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用64式手枪射击7种不同客体,对其弹头的不同变形情况和变形弹头上的痕迹存留状态及弹头膛线痕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弹头撞击不同性质客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裂,其所留痕迹具有较好的检验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射击弹头碰撞不同客体产生的变形损伤程度存在差异。利用比对显微镜,进行无变形损伤射击弹头和变形损伤射击弹头的痕迹比对照相,来论证59式手枪射击弹头撞击金属后痕迹特征的稳定性和对鉴定价值的影响,可以为变形损伤射击弹头痕迹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51式手枪弹射击弹头变形损伤程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涉枪案件现场提取到的弹头多数是经过碰撞、贯穿、侵彻现场客体后遗留下的。这些弹头往往会因为客体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程度上的变形或破裂。研究客体对射击弹头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坏以及确定损坏的弹头痕迹是否仍具备检验价值,是射击弹头痕迹检验与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痕迹形成的理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验,并在立体显微镜及比对显微镜下对85式7.62mm狙击步枪射击弹头上的线膛痕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测量与统计,并对该痕迹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而对线膛痕迹的稳定性及检验鉴定价值进行了论证。对能否利用线膛痕迹认定枪支进行了研究。其中本文针对线膛痕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发现线膛痕迹中的膛线痕迹数量、倾斜方向、角度宽度均可作为区分枪种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同一支85式狙击步枪发射子弹的弹头痕迹线条的对接,可以认定该组弹头为同一支枪发射,即可认定发射枪支。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枪支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变化规律以指导侦查破案,笔者通过实验取得了64式手枪和79式微冲两种国产常见枪支整个射击寿命内的全部射击弹头、弹壳,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分析,对各痕迹特征的形成、影响因素、稳定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为其中的阴膛线痕迹部分。研究表明:64式手枪射击弹头上的阴膛线痕迹出现率高、稳定性较好;79式微冲射击弹头上的阴膛线痕迹的出现率随枪支的使用明显下降,组内样本间可获得较好的接合质量,痕迹前后变化明显,仅少数在1000发内可接合。  相似文献   

6.
单点激光位移检测方法和痕迹建档系统,将普通的立体膛线痕迹图形特征转为数字化的图谱,通过软件算法对采集信号进行优化、特征提取、量化和比对等,实现对射击弹头膛线痕迹快速、精准的自动分析比对。同时,单点激光检测和建档系统采用了激光检测和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对枪弹检材膛线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处理,实现系统与用户的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内出现的PPK/S模型改制枪及其遗留在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PPK/S模型改制枪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改制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系统地观测、统计和分析了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形成机理、留痕部位和形态反映。为涉枪案件中PPK/S模型改制枪其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检验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涉枪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弹头,多数因碰撞、贯穿、侵彻现场客体后遗留下并提取到。这些弹头往往因客体的性质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或损坏。研究客体对射击弹头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坏以及确定损坏的弹头痕迹是否仍具备检验价值,是弹头痕迹检验与分析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警察技术》2010,(1):75-76
便携式弹头收集器采用特种硅橡胶粒,在非常短的距离内就可以截留飞行中的弹头,并且不破坏弹头上原有的痕迹,使弹头可以用于同一鉴定,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弹头弹壳收集方便快捷、工作环境干净卫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枪案刑侦工作中,经常需要对弹头的发射痕迹进行测量和鉴别.目前对弹头痕迹特征的检验常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对比或分段摄像对比方法,这些方法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且通常得到的是平面图形和二维数据,而忽略了高度信息,可提供识别参考的信息量相对较少.本文将主要介绍一种三维弹头痕迹非接触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足够大的量程和较高的分辨率,可定量提取弹头痕迹的三维立体形貌.  相似文献   

11.
变装药对射击弹头、弹壳痕迹是有影响的.现场提取到过了有效期的射击弹头、弹壳,必须做变装药实验样本,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射击弹头、弹壳痕迹库,以确保鉴定结论准确.  相似文献   

12.
变装药对射击弹头、弹壳痕迹是有影响的。现场提取到过了有效期的射击弹头、弹壳 ,必须做变装药实验样本 ,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射击弹头、弹壳痕迹库 ,以确保鉴定结论准确。  相似文献   

13.
玻璃客体变形手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客体上的变形手印是犯罪现场上较常见的一种痕迹,为了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提高这种痕迹的利用率,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案例分析,全面阐述了手印在玻璃客体上变形的原因、规律以及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其快捷、方便等优势,在痕迹检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Photoshop图像软件,在对变形的或模糊的痕迹图像处理方面,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展现了它为痕迹检验鉴定提供清晰、高质量的痕迹图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观察国内常见枪支在压弹入匣、推弹进膛击发前弹头与枪支有关机件相互作用形式,研究弹头上的进膛痕迹的形成过程、留痕部位、形态及在枪弹痕迹检验中区分发射枪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从事枪弹痕迹检验的专业人员,通常利用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枪种特征来区分发射枪种。这对于枪种特征差别较大,界线分明的射击弹头、弹壳痕迹无疑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于发射相同子弹,其形成痕迹的机件外表结构特征十分相近的不同种类的枪支(如发射五六式步枪弹的五六冲、六三步和八一步枪),其射击弹壳中各种痕迹的特征极其相似,而描述这些痕迹特征的几何参数又相近,甚至彼此交叉,很难利用它们的枪种特征将发射枪种严格区分开来。本文利用射击弹壳上的抛壳口痕迹,通过对它的有关几何参数(上、下口痕高、偏距等)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化进行不断深化,市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检验鉴定意见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从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的实务应用方向进行介绍,立足事故处理专职岗位角度来看痕迹鉴定的重要性,并且根据检案技术的发展,提出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发展趋势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8.
枪弹痕迹检验鉴定是通过对弹头、弹壳上射击痕迹的比对检验达到认定发射枪支的目的。射击弹壳上用于认定发射枪支的痕迹很多,如:击针痕、弹底窝痕、拉壳钩痕、抛壳挺痕等,这些痕迹出现率高、特征稳定,是通过弹壳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的主要痕迹。而射击弹壳上抛壳口痕迹出现率低,其特征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所以实践中利用抛壳口痕迹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的较少。笔者认为抛壳口痕迹虽然具有不稳定性,但这种不稳定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稳定、可利用的特征,如检材弹壳和样本弹壳同时出现抛壳口痕迹时,可以利用抛壳口痕迹形态的一致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92式9mm手枪射击弹头痕迹个别特征可靠性进行了研究、论述。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支92式9mm手枪的系列实验,对其射击弹头痕迹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大量实验数据及痕迹特点进行观察和描绘,对92式9mm手枪射击弹头在膛内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对痕迹形成原理的分析,对射击弹头上的痕迹进行观察,测量,比对和数据统计。通过对射击弹头上痕迹的出现率、形态、位置等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最后对92式9mm手枪射击弹头痕迹的个别特征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对其特定性和可靠性作初步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警察技术》2008,(5):75-76
北京市刑科所于1996年参与国家“九五”攻关计划《枪案物证检验分析技术研究》专题中《射击弹壳痕迹图形输入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工作,成功实现了弹壳痕迹图象的显微光电输入及百量级数据库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初步建立了弹壳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并于2001年3月按期通过公安部验收。之后刑科所在此基础上又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套大容量级、多枪种适用的《KLB—C2000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弹壳部分)》。该系统采用德国高精密光、机、电一体化采集及比对设备,双镜多采集通道和单镜双采集通道。用数据库服务器、比对工作站对弹头、弹壳痕迹进行采集和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