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我们要吃神造的,尽量少吃人造的。"赵霖研究员的这句话,像钉子一样钉在了记者的脑子里。神造的食品,就是天然的生态食品。人造的食品,就是人为地用各种化学技术加工的食品。食品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与化学有关。  相似文献   

2.
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毒豆芽"事件到"工业明胶"事件,食品小作坊已经成为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认真研究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食品安全涉及的内容点多面广,环节多、链条长,情况比较复杂,面临的现状比较严峻,企业多、小、散、乱等问题较为突出,新的饮食经营模式、消费模式不断涌现,食品安全的监管难度很大。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警示我们,不下决心落实好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这一核心问题,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不大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实守信水平和自觉守法意识,食品安全事件就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中国人爱吃、会吃,可近年来在吃上也显得特别纠结:一方面是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普遍困惑。任何一条跟食品相关的新闻都可能被"围观"、被放大,甚至被冠以"食品安全事件"的名头。到底我们的食品安全现状如何?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有什么破解的招儿?请各位嘉宾谈谈你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牛肉膏"接踵而至。纵观近采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大多与食品添加剂密切相关。时至今日,在不少市民眼中,食品添加剂俨然"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大》2011,(11):30-30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表示,危害民众健康和生命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这些事件大多与食品中的添加物密切相关。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给食品安全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完善食品添加剂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鄢烈山 《同舟共进》2008,(11):17-18
知名经济观察家吴晓波说:这场食品风暴使我们无地自容。2008年9月22日的《参考消息》转载香港媒体的评论:此次事件令中国"千年道行一朝丧",软实力增强,掩饰不了更大的道德隐忧——挽回信誉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大》2011,(5):3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精膏"等又接踵而来。问题食品不断花样翻新,连监管部门也"应接不暇"。一方面,印证了温总理日前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食品安全的屏障为何一破再破。  相似文献   

9.
何颖 《公民导刊》2008,(10):24-25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加强食品的监管不是一劳永逸的,政府的责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广大公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人大代表正切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孙陈建 《江苏政协》2011,(10):56-57
<正>近年来,国内不断涌现一批与食品有关的"事件",诸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让人们谈吃茫然。为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站在执政为民、富民强国的高度,坚决打好食品安全保卫战。战略选择:重典重拳攻心为上食品生产是个良心活。无论现代化的流水线,还是传统的小作坊,生产过程都可谓"天知地知  相似文献   

11.
"白酒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再次使其背后的物流安全问题浮出水面。回顾一系列与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现,食品物流风险的主要来源分为物流操作层、企业管理层、技术层和外部环境层四个方面。物流并不是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但会受到物流管理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要实现食品物流安全,需要跨部门、跨组织的多方合作。不但需要加强在物流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和软件方面的技术支持,还需要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建立,更需要食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和协调,从而从物流层面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的问题奶粉事件开始.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瘦肉精、地沟油、膨大剂、染色馒头、避孕药黄鳝、辣椒精、三聚氰胺、塑化剂……无奇不有.无孔不入,一次次触动民众脆弱的心弦。我们在痛批食品产业道德底线的下滑、财富观的扭曲和诚信度的缺失的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虽然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了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唐钧  蒋宇芝 《中国减灾》2012,(21):38-3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等危机事件频发,网络舆情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充分重视,多措并举,多方应对。食品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应对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与其他社会问题所激起的舆情相比,食品危机事件导致的网络舆情,具有三项特征:第一,舆情受关注程度更高,一日三餐的安全是每个人生活所必需,食品安全问题甚至比住房、医疗、教育问题更  相似文献   

14.
王萍 《中国人大》2009,(23):21-23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三聚氰胺”让人谈之色变。有人形容,“三鹿奶粉”事件用生命和健康作代价,进行了一次全民化学知识的普及运动。从“苏丹红”到“瘦肉精”,再到“三聚氰胺”,都是商家把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化工原料添加进了食品。真正的食品添加剂却因此背上骂名。  相似文献   

15.
吴昊 《公民导刊》2011,(6):54-54
每每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无不与食品非法添加有关,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食品事件。而此次查处的“染色豆瓣”以及刚破获的遵义“石粉鸡”也不例外,虽然尚未引发安全事件,但无疑存在安全隐患。打击非法添加,当是查处问题食品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食品标准要求日益严格,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日益完善。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断发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银川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题会议,会议传达了有关部门关于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有关工作安排,通报了“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等非食用物质作为添加剂引起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会议要求,库房不得进购、存放任何非食用添加物;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要以必要性、安全性和合法性为前提,不得随意使用和超计量使用。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3,(5):26-26
近来频发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地打击了人们对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和食品的信心,影响到了公众对社会和政府的信心。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卫生部先后分5批下发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而对于那些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违法添加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10,(3):61-61
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了解到。由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的国家标准《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食品生产企业》顺利通过审定.有望于2010年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成为我国第一个食品防护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指导企业应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故意污染食品、形成“行业潜规则”等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如三聚氰胺事件等。  相似文献   

20.
闫海  孟娜 《桂海论丛》2012,(6):113-117
食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食品标识是经营者向消费者披露食品信息的基本方式,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是解决食品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措施。欧盟、美国对于食品标识立法起步较早,且形成较为系统的食品标识法律制度。我国食品标识法律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尚存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健全食品标识的内容,并强化相关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