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启华  李展新 《传承》2007,(8):30-3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而综观经济学作为现代系统科学意义上的经济学,理应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理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从综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综观经济效益,着力构建新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新家 《岭南学刊》2007,(2):127-12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综观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灼明教授几十年坚持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研究范围广泛,理论认识深刻。退休后还继续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坚持理论探索与创新。2006年10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综观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综观各类经济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十分有必要建立一门“综合经济学”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一)从社会的经济机制运行过程来看,综合经济学有必要及早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由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并存,并辅之于多层次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的经济模式,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各经济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日益广泛和密切,国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综合化、一体化的巨型经济机制网络。对于这个经济机制的网络的构成、方式和运行原理,人们只有对整体  相似文献   

4.
崔荣芳 《求索》2011,(4):44-45,156
创新经济学从复杂的、动态的、历史的、时序的、演化的视角来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从整体创新经济学理论演进的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经济学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内涵。通过创新,整体系统组织与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达到均衡,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6,(6)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整体上陷入下行通道。近年来,除了美国经济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恢复外,世界各大经济体,包括新兴国家经济一直都处在各种增长的矛盾中。传统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也因此备受责难。随着区域经济学和新地理经济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世界视阈下关注本地区、本区域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景况,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目标、方向、政策和路径。譬如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经济一体化和逆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辉  鞠方  袁芳英 《桂海论丛》2004,20(6):45-47
新制度经济学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目前我国正处于急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候,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来阐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现有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黄灼明教授在70岁生日到来之际出版了新作《综观经济学研究》,该著作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的成果。2006年12月19日上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召开了综观经济理论研讨暨黄灼明教授新著出版座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教授、宋子和教授,校外的著名学者李新家研究员、董小麟教授、李江帆教授、杨永华教授出席了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囿于传统的速度和数量模式,忽视了综观经济效益。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综观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我国今后发展应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一经济增长是指某一经济实体(国家、地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物质价值量和劳务价值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表示。以追求速度与数量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增长观,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被包括我国在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今年以来,我国理论界和经济界对知识经济的讨论方兴未艾。这对于我们制订正确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知识经济的兴起,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至少给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军事经济学又称国防经济学,国外还有人称之为战争经济学,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学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近些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剩女"现象越加明显。在婚姻市场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分析。认为爱情和婚姻同其他人类行为一样,寻求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必然经由理性的选择并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原则,只不过这里的效用包含了感情因子而已。而相对意义上的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刚性、沉没成本、潜在替代品等,是剩女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以及各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相继建立至今,中国现代政府审计发展已20余年。无论是从政府审计的现实体系和实践运作,还是从政府审计发展的理论研究来看,对审计经济学的研究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探索和加强对审计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应用政策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对于中国政府审计理论和实践体系的规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经济学争论,主要发生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之间。在哲学的视野中,这场争论的基础在于历史观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根源在于对"人"的不同理解。时代要求我们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写出具有历史分析和矛盾分析的科学经济学;以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特殊规律的理论为根据,写出反映中国社会中介过渡性的发展经济学;以"现实的人"论为指导,写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经济学。三者合一,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合理内涵,将产生反映当代世界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赵凯 《思想战线》2005,31(4):125-128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经济学,是在后现代哲学思潮和新古典经济学内在缺陷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异端经济学流派.女性主义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拓展与修正,甚至颠覆.由于性别视角的采用,女性主义经济学具有批判性、政治性和人文性等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新特征,并提出了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建议.女性主义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继续发展的空间,但其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与批判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论综观经济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综观经济效益●黄铁苗经济效益低下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顽症和致命伤,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正确认识经济效益。过去我们对经济效益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多赚钱就是好效益。结果不仅不能多赚钱,还导致了产需脱节、产品...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以前只是专家、教授和政府官员所关注和研究的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学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掀起,经济学与百姓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学开始由“象牙之塔”走向民间大众。从本期起,我们将开设“生活经济学”栏目,旨在以浅显之笔,诉百姓生活日常琐事,析经济学基本原理,进一步探讨经济学与百姓生活的关系,真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来信来稿,在此表示不尽的谢意。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为引领新常态,已经形成了引领新常态的三大"作用力"。三大"作用力"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只有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认识这三大"作用力",才能更好的推动新常态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消费与消费经济学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经济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学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才有消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十年来这门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在,当新世纪来临之际,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消费经济学如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迎接知识经济的来...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经济学革命的种种不同的理解,除了对经济学革命的衡量标准存在问题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经济概念的理解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的把握不够准确,从而把一些不能被称为革命的经济学理论,也看成是一次独立的经济学革命。以爱因斯坦的科学革命思想来衡量经济学革命,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经济学革命建立的是以"自由市场"为基础、以追求"市场公平"为目的的经济学理论。第二次经济学革命建立的是以"政府调控—自由市场"为基础、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的的经济学理论。凯恩斯经济学以后创立的各种经济学理论,都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丰富、发展和纠偏。  相似文献   

20.
1929年—1933年大危机打破了自由主义经济学,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再次打破了"市场经济均衡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能再窃据"主流"地位。而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终将改写西方主流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