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场勘查指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元勋  房俊鹏 《政法学刊》2010,27(2):126-128
现场勘查工作对刑事案件的侦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现场勘查各环节的规范化要求日益提高。当前各级公安机关都十分重视犯罪现场勘查仪器、设备的投入,然而硬件的完善只能为做好犯罪现场勘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加强对犯罪现场勘查的环节控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侦破刑事案件的首要环节,现场勘查在刑事侦察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其任务是:发掘并整理犯罪现场的痕迹和物证,进而分析案情,对案件进行定性,确定案件下一步侦查方向和范围,为案件侦破提供各种必要证据。当前现场勘查中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制约了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的力度。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析,进而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所谓现场勘查见证人,是指受刑事侦查部门邀请,负有观察、并监督现场勘查工作责任的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现场勘查必须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见证人,公安司法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进行现场勘查必须邀请见证人这是法规,任何刑事侦查部门都要严格执行。新刑法、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对侦查、诉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之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特别是现场勘查工作显得滞后,暴露出…  相似文献   

4.
郝宏奎 《犯罪研究》2006,(6):2-6,15
美籍华裔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博士所著《李昌钰博士犯罪现场勘查手册》是一本犯罪现场勘查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之作,集中反映了犯罪现场勘查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新成果。该书提出的注重现场勘查中普及运用先进技术、坚持技术勘验与综合侦查并重、现场双向保护等诸多理念及术语,是对其数十年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系统总结,是对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理论化。  相似文献   

5.
犯罪现场勘查是侦察破案的基础,勘查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到影响案件能否侦破,而且影响到整个诉讼活动的成败,因此如何提升勘查意识与培养勘查能力,是做好刑事侦察工作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下面我结合公安工作实践,就如何提升勘查意识,培养现场勘查能力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信息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现场信息是指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各种痕迹物证,以及通过这些痕迹物证和现场客观事物变化等外在表现,进行逻辑推理所获得的一种理性认识的总和。犯罪现场重建分析技术是以现场勘查获得的犯罪现场信息为基础,对犯罪客观过程进行的整体构建。在刑事侦查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犯罪现场信息,提高对犯罪现场分析水平,对提高刑事案件侦破效率,有效地打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侦查的首要环节与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教学部门的现场勘查实验教学效果必将映射到犯罪现场勘查实战环节。因此对现场勘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必须予以充分关切,同时针对传统现场勘查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应以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为目标,在师资培育、深入公安实践、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回应与调试。  相似文献   

8.
命案的发案率是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预防、控制和侦破命案,历来是公安机关工作的重点,也是公安刑侦部门的主要职责,而在命案侦破中,最初最重要的环节是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案件能否侦破。刑事技术人员对命案现场的勘查与分析包括对现场血迹、尸体以及尸体周围相关事物的勘验、检查及相关信息获取后的分析,是破案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伪装犯罪现场是由人为故意改变加以影响的犯罪现场,其勘查具有不同于一般犯罪现场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刑法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伪装犯罪现场的勘查高度融合了现场物证、痕迹的科学技术勘验,以及对于伪装状态和原始真实状态的犯罪行为及犯罪心理的分析。在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水平下,对于伪装犯罪现场这类特殊现场的勘查具有其不同于普通现场勘查的特殊地位及高难度挑战意义。因此,伪装犯罪现场的勘查技术以及心理学的应用更为重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开始实施的《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中,有多条规定明确提出了保障技术人员安全问题的注意事项,可见现场勘查主体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关心。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勘查经验和有关理论知识,仅就基层刑事现场勘查主体的人身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庄华 《政法学刊》2009,26(2):101-104
现场勘查工作存在大量潜在危险,然而该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爆炸现场、火灾现场、尸体现场和普通现场以及使用刑事技术仪器设备存在的险情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提出加强现场勘查安全防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贾永生 《政法学刊》2010,27(3):48-54
犯罪现场层次是犯罪现场存在表现及其被侦查人员认知的程度。犯罪现场是由犯罪时间、犯罪空间、犯罪嫌疑人条件、犯罪痕迹物证、犯罪活动过程、犯罪心理、犯罪证据等各种层次构成的复合体。研究犯罪现场层次论也是研究犯罪现场构成要素的存在及其在不同层面的联系。犯罪现场层次也是研究和揭示犯罪现场存在的一种认知。研究犯罪现场层次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对犯罪现场状况及其勘查工作质量给以程度判定。  相似文献   

13.
倪铁 《犯罪研究》2011,(6):13-19
在传统中国的法律体制和刑事司法实践中,隐含着预防和惩治“冤假错案”的法文化逻辑,并具体化为一系列错案治理机制。其中,以传统犯罪现场勘查的相关机制最为典型,错案治理的法文化逻辑就贯穿于这一系列机制之中。中国传统法律严厉打击可能导致侦审错误的违法行为,形成了勘查官不亲临、报案不如实、现场保护不力、勘查延宕违限、勘查错漏等非违行为的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刑事错案的生存空间。即使在现今刑事司法活动中,这些法文化资源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钟新文 《政法学刊》2013,(5):105-108
“四战”对刑事技术和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场勘查工作还存在如现场勘查不到位、现场勘查指挥不力、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充分、侦查员与技术员缺乏沟通等诸多问题,强化现场勘查工作是适应“四战”需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面对国内非法偷猎、走私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增幅较大的现状,如何提高案件现场勘查水平是我国森林公安机关必须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由于野生动物案件现场勘查的对象不同,在证据固定的方法上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制定必备的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对现场勘查、物证提取和保存等关键环节的研究,提出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文明孕育出荦荦大端的传统侦查文化的同时,东西方其他古老文明也培育出了精彩纷呈的侦查文化。在比较法律文化的视野下,与其他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侦查文化对比之中,我们更可以发现中国传统侦查文化具有以下特征:中国传统侦查充溢着关切人的“民本主义”色彩;“专制集权”构成中国传统侦查文化的根本品质;传统侦查文化中充斥着“工具主义”;中国传统侦查非常注重经验的积累,并发展起较为丰富的传统侦查措施体系和谋略体系。中西方传统侦查文化的嬗变既有殊异,也有共通之处,它们的嬗变过程为中国传统侦查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7.
李松梅 《政法学刊》2004,21(6):96-97
犯罪现场勘查课是我国公安院校侦查学和刑事科学技术学等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为了适应当前犯罪形势 对侦查人才的需要,如何深化现场勘查课的教学改革,开展互动式教学,学以致用,是公安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侦查学史视野下的我国侦查法制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蕾  陈涛 《犯罪研究》2010,(3):17-25
侦查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活动,虽然在打击犯罪,维护统治,保护人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天然带有暴力性和侵权性,由此必然呼唤法制对其进行规制。侦查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其说是一个学科成熟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促进侦查法制化的进程,侦查学科研究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伴随着侦查法制化的身影。为此在侦查学史的研究视野下探讨我国侦查法制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