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论坛》2003,(6):14-14
2003年11月9日晚,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台北县一个会议上明目张胆地重申台海两岸为“一边一国”,大唱其“一边一国”“台独”谬论。他还表示,要与会者们放弃一个中国的主张,拒绝一国两制。另外,还表示他一定要推动2004年3月20日以前实施“公投”。他说什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的第一个台独组织是台湾人廖文毅于1950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台湾民主独立党。在日、美一些反华势力的扶植下 ,台独运动在日本和美国得到了很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 ,李登辉执掌台湾政权后 ,纵容、姑息甚至幕后推动台独活动 ,致使台独势力逐渐坐大。2000年台湾“大选” ,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侯选人陈水扁当选 ,台独势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在 ,台独势力已成为阻碍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海南90年代出现了新的农业开发热潮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农业开发一直就是海南岛开发的一条主线。规模空前的橡胶星植热潮,曾经使得海南岛的橡胶种植面积从50年代初期的3.66万亩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561万亩,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而这仅仅才开发了海南岛荒地资源的三分之一。因此,有识之士一直十分看好开发海南岛热带农业资源的前景。在1988年完成的著名的(海南岛综合开发计划调查最终报告书)中,中日专家还曾经提出在海南岛以农业为先导的发展战略的建议:“海南岛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具有优异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国小民少,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如今新加坡已旧貌换新颜,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岛国变成一个人人喜爱的“花园城市”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万美元,而这其中的奥妙便是新加坡拥有全球人才战略观。  相似文献   

5.
李非 《统一论坛》2004,(6):38-39
两岸经贸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日益发展,至21世纪初期已形成相当规模。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岛内大肆推行“去中国化”,导致两岸关系持续恶化,布满暗礁。但是,反观两岸经济关系却日趋活跃,热潮涌动。  相似文献   

6.
圣多美散记     
圣多美——普林四比共和国是大西洋几内亚湾内的一个非洲岛国,与西非的加蓬共和国隔海相望。主要由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罗拉斯岛组成,人口12万多,面积960平方公里。其中圣多美岛人口11万多,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我作为中国援助圣多美的医疗队的一员,曾在该国生活和工作了2年,所见所闻,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7.
台湾当局在多次推迟日期之后,终于在7月5日发布了难产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综观全文,观点陈旧,内容杂乱,皂白混淆,了无新意.但是,“说明书”里重申了“坚决主张‘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承认海峡两岸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一国内部’或‘中国内部’的性质”;并表示不在国际上与大陆竞争中国代表权等观点,值得肯定.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多次否认曾经说过“一个中国”,公开表示“阶段性两个中国”,明显地在“一个中国”立场上倒退了.现在,“说明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坚决主张‘一个中国’”,是一个进步.希望台湾当局言必行,行必果,不要出尔反尔.海峡两岸关系如能遵守“一个中国” 的原则办事,一定会取得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1971年第26届联大,由于判断即便全力支持,台湾当局也将在短期内失去联合国席位,美国以基于“两个中国”设计的“双重代表案”作为因应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蓝本,并主张将安理会席位交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以此换取国际社会对美案的支持;但台湾当局的代表将能否继续保有安理会席位视为应否继存于联合国的底线,双方围绕代表权问题经历了一段长期交涉。出于秘密运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需要,同时也为迫使台湾当局接受“双重代表”安排,美国在对台交涉上采取了拖延策略。随着基辛格两次访华消息的相继公布,台湾当局在代表权问题上完全陷入被动,最终选择了对美国所主张的“复合双重代表案”持消极默认态度。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部目前是中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不仅仅因为那里旖旎的自然风光,更因为那里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施甸县.就位于云南省西部,怒江的东岸,怒山山脉尾翼的山谷中。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施甸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但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契丹之迷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族。这个剽悍、勇猛、好战的民族,在中国200多年的时间里辉煌一时。但令人惊异的是,这个民族明代以来就神秘消失了。契丹人  相似文献   

