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自然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超越了传统价值观,提出的“生态价值”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其本体论的解释原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立足于人类生存论的解释原则考察自然的价值,克服了生态伦理学与传统发展观的各自片面性,提出并论证了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2.
拨开法律解释学的迷雾——对法律解释质疑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成文法具有开放性,时滞性,以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嗣滑。解决这一缺陷的方式就是运用法律解释.这也正是法律解释学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但就在这门学科与实践的结合逐渐呈密集翌之际.不少学者也对该门学科提出了种种的质疑.如反对解释问题、“辈分”问题、元规则问题、客观性问题等。文章对这几种典型的质疑给予了回应.以此希望能拨开法律解释学的迷雾、能对法律解释学更好地被认识与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求索》2007,(11):147-149
安乐死面临法律障碍,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一个较优的选择。囿于传统伦理观念和医护现实,临终关怀陷入了伦理困境。文章从探讨临终关怀的源起、发展以及内涵开始,对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一个普适性的临终关怀伦理,以解决我国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陈思和先生认为,"新世纪文学"显现出一种作家主体精神力量丧失、不再被理想和激情所支配的"中年危机".笔者在认同其思考具有重要价值的同时,认为新世纪中国文学陷入的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新世纪青年作家的"成长危机".比照五四作家和新世纪作家,就会发现新世纪青年作家陷入了文化断裂困境、代际冲突和现实维度缺失的多重"成长危机"中.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1,(11):50-50
张艳在《法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从现实层面来考察,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陷入了法律保护缺位的现实困境,集中表现为现行知识产权制度无法独立承受起创意保护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在回应中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形对创意的法律保护进行重新界定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粟撒 《人民论坛》2012,(35):108-109
法律移植不仅是法学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法制现代化和法治社会构建。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法治模式应该采用的方法不是法律移植而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制度演化",但本土资源论有其局限性,而且,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与中国的本土资源(包括传统文化),并没有尖锐对立的矛盾,因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依法行政"的"法"一般不是指宪法而是指法律,行政机关应当是根据法律的具体规则而不是直接根据宪法的原则来行政,这是民主、分权、法治体制的要求.同时"依法行政"的"法"也包括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但行政法规应当是在其行政管理范围内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是对法律规则的细化,而不是创设规则(授权立法是例外);部门规章应当是对上位法中相关技术术语的解释或为维护其内部工作秩序所作的规定,而不是细化法律规则,更不是创设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8.
从学理上讲,哲学不是无前提的操作,哲学的合法性首先源于前提的合法性。胡塞尔现象学明确指出一切合法性的根源在于前提的明证性,并致力于这种明证性前提的诉求,但知识论立场的局限性使其陷入唯我论困境。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其前提内在地具有现象学意义上的明证性,不仅破解了胡塞尔现象学唯我论难题,而且有力地表明:合理的哲学需要前提的明证性,而明证性的前提只能确立于人的现实生活。因此,当代哲学操作的第一本文不是抽象的存在与空洞的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9.
从学理上讲,哲学不是无前提的操作,哲学的合法性首先源于前提的合法性.胡塞尔现象学明确指出一切合法性的根源在于前提的明证性,并致力于这种明证性前提的诉求,但知识论立场的局限性使其陷入唯我论困境.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其前提内在地具有现象学意义上的明证性,不仅破解了胡塞尔现象学唯我论难题,而且有力地表明:合理的哲学需要前提的明证性,而明证性的前提只能确立于入的现实生活.因此,当代哲学操作的第一本文不是抽象的存在与空洞的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无线网络时代,网络电子商务也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由于传统的商务平台与电子商务的新特点不相适应,参与电子商务的各类企业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构建适应无线网络时代需求的移动商务平台,已成为企业摆脱电子商务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养制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此后经历了从政治修辞到法律话语的发展过程。目前,该制度已陷入合理性孱弱、性质定位不明、法律依据混乱、实践弊端遍在及正当性缺失等各种困境,其改革势在必行。结合传统及现实因素,我国宜实行劳动教养制度的保安处分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声音     
《创造》2000,(10)
在办公室使用公司的电子邮件并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你随意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可能造成你的老板被起诉。法律专家认为,对于那些不谨慎的人来说,电子邮件无异于雷区。因特网不是一个无法无天的领域,商业电子邮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公司其他的成文材料没有什么不同。 有时候电子邮件上的某句话就可能构成诽谤,比如暗示某家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或是议论某位同事不能胜任工作,都可能给公司惹来麻烦。任何涉及性侵犯及种族歧视方面的内容都可能构成骚扰行为,惹上官司。此外,由于电子邮件复制起来太  相似文献   

13.
