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来华留学生具有"中国故事国际讲述者"的身份优势。基于词汇联想测试及问卷调查,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大都具有较为真实、全面、积极的认识;他们也具有较为强烈的传播中国形象的意愿和动力。国际汉语教育是来华留学生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形象的传播。建议课堂教学要多融入中国故事,注重汉语教师的对外话语方式,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感知体验,从而更好发挥这些来华留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7)
开展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是我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维度的重要内涵。从宏观角度分析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与开展中国梦教育的辩证关系。从微观角度通过实证调研,探析把中国梦教育融入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策略如下:激发留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中国梦教育的价值取向;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中外学生的互动与融入;加大硬件投入,完善保障制度,提升第二课堂的层次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8,(11)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国海上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海事学者纷纷来华研习,我国海事类院校留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我们对待海事院校来华留学生日常学习和管理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存大同,求小异"。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帮助他们融入校园环境、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与综合素养、完善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真正实现对海事院校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美国青年史可达,在俄亥俄州大学读中文时,所接触的中国文化大多表现悲伤、痛苦和忧虑。难道中国文化中就没有幽默吗?于是,他抱着寻找幽默的愿望,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北京目前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6000人《约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0%)。他们分布在20多所高校,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求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加强东北高校学生对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重要地带,在此地区的留学生是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目前东北高校留学生对华传统文化认同度普遍较低,而对现代文化认同度较高。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度不高,且自身需求不明确、很少借助中国媒体认识中国文化、汉语水平制约其对中文书籍的阅读、社会支持网需重建和扩展。对此,依据留学生的文化需求从提高中国文化教学、加强媒体文化传播功能、提升留学生汉语能力、重建和扩展东北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网四个方面来增强其对华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群体,亲历一个真实发展的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故事的"他方"讲述与传播者。为此,要注重通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导入与社会实践课程,培养留学生良好的中国认知;借助社交媒体,由留学生尤其是"意见领袖"在国际舞台客观讲述中国故事,借声说话,借筒传音;要积极创新中国故事传播方式,构建多元务实的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8,(1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来华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的陕西省,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了陕西省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概况,提出其如何扩大陕西省来华留学生规模,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有效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侨园》2021,(1)
正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倡议的提出,得到了沿线众多国家的响应。国内许多城市都积极申报来华留学生项目,使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这给地方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不小压力。经过数年努力,针对来华留学生国内地方高校建立了管理体系,为其提供各种实习机会和实习资源。许多地方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取得了可喜成绩。一些成功模式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为留学生来华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8,(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为促进我国教育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和教学机构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来华留学人员存在地域、文化和教育背景等差异,对来华留学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必须具备特殊性和创新性,保证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快速稳健发展。本文深入分析来华留学生的特点,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及特色,探究新形势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科学的管理工作建议,同时比较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与中国学生管理工作的异同性,分析异同性,摸索未来趋同化管理的可能性及面临的困难,全文旨在探索适合现阶段来华留学工作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国目前已成为众多国际学生的留学目的地。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来华留学人数逐年攀升,大学建设和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同时,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管理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留学生逐步由数量规模的扩大向更具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转变。本文通过对目前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郑家建 《民主》2023,(4):12-13
<正>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高峰时期近50万人。他们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时代见证者和国际传播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鼓励来华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但促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国情加深了解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一、课程体系规划不完善虽有规定“《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来华留学生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但主要以讲授中国自然与文化为主,本硕博各学段内容较多重复,时效性不够强,尤其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相关内容未能及时进课堂。  相似文献   

12.
辽宁大学     
《侨园》2017,(6)
正辽宁大学位于中国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市,是一所具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在2017年,辽宁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学科进入辽宁省一流学科行列。辽宁大学自1965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教育部最早授权招收来华留学生的8所高校之一,在过去50多年中,为94个国家培养了两万多名国际人才,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生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招生培养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国来华留学管理先进  相似文献   

13.
自2010年国家颁布了《留学中国计划》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原有的辅导员保姆式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机制已受到了挑战,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对于留学生在华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建立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需要: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定期沟通机制;加强留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留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提高留学生辅导员素质;开设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世界范围内汉语热方兴未艾,来华留学人数连年递增,当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克服现有问题,规范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融入成为流动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经济整合、社会生活、政策接纳和文化适应等4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项目。以大样本的青年流动人口调研数据为基础,在北京市收集了覆盖全市青年流动人口的8618份有效调查问卷,应用基于模糊积分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整体社会融入度的评价值,得出北京市青年流动人口具有"差序融入"的社会融入特征。此外,还对指标体系的特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开设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一直是深受来华留学生热捧的专业之一。《卫生经济学》是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必修课程。江苏大学本科临床医学留学生《卫生经济学》课程全程全英文多媒体授课,已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卫生经济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良好,深受本科临床医学留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6)
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是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及时、科学地处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其影响和后果是目前留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分析了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此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克服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投入、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迅速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跟上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步伐,已经刻不容缓。面对困境,可以在"针对留学生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内培外引,夯实留学生教育师资力量"、"加大硬件投入,做实留学生教育的条件保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等方面寻求解困之道,采取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内容与结构。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首先获取了来华留学生描述中国人的27个形容词;然后请153名留学生对这些形容词进行评定。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结构包括热情、能力、负面行为、生活方式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了刻板印象的不同维度与留学生对中国人喜欢程度的关系。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结果同之前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促进留学生与中国人交流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是中国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以生命哲学为研究视角,现代新儒家在三种维度上考察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在历史维度上,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以自身合理性确认为前提,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依托;在现实维度上,中华文化内含的创造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精神,完美地体现了生命所固有的圆融智慧;在未来维度上,中华文化优越性则表现为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自觉保证,并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愿景参照。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文化优越性的辩护,不仅回应了近代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忧思,对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