有加以明确的分析说明.对这些问题加以澄清以及阐明目前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共性的研究,对于人类心理共性的研究,心理学需要与人类学不同的研究策略.尽管研究者对人类心理的文化普遍性的兴趣日益增加,但在心理学领域还没有一套心理学家一致同意的可以据以考察人类心理的文化普遍性的方法论标准.制定出一些有助于研究者探究人类心理的文化普遍性的准则尤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3.
西方主流心理学植根于经验实证主义传统,认为科学是客观的和价值中立的。这种观点与女性主义理论格格不入。女性主义心理学试图调和女性主义理论与传统心理科学观之间的冲突,在其研究历程中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一是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遵循实证主义研究传统,重新改造主流的心理科学,以服务于女性主义目标;二是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从女性立场出发,创建一个全新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科学来代替传统的心理科学;三是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强调采用解构的方法,重新解读主流心理学中的关于女性的所谓“科学的”知识,揭示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14.
家庭治疗是对个体心理治疗的一次革命,它挑战了"以个体为整个心理范畴中心"的基本信念,将所存在的问题或症状从个体转向了关系,从家庭环境的人际背景和家庭生命周期中寻找心理行为障碍的原因,认为家庭是解决与家庭相关联的个人问题的治疗所,通过家庭或更大的机构在内的系统的改变,来处理和消除个体所存在的问题或症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人类行为的框架,代表了心理治疗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其基本主张是: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它的发展与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它的研究促进了对人性和心理的进一步思考,开辟了心理学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对其它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但它具有遗传决定论的倾向,方法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忽视了文化对进化的意义等等.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以线性的科学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追求一种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并以此来说明人类行为的确定性规律并预测行为的变化和发展.但是,线性的方法只是在简单系统中是有效的,作为开放、演化和复杂的心理系统,我们是难以用确定性的方法来加以描述的,而非线性科学则为我们理解真实、复杂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由于人的心理的本质是非线性的,所以非线性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并开始运用于心理学的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本体论的兴衰与哲学时代主题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上看,本体论的演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期,本体论的兴盛说明了哲学研究的重心是探讨世界的"本原","形而上"的追索构成了古代哲学的主题.近代以来,认识论的繁荣与本体论的衰落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哲学研究中对"形而上"问题的质疑和对精确科学的推崇把哲学变成了所谓的"科学之科学".哲学主题的"科学化"一方面使哲学蒙上了"科学"的表象,另一方面也使之远离了人类的终极关怀和至上理想.然而,现代人文精神的失落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提醒人们:科学和人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双轨,哲学的科学化是不符合哲学的本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对本体论研究的热潮证明了哲学的当代主题乃是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问题,哲学在其中起着人类生活信念重建和理性对待世界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8.
《Russian Politics and Law》2013,51(4):362-376
The last ten years have been filled with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area of world space research. Artificial satellites are now being launched regularly to study space at various distances from the earth. The dispatch of Soviet automatic stations to the moon and to Venus have become virtually ordinary phenomena. But it must be stated that both manned flights to the moon and the launching of automatic devices have not yet emerged from the stage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 In order for permanent, everyday "space work" to be done in space and on the moon, research stations equipped with sets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capable of housing teams of explorers and scientists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have to be created. So complex a task cannot be resolved at the present time, but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facing world space sc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