罗蔚 《公民导刊》2007,(11):47-48
在众多刑事案件中,尽管受害人和他们的家属获得了形式上的法律正义。但却因为民事赔偿得不到执行又被迫陷入了生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为法律服务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但由于法律服务的特殊性,线下法律服务产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以及法律产业市场细化不够与互联网模块化、标准化需求不适应的矛盾。为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带来了供给困境、需求困境、信任困境、模式困境,应创新发展,促进转型,突破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5.
"排除合理怀疑"因"合理怀疑"内涵不清而陷入实践中误用、滥用的困境,因此亟待解释。"合理怀疑"的传统解释有三种进路,各有其局限性,也因此造成"合理怀疑"在司法适用中存在机械适用、适用严谨性不足的问题,乃至一定程度导致"证据裁判客观主义"复兴。故应立足法律实用主义,借助司法证明原理,考察"合理怀疑"在实践中的适用实例,对"合理怀疑"进行"怀疑""合理"两个层次的解构。"怀疑"的适用前提是全案已经形成一定的证据体系,而"怀疑"的生成源点有基于证据体系所存在的矛盾和基于逻辑、经验而产生的疑点。"合理性"的判辨则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一是应以刑事专业法官的认识能力为判断标准;二是从主客观两条路径对"合理性"进行证成;三是"合理性"应达致"指控事实不具有唯一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法治国建设,如能首先认识法律不是人为创造、设计的结果,不是人类理性力量殚精竭虑的结果,而是我们祖先通过不断试错、不断经验、不断体悟、不断积累的结果的话,就不会盲目移植、忙不迭地制定法律,而是在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形成和确立的大背景下,将眼光从对国外法治的艳羡和赞叹转为对悠久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该书导论《在中国思考法律与文学》中介绍说:“本书试图拓展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法律与文学。我将主要以中国韵一些传统戏剧为材料,分析法律的或与法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这意味着,本书的基本追求不是运用具有历史意味的文学材料来印证法律的历史,甚至也不是运用文学材料来注释甚或宣传某些当代的法律理念;而是力求在由文学文本构建的具体语境中以及构建这些文本的历史语境中冷静地考察法律的、特别是中国法律的一些可能具有的一般意义的理论问题,希冀对一般的法律理论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有所贡献。尽管运用的材料是文学的、历史的并因此是地方性的,我的根本关切却是当下的、现实的因此是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18.
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免刑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审议,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客观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司法解释的本意不是让更多的少年犯获得缓刑,而是让那些可以适用免刑的少年犯在解释的规定下得到应有的免刑。  相似文献   

19.
乔戈 《长白学刊》2022,(6):49-57
“塔克-伍德命题”的严肃意义在于,揭示了从当代规范政治哲学范式理解马克思正义观念的缺陷。然而,反驳“塔克-伍德命题”的主要学者通常会采取一种“外在批判”策略以解释马克思的正义批判立场。其中,由胡萨米与布坎南等人提供的两种代表性方案,非但无法同时避免“道德批判谬误”与“道德范畴消除论”的双重困境,反而重新陷入了当代规范政治哲学的解释困境。伍德随后为此提出的修正观点,由于混淆了马克思理解剩余价值占有和意识形态观念的内在层次差异,导致其过于抽象地排除了马克思正义观念的批判性意涵。马克思在“元伦理”层面对正义的二阶反思,提供了一种从内在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的正义观念,进而使唯物史观实现了传统规范性范畴的形式引导与历史阶段的内在合目的性反思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王峰 《人民论坛》2010,(7):102-103
由于受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行政法解释的研究呈现出较多的混乱。因此,有必要从具体行政行为解释开始探讨,分析行政法解释的二元制结构,廓清行政法解释的概念和内涵,为行政法解释的进一步研究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