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学理论》2013,(30)
宪法诉讼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但中国宪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确立宪法诉讼制度,认为中国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思考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问题。而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问题,首先要理清一项制度的基本功能。从宪法诉讼的受案范围,审理程序以及审理方式三个方面着手我国自己的宪法诉讼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宪法实践日趋活跃。宪法诉讼、普通法诉讼、司法复审和宪法司法化等四个概念 ,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存在着区别。准确地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欧聪 《学理论》2012,(33):76-7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权利意识提高,对于宪法诉讼这一直以来的制度追求意识越来越强,而我国自从近代西学为用后,西方思想的传播也为宪法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基础。但是,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下,建立宪法诉讼制度仍然有一定的阻碍,如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保守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冲突等等。  相似文献   

4.
完善公共利益的代表机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肯定国家机关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同时,赋予社会组织、公民两大主体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使三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法的宪法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确立经济法宪法地位的必要性 ,确立经济法的宪法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 ,是实现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需要 ,也是消除实践对经济法错误认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特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特权是一切崇尚法治的国家所必须坚持的刑事司法准则,也是法治国家公民所享有的重要的宪法权利.自美国宪法正式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特权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及诉讼能力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正在进行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同样有必要确立这一特权规则.为此应当废除中国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如实供述义务,建立和完善与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特权有关的配套规则,同时在宪法上将这一特权正式确立为公民的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使我国宪法权利案例大量出现,社会需要宪法权利的司法实施.以宪法的名义维权,大量宪法权利争议以行政法案例的方式出现,是对现行行政诉讼制度提出的要求.借助于行政诉讼保护宪法权利,行政制度规则在诉讼中面临挑战,社会迫切要求建立直接实施宪法的司法机制.  相似文献   

8.
理论上,宪法基本权利冲突的客观性源于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和权利边界的交错性,但基本权利冲突并不是泛化的,需要受到三种限制。实践中,基本权利冲突的产生是宪法基本权利效力进入"私法"领域并引起宪法诉讼格局变化的结果。宪法诉讼中解决基本权利冲突的进路分为"判断"与"选择"两步,学者在关注后者的同时也应对前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刘武俊 《团结》2004,(4):10-12
今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完善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这一宪法新内容有望成为具有司法可诉性的宪法条款。据报道,去年索赔1.6亿元的“民告官第一案”最近又起波澜,因不服广东高院于去年作出的终审判决,原告陈锦洪依据刚通过的新宪法中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容申请再审。尽管目前对法院是否受理原告陈锦洪的这一再审申请尚不得而知,但笔者对陈锦洪依据宪法条文提起诉讼的勇气表示钦佩,同时也期望我们的宪法真正成为具有可诉性的法律,期望有更多的原告在司法个案中通过诉讼激活宪法。在笔者撰写本文之时,媒体报道说北京一位陈姓老汉高举…  相似文献   

10.
胡健 《民主》2007,(3):15-16
由于长期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国民有着比较强烈的青天意识和政府万能意识,对政府首长和行政权力过分依赖,加上仲裁、诉讼等权利救济方式的门槛较高,信访成为公民权利救济的一个重要方式。信访是一种制度,更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下,信访体现出党和政府紧密与群众相联系的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6)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部门法律都是基于《宪法》的原则产生。《刑事诉讼法》又是我国程序法法律部门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但是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基于法律而产生的权利与权力和宪法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且诉讼权利与权力是被宪法所赋予,还是被宪法所限制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但是基于中国宪法理论体系对刑事诉讼法的定位分析,无论是限权说还是赋权说都有一定的不妥,也许一种平衡感才是国家的法律体系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12.
周丽萍 《团结》2003,(2):20-23
一、实现宪法司法化,保障宪法权威性 所谓宪法司法化,是指当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公民可以直接引用宪法的有关条款进行诉讼,法院以宪法的条文作为法律依据判案,即宪法自身具备可诉性。 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一起冒名顶替上学案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作出《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害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认定被  相似文献   

13.
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权有效运行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是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的逻辑起点。检察机关要强化诉讼监督意识,通过立法机关完善诉讼监督相关立法;立法机关要重点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违法犯罪行为、对诉讼程序严重违法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行为以及对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案件的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诉讼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4.
简春林 《学理论》2009,(30):167-168
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目前,由于我国宪法的非司法化,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解决,使得这些司法救济途径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因此,只有尽快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才能最终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5.
法治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而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一切实行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由于宪法具有最高权威,因而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依据.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应采取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党政、党法关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和完善宪法;建立有效的违宪审查(诉讼)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等措施,以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律监督权是一种价值性范畴.我们应该按照法律监督的价值要求建构我国的检察权.应该站在宪法的高度,严格按照宪法的定位来理解和建构检察权;对检察机关以法定形式解决授权与控权问题;从物质和制度上确保检察机关的独立地位;对检察人员的诉讼角色应该去当事人化,让其承担客观义务.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认的标准,有利于推动建立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其宪法基础在于行政公益诉权.同域外的相关制度相比,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确认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确认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利益标准,赋予包括检察机关、公民和社会团体在内的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和享有人以原告资格,建构多元化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制度.  相似文献   

18.
检察权能的配置是检察权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正确审视我国目前检察权能配制现状的前提下,适度扩大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赋予检察机关相应的技术侦查权、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宪法监督制度以及完善诉讼监督制度、加大诉讼监督力度等对策,对检察权的有效运行都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19.
王峰 《行政论坛》2013,20(1):69-74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比较,对于行政诉讼的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三大诉讼无论在制度本质、制度基础还是在制度的基本原则上,都呈现出共同特点.而由于诉之起因不同,争议主体地位的差别及三大诉讼中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的不同,三大诉讼又呈现出明显不同,这种共同与不同实质表明了诉讼制度在公权崇拜与人权保障中的摇摆不定,也决定了三大诉讼的区分是绝对的,融合则是相对的,而这一结论对于行政诉讼的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珍苹  李玲 《学理论》2009,(18):101-102
检察权能的配置是检察权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正确审视我国目前检察权能配制现状的前提下,适度扩大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赋予检察机关相应的技术侦查权、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宪法监督制度以及完善诉讼监督制度、加大诉讼监督力度等对策,列检察权的有效运行都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