10.
争取与有关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FTA),一直是台湾当局最重要的对外战略目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当局就开始考虑与有关国家洽签自由贸易协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台湾与有关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创造了条件。马英九上任后,将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作为与有关国家洽签自由贸易协议的敲门砖。然而,由于台湾与有关国家洽签  相似文献   

11.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5月20日的讲话,显示了他对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缺乏诚意。他想用回避的态度、模糊的言辞,对待这样一个涉及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是行不通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5月20日受权声明已经指出:“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还是继续顽固推行‘台独’分裂政策的试金石。”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一天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他就得一天面对这块试金石,这是回避不了的。 两岸对话与谈判,历来是两岸关系状况的指标。中台办、国台办5月20日受权声明指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  相似文献   

12.
5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视察金门时,提出了两岸关系未来的努力方向。他说,两岸关系的正常化是台海永久和平的基础,两岸政治统合的第一步必须从经贸及文化的统合开始着手;两岸必须重启协商的大门,复谈的第一步就是先行互访,8月1日以后,他将推动民进党组团访问大陆;两岸“三通” 是必走的一条路。尽管当局的宣传机器称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这次谈话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与东盟经贸关系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内部各国的经贸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对外经贸关系更加密切。中国与东北亚的日、韩正在洽谈建构自由贸易区,也与东南亚签定了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这必然削弱了台湾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台湾当局深怕台湾经济被边缘化,在政治外交和经济各方面采取对策,企图与东盟加强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07,(3):23-24
2007年2月14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李维一就近期台湾当局推行“去中国化”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5.
杨茜  章易 《统一论坛》2004,(1):21-22
2003年10月9日,台湾当局终于通过了修订后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在某些方面对两岸交流虽有一些积极意义,但其阻碍两岸交流的实质并未改变。台湾当局不得不修订旧“条例”早在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赴祖国大陆探亲不久,即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两岸人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7,(1):65-65
在国台办1月举行的新年首场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修改一个中国内涵的“宪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众所周知,在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大形势下,2008年因为大陆要举办奥运会、台湾要搞“总统”选举,已被“台独”势力视为实现其将台湾分裂出去的“最好机会”,而2007年是此前的最后一年,因此成了“台独”势力眼中的关键年,近日,台湾媒体已普遍嗅出“山雨欲来”的情势,岛内“去中国化”、“正名”之逆风大有蔓延迹象,台湾当局在“台独”理念思维的左右下,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地去构建具有排他性的“台湾认同”,他们用行政资源强力推动,不断侵蚀与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与中国情感,贻害深远。《中国时报》与《联合报》都预言,陈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后一年多时间中,很有可能孤注一掷,走上“台独冒进”路线,把两岸推向严重冲突对立的边缘,果真如此,海峡今年将极不平静。  相似文献   

17.
5月20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所谓“就职”讲话,正式宣布其内外政策。这个长达4500余字讲话的出笼经过精心策划,其突出特点是语气和缓,“外柔内刚”,刻意回避一个中国原则,以大量含混的言词为其“台独”立场作了进一步包装,为台湾问题的久拖不决留下伏笔。这个讲话反映了深刻复杂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论坛》2000,(3):1-1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局一直仰仗着美国的保护与暗中支持而抗拒统一。坚持不放弃“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成为执政党后,更是拚命拉拢美国为其分裂路线“护航”。克林顿政府时期,台湾当局就想方设法地要求美国增加对台军售。小布什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台湾当局更指望小布什能像曾经卖过150架F-16A/B战斗机给台湾的老布什那样,在对台军售上迈出大步伐。  相似文献   

20.
辛旗 《台声》2002,(5):11-12
目前,两岸关系之所以僵局难破,“一国两制”方针难以落实,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不再把追求中国统一作为终极目标,更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民众自身利益对立起来而予以否认,甚至不承认自己的中华民族定性,不承认自己是在5000年历史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然而,一个中国是历史的、文化的、地缘的、血缘的,更是现实政治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邓小平在阐述“一国两制”时反复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江泽民主席在“八项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