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9月17日纽约爆发“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以后,美国主流媒体对其态度最初是麻木不仁,但随着抗议活动规模扩大、时间延长,其态度开始发生变化,相关报道的立场、内容及引导舆论的手法也一再调整。本文通过对美国几大主流媒体关于“占领华尔街”活动报道数量与内容的跟踪观察和统计,揭示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和双重标准本质。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17日纽约爆发"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以后,美国主流媒体对其态度最初是麻木不仁,但随着抗议活动规模扩大、时间延长,其态度开始发生变化,相关报道的立场、内容及引导舆论的手法也一再调整。本文通过对美国几大主流媒体关于"占领华尔街"活动报道数量与内容的跟踪观察和统计,揭示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和双重标准本质。  相似文献   

3.
“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由美国蔓延至全世界,正演变为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目前美国的“占领”运动呈现出以青年为主、口号多变、目标不一、缺乏领导等特征,媒体对运动反应低调,政党对其看法对立。催生“占领”运动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持续衰退与失业率攀升,公众对大型金融机构失望,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公众对国家发展方向的信心不足等。该运动对美国金融机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和2012年大选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使美国民众和舆论趋于保守,孤立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进而将助推国际责任的转移和国际金融机制变革。  相似文献   

4.
"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由美国蔓延至全世界,正演变为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目前美国的"占领"运动呈现出以青年为主、口号多变、目标不一、缺乏领导等特征,媒体对运动反应低调,政党对其看法对立。催生"占领"运动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持续衰退与失业率攀升,公众对大型金融机构失望,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公众对国家发展方向的信心不足等。该运动对美国金融机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和2012年大选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使美国民众和舆论趋于保守,孤立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进而将助推国际责任的转移和国际金融机制变革。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受突尼斯和埃及乱局的影响,约旦这个中东地区“民主化程度较高”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也接连发生大规模示威活动。尽管约旦政府紧急采取降低物价、补贴民众生活等措施,但反政府抗议活动并未得到有效抑制。民众诉求由经济改革扩展至政治变革,阿卜杜拉二世的统治基础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约旦国情毕竟不同于突尼斯和埃及,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多来,不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接连爆发社会抗议事件,有些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危及社会政治安全。本文在介绍社会抗议事件频发的背景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基础上,分析了它对社会政治安全的影响,并认为其具有鲜明的金融危机时代特征,恐将长期影响社会政治安全。一、社会抗议事件频发的背景近年来,一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接连爆发的社会抗议事件,有着复杂的内外背景。  相似文献   

7.
2020年白俄罗斯总统选举期间出现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持续多日,并从一般选举抗议转向国企工人罢工。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抗议原因有"审美疲劳"、选票作弊、粗暴执法、对卢卡申科政府的一些政策不满等,也有反对派势力强大以及外国支持的因素。对白俄罗斯"大选抗议"的态度,外部基本上以西方和俄罗斯为主采取两种立场。由于卢卡申科执政20多年来白俄罗斯在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以及有序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的建立,此次抗议没有动摇白俄罗斯的社会根基。不过,抗议给国家经济、政治、外交等都带来了较大消极影响,也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进行经济政治改革、完善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抗疫"与"抗议"成为泰国在2020年里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受COVID-19疫情影响,泰国经济同比萎缩6.1%,旅游、航空及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受损严重.同时,泰国掀起了抗议示威潮,导致政治陷入动荡.2021年,抗议示威运动仍然持续进行并影响泰国政治的发展.随着全球COVID-19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泰国经济有望缓慢复苏,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外交上将重视发展与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关系,维持"大国平衡"战略,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  相似文献   

