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随着其数量、活动领域、社会影响等的不断发展,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政府、学者共同关参考文献的领域,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权力结构的一部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领域,法学领域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特别是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缺少应有的关参考文献.从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自律和他律整合属性出发,讨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及其多样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王辉霞 《当代法学》2012,(4):104-110
依据ISO26000,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不限于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还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即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由"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社会责任"。组织的社会角色、社会功能是组织社会责任的基础。组织社会责任不仅是对组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程序即形式正义的评价,更是对组织决策及其后果是否合理正当即实质正义的考察。组织社会责任的实践机制主要包括:合乎道德的决策和行动是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评判框架;尊重、考虑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是组织社会责任的外在表象;组织决策和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度是组织社会责任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3.
公司社会责任指的是公司在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首要价值目标之外应考虑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承担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在能够实现其价值持续增长和企业持续存在的前提下承担的利益相关者责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责任。公司社会责任包括三个层面,即守法层面上的社会责任、道德义务层面上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理想层面上的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完善立法和道德规则法律化、制定自治规则和认证标准,以及借助政策、舆论和非政府组织运动的引导与监督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4.
试论环境法上的社会连带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少华 《中国法学》2005,(2):134-141
环境法领域中的连带责任——社会责任之归责原则、自己责任的社会化、证明责任的“客观化”都隐含了连带责任;复合污染共同侵权行为、企业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与责任保险制度、社会安全体制,国家的连带责任、非政府组织(NGOs)的兴起,都凸显了连带责任的发达;调和社会连带责任——个别责任与连带责任、法定的连带责任与自愿的连带责任、扩大生产者责任与连带责任,使生产者、消费者、公众、国家(政府)间形成合理的既独立又连带的责任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5.
景春兰 《政法论丛》2016,(4):103-109
雇主"替代责任说"是我国民法学界关于雇主侵权责任配置的主流学说,但其所赖以存续的社会关系基础却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关系,并未能契合现代风险社会侵权责任分配需求,亦难以实现劳动者解放、被害人充分保护以及雇主治理激励的雇主责任体制之立法初衷。中国未来的雇主责任机制之完善,一方面应对"替代责任"理论做变通改造以使其贴合简单雇佣关系中雇主责任配置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应引入德国的"组织过错"理论以解决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组织体之雇主责任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超越法律”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越法律"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负担的那些超出法律强制性义务规定且符合社会价值和期望的责任,确认这种责任的法律规范实为"软法",它主要通过责任目标内化于企业的商业行为和治理结构之中,以实现企业的"自我管制";通过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实质性和程序性权利,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谈判抗衡力量以实现市场的自发对抗;并以声誉机制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作为责任的实施机制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机制控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责任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和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企业环境责任产生的原因,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正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本文从企业环境责任的产生入手,着重分析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法理依据,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并对如何实现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晓宇 《法制与社会》2013,(24):148-149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迅猛发展,在社会多个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完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等问题不断冲击着非政府组织,使其暴露出诸多问题,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匈牙利等国外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经验,提出提升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路径: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施行阳光财务制度、树立非政府组织品牌形象以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本质和设定方面,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公司社会责任的核心问题即是营利性与其社会责任的矛盾;指出在公司社会责任体系中,法律责任居于首位,而道德责任是其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规范化问题,已经提到政府管理的议程上来。迫切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并同政府的改革与职能转变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的非政府组织。本文从非政府组织的数量、规模,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特点以及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政府在法律环境、管理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非政府组织的自律机制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周晓 《行政与法》2010,(1):42-44
近年来,吉林省民间组织的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吉林省民间组织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吉林省政府与相关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概括地分析了吉林省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结合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从政府和民间组织两个方面对吉林省民间组织发展的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改善政府管理、建设法治政府的一种有效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行政问责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试论政府善治视域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语境下,建立和实施行政问责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政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政府良好治理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仍面临异体问责薄弱、问责法律缺失、政府信息公开匮乏等诸多困境。因此,将成为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健全行政问责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  相似文献   

14.
温辉 《法学杂志》2012,33(4):115-120
依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责任政府的外延已由责任内阁制政府扩展至所有民主政府。就责任政府而言,责任应是民主政府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我国责任政府体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政治问责制,即国家行政机关要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国家行政机关首长要对自己机关的全面工作向国家权力机关负政治责任。二是行政问责制,即行政首长要对整个行政机关的工作负全面责任,行政首长具有对政府组成部门及其首长、下级行政机关及其首长、公务员的行政问责权力。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在理论、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行政问责逐渐发展到政治问责是我国责任政府建构之路径。  相似文献   

15.
行政问责制走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行政问责制的走向,对于行政问责制向纵深发展,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使行政问责制进一步规范化,必须由权力问责走向制度问责,由以同体问责为主走向同体和异体共同问责,由事后问责、问题问责、火线问责走向全过程问责、常态问责和终身问责,由外部问责走向内外部结合问责,由以政治问责为主走向政治与道义问责并重。  相似文献   

16.
对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负责精神,完善的责任机制和可问责机制,无疑是一个有效率和有公信力的现代政府所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其活力的源泉。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现实途径。本文对实施行政问责制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行政问责法治化对于反腐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行政问责法治化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和意义的基础上,从完善行政问责法律体系、加强行政问责执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问责法治化的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对全面推进行政问责法治化,建设责任型政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行政问责制是政府官员向社会公众和民意机关承担政治责任的一种政治法律制度。我国现行的行政问责制存在问责事由狭窄、对象不清、主体越位与缺位并存,责任不明、落实不力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明确行政问责制的要素构造与运行机制,加强人大的问责职能,完善政府绩效评估、行政公开、新闻监督等配套制度,同时要壮大第三部门,强化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Web-based accountability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ertain variables on web-based accountability in the arts, culture, and humanities sector. A content analysis of eight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as performed and multipl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used.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regulatory measures, including the prosecution and a detection index,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s for determining web-based accountability for this group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建构及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官员问责制在启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实践操作层面,惩治了一批不作为和滥作为的官员,给各级各类官员极大的震撼,对传统的“无过便是功”的为官之道以巨大冲击;在制度层面,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官员的问责制度,使官员问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的轨道。由于问责制度尚处在草创阶段,权责不清,问责标准不明,问责主要局限于同体问责,异体问责力度不够,在问责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救济制度,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