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立法作为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云南有特殊的地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一个以宪法为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由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构成的,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民族立法框架已初具雏形。具体讲,这一框架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一是各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1986年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全省第一个自治条例《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1991年批准全省最后一个自治条例《镇源彝族哈尼族技枯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至此,全省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都全部制定了自治条例,并获得省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2.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从1982年开始立法至今,全州先后制定了《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禁毒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禁止赌博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鸡足山管理区条例》等7个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对《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进行了两次修订。《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也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已进入党内报批程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已进入调研起草阶段。同时对巍山、南涧、漾濞三个自治县民族立法工作进行了指导,三个县的《自治条例》都作了修订,南涧、漾濞两县的《自治条例(修订)》已公布施行,巍山县的《自治条例(修订)》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已进入党内报批程序。  相似文献   

3.
李如珍 《云南人大》2007,(3):24-24,23
民族立法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综合性广、灵敏度高、成本较大的系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6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规定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权,在州委的领导下,依靠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先后制定了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0个,修订3个,指导三个民族自治县制定了自治条例(含修订)和单行条例6个,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州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无论从贯彻实施的效果还是从立法的质量上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立法理念还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立法宗旨与各族人民的愿望和需求尚有差距,立法技术还不完全适应民族法制建设要求等问题。为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对民族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思考,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云南民族立法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十年中,云南先后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民族法规、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对促进民族工作的法制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一是全省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并由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37个自治条例。早在1986年6月,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就作出决定,要求省人大民族委员会把协助各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作为工作重点,务必抓紧抓好。同年10月,全省第一次民族法制建设工作会议确立了积极慎重、成熟一个批准一个的民…  相似文献   

5.
自治县成立十年来,县委和县政府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建设中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根据禄劝实际,提出:“市场导向、科技推动、重点突破、跳跃发展”的发展思路,促进了自治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治县的《自治条例》从第二十三条至三十五条,对禄劝科技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成立60周年,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立法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行至今,该自治县共出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4部,自治县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立法成就(一)自治条例《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是1991年5月25日出台的,修订后于2007年9月1日重新公布实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在政治建设方面规定:确立"友好诚信、求实创新、团结奉献、敢为人先"为前郭尔罗斯精神;  相似文献   

7.
“半个立法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66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治县的“半个立法权”。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前郭县人大常委会依据法律,立足县情,着眼发展,开拓创新,努力用好、用活、用足民族立法权,立法工作成效显著。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至今,前郭县共出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4部,为地方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前郭县人大常委会注重与其他自治地方进行立法工作交流研讨,多次参加6省区蒙古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2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5号《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工作程序的规定》经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1月1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二○○七年一月十二日第一条为了规范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工作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5条涉及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变通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难题,是当前“分工型”立法体制下“立法放权”衔接错位的产物。这一规定并不具备法理基础和正当性依据。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在今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要涉及“变通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内容的,便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同时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批准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对此规定,  相似文献   

12.
杨序顺 《人大论坛》2009,(10):14-16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省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高度重视民族法制建设工作,把民族立法列入重要议程,把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纳入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立法指导,及时审议批准,全省民族立法取得显著成绩。30年来,审议通过有关民族工作的决议、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变通规定113件,现行有效的77件,其中,决议2件,地方性法规1件,自治条例14件,单行条例58件,变通规定2件。这些民族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新立本级法规45件、修改本级法规86件,批准14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新立92件地方性法规、修改14件地方性法规,批准12个自治县修改9件自治县自治条例、新立8件单行条例。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开展立法工作,立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立法能力进一步增强,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了地方性法规、自治县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协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王功平 《楚天主人》2012,(10):34-35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之一。自1984年成立以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5件,其中修改9件,废止1件,现存有效自治条例1件和单行条例14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条例的制定为长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近年来,长阳自治县更加注重民生,从经济领域立法向社会领域立法转变,通过立法促进自治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先后制定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条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单行条例,今年3月自治县第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堪称立法保障民生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31日,《关于修改〈喀左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管理条例〉的议案》,在辽宁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这标志着喀左蒙古族自治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对《喀左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管理条例》的修改完善工作圆满完成。回顾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30年的民族地方立法工作历程,感受到的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感受到的是在民族地方法规的倮障下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德喜 《辽宁人大》2008,(10):20-20
村民自治作为民主之“根”,关乎民主“大树”的繁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0年来,大连市旅顺口区人大常委会认真监督该法的贯彻实施,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核心法条为重点,狠抓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落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使村民自治亮点多多,芬芳四溢。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滞后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第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宪法》和《自治法》的这些规定,就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明确了国家赋于汉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一种特定立法权,具有特殊而又广泛的自治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刘政 《辽宁人大》2007,(9):28-28
尽管第二届、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在朱德委员长主持下做了许多工作,但却没有阻止人大工作走下坡路。这一时期出现了民主倒退,法制虚置,人大沦为”橡皮图章”的严重局面,立法工作基本上停下来。从1959年4月到1966年7月的7年多时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只通过了《商标管理条例》、《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居留旅游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修正)》等几个条例,批准了20个自治地方单行条例,没有制定一部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19.
加强云南省民族立法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的民族立法工作,是全省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这一工作,对于加快云南的经济建设步伐,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增进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云南省民族立法工作的概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云南省的民族立法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十年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为依据,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民族立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具体表现在:(1)所有自治地方的人大都依法制定了自治条例。至1991年10月,全省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都已制定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云南民族立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新阶段。近两年来,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与各自治州、自治县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推动民族立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去年以来到目前为止,制定批准了互3件单行条例和1件自治条例修正案,使全省单行条例达42件。这些单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充实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一、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坚持经济立法为重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