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亚国家宪法中的政策条款不仅具有结构上的特色,而且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具有明显的宪法效力。南亚国家宪法中的政策条款,仅仅是对立法机关立法行为的一种判断,同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也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原则的规定。南亚国家宪法中的政策条款不具有可诉性,同时也排除了司法审查。南亚国家宪法建立起了政策条款和基本权利条款在宪法效力上的区分与平衡机制,这体现在:将基本权利条款与国家政策条款分开并赋予不同的效力,基本权利条款和国家政策条款在内容上有重叠,基本权利条款和国家政策条款冲突时折射出社会公平的价值等。南亚国家政策入宪的启示是:国家政策入宪,有利于对国家的长期发展进行确定性指引,为人民评价和监督政府提供了明确标准,可以展示国家的目标和理想等。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近代宪法是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产生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永恒的主题。基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我国要通过修宪和宪法解释工作进一步确认一些与中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必要的基本权利,并通过规范国家权力和加强司法救济等手段来确保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周丽萍 《团结》2003,(2):20-23
一、实现宪法司法化,保障宪法权威性 所谓宪法司法化,是指当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公民可以直接引用宪法的有关条款进行诉讼,法院以宪法的条文作为法律依据判案,即宪法自身具备可诉性。 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一起冒名顶替上学案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作出《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害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认定被  相似文献   

4.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论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世界各国宪法中均写入了大量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为了使这些条款真正得以落实,现代西方国家往往在宪法中确立了包括分权、宪法解释的原则、宪法权利的直接适用性、违宪审查方式等具体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公民基本权利的发展是在不断地宪法文本变迁中迂回前行,期间虽有暂停甚至是倒退,但公民基本权利的发展进步终究是不可阻挡的.明确宪法调整的对象、充分发挥宪法解释作用,会走出频繁修改宪法文本的困境,从而有利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宪法解释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阐释宪法的精神,补充宪法缺漏。宪法解释在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宪法尊严,为及时地解决宪法冲突提供有效的机制。我国应当选择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宪法法院或者宪法委员会作为宪法解释主体,同时在我国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不论是从立法效率还是司法效率来讲都能够发挥宪法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各国宪法典集中安排基本权利条款的位置有所不同。以立宪主义立场观之,基本权利的宪法位置宜排在国家制度及国策、国家机构、基本义务之前,以凸显国家权力源于且服务于公民权利的宪法观念和权利本位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8.
有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相宏 《理论探索》2005,(6):141-142
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宪法规范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条款应包括财产不可侵犯条款、制约条款和征用补偿条款。1982年宪法对于私有财产保护显得不足。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稿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条款,这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是一大历史的进步,但是该条款没有把私有财产列入宪法的基本权利体系,在征用补偿原则和程序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需要在今后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诉权的宪政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权作为公民享有的宪法规定的各种基本权利的载体,我国宪法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既不符合我国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不符合诉权保护宪法化、国际化的潮流。因而,为了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的目标,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必须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诉权,加强诉权的宪政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空间下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渐突出,传统的隐私权领域因此扩展到网络空间,网民的隐私权不仅遭受着来自于民事主体的侵权威胁,有时也面临着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的侵害。作为现代信息社会公民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权利,网络隐私权应当得到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保护。而我国的宪法只对隐私权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当前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对网络隐私权的宪法保护进行探讨得出:将隐私权作为基本权利规定在宪法中;完善隐私权立法体系,辅之以相关制度;防止公权力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完善宪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刘敏 《团结》2008,(5):42-44
随着对人权保障的重视,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宪法对民事诉讼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越来越突出,因侵害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程序基本权利而获得宪法救济被许多国家所认可。与此同时,民事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的宪法监督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价值维护机制。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算法产生了类似法律的规制作用,这种规制作用加深了政府公权力对基本权利的干预程度,同时让大型公司和平台成为了事实上的社会性权力。然而,算法自身的规制功能和法律层面的监督无法克服公权力和社会性权力运行中产生的“数字鸿沟”“算法歧视”“信息茧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宪法层面的监督。数字时代的宪法监督要维护社会主义原则和基本权利客观价值秩序,以特定问题调查权和合宪性问题专项报告机制为制度依托,实现宪法监督从针对文本的合宪性审查到全方位监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宪法诉讼应指司法机关依据宪法规范,解决整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与纠纷的制度。宪法诉讼与行政诉讼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又有着相互促进与推动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柯阳友 《团结》2008,(5):39-41
2004年3月,我国《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人权入宪"是我国法治发展和宪政制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在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体系中,还没有对诉权的明确规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在宪法中加入环境保护条款、成为"环境宪法"已经是世界各国宪法的普遍选择。但随着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上升,传统宪法"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环境宪法"的基础上适当纳入生态保护的内容、逐步转变为"生态宪法"正在成为各国宪法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宪法应顺因这一趋势,对现有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6.
"党规严于国法"是党规的内在品质,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实践中,这一原则表现在党规党纪以义务为本位、先于法律对某些行为进行规范,规范范围广、约束程度重、对某些基本权利的适当限制等方面。在确定"党规严于国法"的界域时,应遵循"以体现党的性质、展示党的形象、服务党的使命、防止权力滥用为限"以及"不抵触宪法和法律"两条标准,并据此确定"严"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7.
周鑫 《学理论》2015,(2):77-79
迁徙自由权与我国公民的生存权益紧密相关,是新时期条件下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之一。中共宁波(副省级城市)市委党校副研究员杨黎源认为,宪法权利的缺位是造成中国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的根源。因而,我国必须遵循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规律与要求,还公民迁徙自由权,实施"一元制"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公民的自由迁徙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迁徙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权利的缺位是造成中国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的根源。因此,在宪法上确立“自由迁徙权”是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是当前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待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简春林 《学理论》2009,(30):167-168
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目前,由于我国宪法的非司法化,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主要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解决,使得这些司法救济途径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因此,只有尽快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才能最终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20.
公民的公共事务协商权,是被代议民主理论长期忽视而被协商民主理论发现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当代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宪政民主架构的主干部分,因此,公民的公共事务协商权应当成为各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并将其纳入宪法权利范畴,构建更加广阔的公民宪法权利体系.正视公民公共事务协商权的研究,对于补正代议制理论的缺憾,解决代议制民主形式不能满足人民主权宪政目标的矛盾,拓宽广大公民民主参与的现实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