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  相似文献   

2.
<正>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然脱离革命阵营并残酷镇压革命力量,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高潮转入低谷。9月底10月初,中共中央各机关从武汉陆续迁至上海,邓小平也随同中共中央来到上海。这是邓小平第二次来到上海。1927年底,中共中央将秘书长这份重任交给了当时年仅23岁的邓小平。在上海,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之间,都互不知道他人的住址,并且要不断地变换  相似文献   

3.
一进中南海与三任中央秘书长。1952年7月,邓小平由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调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常务副总理,1954年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部长,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第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在上海出任中央秘书长,负责起草中央文件,掌管中央负责同志和中央秘密机关的地址以及各种会议安排,协助周恩来(时任中央常委兼中央军委书记)处理  相似文献   

4.
1927年至1929年邓小平在上海中央工作期间,尽管中央领导变化大,中央机构变化频繁,但他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充分发挥和锻炼自己的各项才能,对中央的恢复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未来成为领袖之路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1927年12月—1929年8月期间,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当时,党中央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一方面,党中央所在地——上海,是中外反动势力相对集中的重要地区。租界的捕探和华界的警特以及三教九流的黑社会势力,时刻威胁着党中央的安全;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投机分子变节叛党,卖友投敌的情况频频发生。据陈立夫回忆,1927年国民党“党务调查科”成立后“,青年共党之来归者每月有数百人(共计为16,000余人)”。这些叛徒的行为,使党中央许多机关遭到破坏,许多同志被逮捕、被杀害。当时,中共“六大”曾做过不完全…  相似文献   

6.
<正>1929年夏,陈毅奉命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邓小平此时在中央秘书长任上,二人由此相识。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携手逐鹿中原1931年夏,邓小平从上海到达江西中央苏区,先后担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1932年春,陈毅任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两人共事了一段时间。次年5月,邓小平遭“左”倾路线打击,受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后,来到乐安县南村区委当巡视员。不久,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34年10月,邓小平随中央红军长征,陈毅则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7.
在邓小平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中,他既有过“三落三起”、“愈挫愈强”的传奇般的政治生涯,也有过三次临危受命,担任党中央秘书长的重要职务并作出历史性贡献的非凡经历.1926年底,邓小平奉命从苏联回国,立即投入到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第一次大革命的浪潮之中.开始他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担任政治处处长兼任政治教官,旋即派往国民党冯玉祥部队中作政治工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6月10日,冯玉祥参加了汪精卫在郑州召开的反共会议.“宁汉合流”在即,形势险恶,邓小平被迫离开西安到达武汉,被分配担任中央秘书工作.这是他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机关工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初识毛泽东,是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这年春天,邓小平结束了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一年的学习生活,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到国内。当时,正值国共两党合作走向破裂的前夕。这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发生了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长沙“马日事变”。6月,邓小平在国内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第一站的冯玉祥部队,也开始对共产党人实行大清洗,“礼送出境”。邓小平根据党的安排,离开西  相似文献   

9.
“邓毛谢古” 邓小平和毛泽东是在“八七”会议上认识的。邓小平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和会务工作。时任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党组织负责人的毛泽东,应招参加了“八七”会议。这时,毛泽东34岁,在政治上已相当成熟了。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发言,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给当时做会议记录的邓小平印象很深。会后,毛泽东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邓小平随党中央移驻上海,担任中央秘书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接到邓小平的亲笔信,毛泽东问东兴:“你怎么不管人家啦?”1971年,“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5年时间,邓小在江西新建县的劳动也满两年了。这年的9月13日,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在妄图害毛泽东、另立中央的阴谋暴露后,企图叛逃国外,果途中自我爆炸,机毁人亡,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三”事件。邓小平正式知道“九一三”事件的消息是在11月日。这天,邓小平参加劳动的所在工厂——新建县拖机修造厂突然通知邓小平夫妇去听传达中央文件。是自“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第一次。传达的中央文件,是中共中央所发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及其…  相似文献   

11.
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创建广西左右江根据地后,在上海受到临时中央的冷遇和排斥,于1931年8月到达中央苏区,一直工作到主力红军长征。在这3年多时间里,由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抵制王明一伙的“左”倾错误,因此遭到极大的磨难。然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能力,为全国  相似文献   

12.
罗平汉 《党史博采》2004,(10):36-38
“文化大革命”爆发前,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一线的重要领导人,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与毛泽东有明显的不同。历史证明,邓小平当时的主张是正确的。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严重的大批判,邓小平说:“那些‘革命派’想靠批判别人出名,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台。”1962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由此开始,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再度发展,毛泽东与中央一线领导同志间对形势的估量和工作指导上的分歧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61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为了纠正“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即后来史家所称的“第二次庐山会议”。会议开幕时,邓小平还留在北京主持审查和修改将在会议上通过的重要文件。月底,他接到通知,赶到庐山。若干年来,社会上一直流传有“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诸葛”之说,即毛泽东、周恩来“三顾茅庐”,请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组织起草、修改有关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史学界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简称“八七”会议)上,中央领导机构的产生说法很不统一。基本有种说法:其一,认为会议撤销了陈独秀的中央总书记职务,选举瞿秋白为中央总书记。其二,认为会议选举瞿秋白为书记。其三,认为会议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3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上述说法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15.
江飞 《党史文苑》2004,(7):32-33
风华正茂的总书记1956年9月,刚满52岁的邓小平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此后,从1956年9月到1966年5月的十年中,邓小平以总书记的身份,一直处在第一线协助党的主席、副主席处理中央日常工作,参与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他后来曾经说过:“在我一生中,最忙的就是那个时候。”邓小平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深刻地论述了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指出党面临新的考验,必须警惕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和民主…  相似文献   

16.
王达阳 《党的文献》2012,(4):21-22,36
从1954年4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到1956年9月党的八大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邓小平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一直非常重视青年团的工作。特别是在担任总书记期间,他对团的工作格外关心,对团的重要会议经常直接关怀、具体指导,对团的重要文件经常亲自审改。  相似文献   

17.
1927年国民党“党务调查科”成立后,许多中共党员被逮捕、被杀害,邓小平也和党的其他领导干部一样,时时处在敌特和内奸的搜捕、出卖的危险之中。1928年春夏之交,邓小平在上海执行一项特殊任务——领导中央特科除掉叛徒何家兴夫妇。  相似文献   

18.
1924年至1927年,中国爆发了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国民大革命.其间,周恩来充分利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和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等职务,为中国革命培养和积蓄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从1927年中共五大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22年间,周恩来作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负责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人,不仅...  相似文献   

19.
1950年初,经中共中央与苏共中央商定,中共中央派出一个“党的组织工作者代表团”(以下简称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学习。苏联翻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代表团”。中央任命时任东北局第二书记的张秀山为团长,中央组织部的王甫,上海市委秘书长王尧山、西北局组织部部长马文瑞为副团长,东北局组织部秘书长金铁群为代表团秘书长,代表团成员由5个中央局、中直机关及各省市的组织部门的干部抽调组成,全团50多人。中央组织部为代表团配备了专职秘书和翻译。  相似文献   

20.
巨星殒落,举国同悲。沉沉恸云弥荆楚,滔滔泪雨涌江汉。 呜咽的长江汉水,仰天长啸,呼唤着一个伟大的名字;广袤的荆山楚原,哀思如潮,展露出一串光辉的足迹…… 邓希贤在江城改名邓小平,以中共中央秘书的身份参加八七会议 1927年6月底,一位23岁的四川青年从西安来到武汉。 他叫邓希贤,是一位已有5年职业革命家经历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