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政治哲学奠基于其人学理论之上.通过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文本语境考察可以发现,马克思政治哲学总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人本主义阶段、唯物史观阶段和人类学阶段,其逻辑基础在于马克思的人学变革.依据马克思人学变革逻辑来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完整地揭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初语境与历史逻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廓清理论视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于其早期重要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马克思在批判的继承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有关对象化思想的相关理论。把握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容,分析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意义及其局限性,对于深刻理解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维度,服从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旨归.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构成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经济学批判又将哲学批判引入对现实社会的基础的批判,从而实现了哲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正是基于这两种批判维度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才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总体批判.本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马克思双重批判维度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作辉 《理论学刊》2020,(4):119-129
作为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哲学之主流,自由主义始终以市民社会为其理论立脚点。马克思在批判自由主义、解构市民社会过程中发现了人类社会,明确了在革命性实践中把握人类社会的现实可能性,从而将其政治哲学坚实地奠立在人类社会的立脚点上。马克思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的政治哲学是西方政治哲学从古代到近代持续演进的必然结果和历史性飞跃,是对自由主义困境的破解和超越。以自由主义为范本解读甚至消解马克思政治哲学是学理上的错位,相反,只有立足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立场才能认识和透析自由主义,并在合理批判借鉴中使马克思政治哲学自身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通常以1845年前后为界,将马克思的思想分为青年马克思时期和成熟马克思时期。一般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它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手稿》是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最多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马克思集中阐发的异化劳动思想体现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林锋 《理论学刊》2008,(1):125-126
2006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王东教授的新著--《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全书约67万字,是作者独立研究马克思原著40年,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20年,积10年之功写成的大成之作、心血之作,也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高水平的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学术专著.此书的出版,正值中央部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马克思研究再度成为学界热点之际,因而更凸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讯     
正[德]费彻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本丛书通过对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梳理和译介,试图从国外马克思学主要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多个层面,揭示国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新阶段和新特点,以期为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和理论参照,为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哲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其早期理论发展的重要主题,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逻辑主线。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将自我意识定义为人的本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强调了理性和自由在这一主题中的本体地位;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启发下反思黑格尔法哲学,凸显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维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将人的本质定性为自由自觉的活动。1845年之后,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的需要出发规定人的本质。在经过长期艰辛的理论探索之后,人的本质得到彻底的科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阐述市民社会的理论体系.然而,各个时期对于市民社会理论的探索却奠定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最初,“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在探究黑格尔法哲学时继承了的黑格尔的一个词汇.随后,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对市民社会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探索,马克思奠定了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最终,随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不断成熟,唯物史观也最终得以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钱娟 《世纪桥》2013,(9):51-52
马克思早期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的唯物主义、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和思辩唯心主义,阐述了对象化思想。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容,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直接关涉马克思的思想进程。在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黑格尔是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上的;扬弃私有财产的理论主题,决定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辩证法批判为突破口展开;而辩证法批判就是对黑格尔整个哲学的批判,亦即对实证主义与超验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为马克思进一步深入人的现实的自我生产史提供了方法论前提,从而直接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进程。  相似文献   

12.
庄友刚 《理论学刊》2012,(6):70-74,128
当前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存在三个基本的困境或问题:第一个是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与哲学特质、本性之间的悖谬;第二个是理论创新的目标要求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之间的分裂;第三个是马克思哲学推进的世界历史基础与中国社会现实基地之间的差异.这种困境可以归结于马克思哲学理论创新中的狭隘政治实用主义,实质反映的是普遍与特殊、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之间的关系.只有保持深度的问题自觉,中国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才能真正走出和摆脱这种迷茫和困境状态.  相似文献   

13.
埃蒂安·巴利巴尔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实现了对从前哲学的革命,建立了一种作为"反哲学"的哲学。马克思批判哲学,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哲学"。马克思实现了哲学给实践让位,因此,马克思的哲学确立了"主体即实践"的哲学。这一哲学被巴利巴尔概括为建立在人的类本质基础上的"关系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4.
王鲁玉 《世纪桥》2008,(1):27-2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哲学史中富有转折性的意义,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路框架是:宗教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切入点;实践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基础;人学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核心;新唯物主义问题是其哲学变革的理论归宿点。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框架中开出了他伟大的哲学革命的路向。  相似文献   

15.
黄茂钦 《探索》2000,(4):38-40
“巴黎手稿”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源地,它所确立的哲学逻辑框架和哲学理念为马克思后来的各种理论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本色(即本质、宗旨和方法论功能)提供了具有本原意义的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早期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雏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这里实现了初次融合,其中,哲学理论是整体性形成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工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其归宿。  相似文献   

17.
李瑞芳  马强强 《世纪桥》2012,(21):41-42
类存在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对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扬弃和超越。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的视野中,人在本质上是类存在物,是超越了动物性的劳动性存在、对象性存在和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性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80年代以降,元哲学研究呈现为三种基本样态:类比"元理论"的逻辑出现的科学形式的元哲学、从"哲学是什么"角度启动的新的观念与体系的各种呈现的元哲学以及作为不同哲学体系的"框架"的元哲学。在元哲学研究的基本样态启发下,马克思学说元哲学研究也呈现为三种基本形式:根植于元理论逻辑的科学形态的马克思学说的元哲学、剖析马克思对"哲学是什么"的追问从而发现马克思学说的元哲学以及揭示马克思学说的内在逻辑结构、探求马克思学说的生成逻辑与存在根据而确立的马克思学说的元哲学。  相似文献   

19.
哲学需要历史与逻辑的互动,这种要求具体表现为问题与理论的互生。问题的反思和研究是哲学研究走出理论困境、回归现实生活的唯一出路。反思问题既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也是马克思哲学当代出场的路径。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实践,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答"中国问题",展开对哲学研究主题、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批判,在多学科交往过程中,推进哲学基础理论创新,自觉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性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理解,也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评定。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马克思道德悖论的认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了重要线索:只有从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乃至马克思哲学自身的性质出发,才能确定马克思哲学为何种人道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判断始终与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解释纠缠在一起,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解决马克思道德悖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