9.
1983年结束独裁统治后的阿根廷重新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政党再度成为阿根廷政治生活的主体。但民主宪政的回归并没有相应地促成政党政治的制度化,先后上台执政的激进党和正义党均不同程度地陷入治理危机的泥潭。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阿根廷两大传统政党内部的治理缺陷(如政党的运动主义倾向、独立性差、缺乏党内共识、支持基础薄弱、联邦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等)。内部治理的失败使阿根廷政党没有真正发挥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媒介作用,丧失了政党的基本职能——表达民众的利益,其结果迫使民众常常诉诸于体制外的社会动员或街头抗议等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造成社会政治动荡频发。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国家剧变与“威权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自突尼斯的民众运动以燎原之势蔓延至整个阿拉伯世界,改变了相关国家的政治生态,对北非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阿拉伯各国的威权政府虽然在初期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国家发展,却未能抓住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转型,一些超长期执政的威权领袖逐渐堕入贪腐失效轨道,因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运动的冲击。突尼斯和埃及的政权已经更迭,利比亚、也门、巴林和叙利亚正经受着严峻考验,其他各国受到的冲击因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整体上看,利比亚的局势发展影响着叙利亚的未来命运,而叙利亚可能成为“阿拉伯之春”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2019年拉美15个国家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浪潮。有的抗议导致总统辞职、政府垮台;有的抗议引发社会动荡、流血冲突;有的抗议招致全国"宵禁",政府被迫放弃主办重大国际会议。一时间,多国动荡并发,同频共振,乱象丛生,被国际媒体称作"拉美之乱"。"拉美之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最近40年罕见,构成2019年全球乱象的一部分。它既是拉美国家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更反映了百年变局中拉美国家对发展道路的迷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国家希望通过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东陷入几十年来未有的政治动荡。这场动荡“震源”起自今年初突尼斯爆发的民众抗议活动,此后迅速“传染”了整个中东。中东维系多年的威权模式正面临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年底以来发生在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以及以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代表的系列"占领"运动,被国内外学术界视为构成新一轮全球抗议周期的组成部分。作者从社会运动理论有关主框架和抗议周期之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了"阿拉伯之春"和系列"占领"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异同。"阿拉伯之春"中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变革"主框架的出现,构成此轮抗议周期兴起并具备强大动员能力的重要原因;而当系列"占领"运动在借鉴"阿拉伯之春"的话语和象征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占领"主框架时,抗议周期在主框架上经历了从"变革"到"占领"的转型过程。然而,与"变革"主框架相比,"占领"主框架在经验的可信度、经历的可测量度和观念的重要性上存在明显不足,这是系列"占领"运动的动员能力无法与"阿拉伯之春"相比的重要原因。鉴于从"阿拉伯之春"到系列"占领"运动之间的意义和象征体系的转型并不成功,大致可以预料,除非新的社会运动对话语体系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否则,这一波全球抗议周期将趋于式微。  相似文献   

14.
茶党运动兴起及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茶党(Tea Party)迅速崛起,成为保守主义势力的新代表。白2009年崭露头角开始,茶党抗议活动范同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升级,其最大的一次抗议活动波及全美750个城市,参加人数高达200万。茶党运动迅猛发展,已成为目前美国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世界出现激烈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其原因十分复杂。美国等西方大国积极介入。这场动荡可能开启阿拉伯民众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当下这轮动荡由乱到治尚须时日。动荡对中东地区格局产生广泛影响。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主导能力减弱,但其主导地位并未根本动摇。  相似文献   

16.
兴起于2009年的美国“茶党”运动是由大众通过网络联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虽然没有统一的党纲、组织和领导人,但“茶党”已成为美国政坛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其形成与未来走向都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选举大体上可以分为初选和大选两部分。初选旨在选出两党各自的总统候选人。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的发展,总统初选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凝聚本党人气、形成本党纲领、调动选民热情,以及锻炼总统参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美国的总统初选从1月3日艾奥瓦州基层党团会议开始后,历经2月5日“超级星期二”,已经有过半数的州产生选举结果。从目前形势来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已呼之欲出,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早将在3月上旬产生。  相似文献   

18.
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使得知识与权力得到了最有效的结合,不但使美国政治保持了活力和有效性,也使智库成为政府培养和储备人才的港湾,对美国公共政策和社会思潮,乃至世界政治和经济都发挥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评估了“9·11事件”以来10年所谓“反恐时代”对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影响,认为美国在过去10年“超越反恐”的种种做法虽产生一定收益,但从长远看极大消耗了美国国力,导致其今日的内外困局及发展方向迷失。终结“反恐时代”虽然成为战略必须,但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否因此而重新确立,从奥巴马“新政”实践中仍难有明确答案。近期看这将取决于2012年大选,但最终则取决于美国能否丢弃霸权心态,理性看待自身和变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蒋真  郭欣如 《西亚非洲》2023,(1):85-109+158-159
巴扎商人是伊朗历史上除王权、教权、知识分子阶层之外影响伊朗历史发展的第四大力量,该经济群体的政治参与也是伊朗近代社会政治运动中的突出现象。巴扎商人作为伊朗传统社会的经济中心角色,构成该群体政治参与的经济基础。从1891~1892年烟草抗议运动到1905~1911年立宪革命,巴扎商人均通过大规模罢工、抗议示威等方式深度参与其中,但该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地位也经历了从领导中心走向政治边缘的位移。巴扎商人自身政治参与的局限性和逐利本质、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的兴起,构成了巴扎商人群体政治边缘化的内在逻辑。而巴扎商人政治参与从中心到边缘的位移,则体现了传统经济阶层在伊朗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深度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