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理念,为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政协组织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现阶段人民政协的突出任务,作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着力点,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重点。如何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相似文献   

3.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海南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作决策、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能好尽量好、能快尽量快的原则,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努力做好小经济办大社会、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孙以万 《公安教育》2008,(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通俗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应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从关注民生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5.
樊建国 《世纪行》2008,(7):10-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人民政协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同各方面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共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7.
倪士俊 《群众》2008,(2):39-40
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要求,折射的是一种对群众的情怀,体现的是一种对百姓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江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第一导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富民、成果惠民、保障安民、服务便民,顺应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团结了民众,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的民生意识就是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计问题的认知和反应。领导干部有没有民生意识或民生意识强不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要把民生问题放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发展、维护人  相似文献   

9.
致力于改善民生,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一词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把执政目标、工作重点指向民生,标志着我们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2,(10):4-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国基本民生保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垦利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依法履职的重点锁定在民生问题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履职为民的庄严承诺。监督议题关注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垦利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促进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许慧玲 《群众》2011,(4):46-48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作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重大决策部署,对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解决低收入群众的实际困难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既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民政部门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深刻理解,让十七大精神在民政工作中落地扎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报告中多次提及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结合广东妇女工作的特点,广东省妇联以关注民情民生为重点,加大对困境妇女儿童的社会服务力度,力争使广东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惠及到全省妇女儿童。  相似文献   

15.
周宝纯 《群众》2008,(12):86-87
今年以来,我们铜山县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出了一条具有铜山特色、城乡协调并进、以科学发展为特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路。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关系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至关重要。”去年,蓬莱市人大常委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民生,依法实施监督,力促民生改善,确保了人大工作紧贴民生、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17.
方龙珍 《人民政坛》2011,(11):25-25
“对人民负责,就是对人大工作负责。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依法履职,积极作为。”将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荣根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18.
张立明 《群众》2008,(1):48-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同时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人道工作的助手,多年来,我省红十字会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救助弱势群体、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近.省委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针对这一目标,省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各级党政组织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民生工作来抓,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指明了方向:关注民生,履职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