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地震海啸的发生在地震的诸多次生灾害中海啸的致灾能力、成灾范围、灾害程度有时都比地震本身大得多因此地震次生海啸灾害应当特别加倍防范。地震次生海啸通常简称为地震海啸或简称海啸。发生在海底或海岸附近的地震造成海底大幅度隆起或大幅度下沉或海岸大规模山崩坠入海中都能产生海啸(火山喷发、台风、核爆炸等也可产生海啸〉。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和海岸地震都可以引发海啸只有震级较大的地震才有可能引发海啸。据日本的资料统计6级以上地震引发的海啸才可致灾。地震是否引发海啸还取决于发震断层的类型平移走滑断层不会发生海啸倾滑断层…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3.
地震■11月13日10时50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中寨乡大哈村发生5.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7度,东经103.9度,造成41229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伤128人(其中17人住院治疗);倒损房屋4602户、6369间,其中倒塌房屋3344间,损坏房屋3052间。■11月15日凌晨2时49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5.1级地震,震中位于距鲁甸县城7公里的桃园乡一带。地震造成鲁甸、昭阳2县(区)4.1万户、18.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人,69人受伤,其中重伤14人;倒塌居民住房602间,严重损坏6万多间。■11月26日21时38分,云南省鲁甸县境内发生5.0级地震,震中为东经103.6度、北纬27.3度。地震…  相似文献   

4.
魏捍东 《中国减灾》2013,(10):40-42
我国是一个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受灾损失重的国家,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地震、冰雪、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年年不断,尤其是近几年来,四川汶川“5·12”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4·14”7.1级地震、云南盈江“3·10”5.8级地震和甘肃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致使数万人死亡、数千万人受灾,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5.
袁艺 《中国减灾》2014,(1):34-37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1999,9(2):41-47
1地震灾害1月10日上午11时50分,河北省张家口市发生了里氏6.2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14.34度、北纬41.12度。张北、尚义、万全、康保县受灾最为严重。受灾人口47.1万,重灾民41.7万,特重灾民5.4万,因灾死亡49人,伤11439人;倒...  相似文献   

7.
日本“3·11”大地震后国家减灾政策的反思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林生 《中国减灾》2013,(11):21-24
2011年3月11日,距离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130公里处(北纬38度,东经142度)发生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4公里。此次地震引发了海啸、核泄漏等一系列复杂的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是日本战后死亡人数最多、该国观测史上最强的地震,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巨灾。日本在此次地震灾害应对中的表现有诸多可圈点之处。例如,建筑物和工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灾害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缺陷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几千年来在与灾害的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害管理工作取得突出的成绩,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现存的灾害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我国现存灾害管理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职能分散。首先是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目前我国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水利部门管理防汛抗旱,农业部门管理农作物病虫害,林业部门管理森林防火,气象部门管理雷电灾害,地震部门管理地震…  相似文献   

9.
1 地 震  哥伦比亚  当地时间 1月 2 5日 1 3时 2 0分 ,距首都圣菲波哥大 1 80 km处的科尔多瓦镇发生里氏 6.0级地震 ,由于震源浅 ,震中附近的卡拉尔市和亚美尼亚城损失惨重 ,至少造成 1 1 71人死亡和 3 40 0多人受伤 ,2 5万人无家可归。地震过后 ,由于政府在灾区的救援不力 ,管理混乱 ,出现大量的抢劫活动 ,更加剧了灾害的后果。阿富汗   2月 1 1日 ,发生在东部的地震 ,造成 3 9人死亡 ,2 56人受伤 ,多处房屋受损。印 度   3月 2 9日 0时 4 5分 ,北方邦山区的查谟里地区发生里氏 6.8级地震 ,波及德里、旁遮普、哈里亚纳等地 ,造…  相似文献   

10.
正震情灾情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一些特别原因使本次地震出现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区山高谷深、地形陡峭,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恶劣;人口密集、集中连片贫困,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大量村落分散在陡坡和峡谷地带,灾区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暴露度高、易损性大、恢复力低;地震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害的最大特点就是使人们猝不及防,人员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所造成,因此,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是防止伤害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灾害频繁且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千百年来.人们在同地震灾害作抗争的过程中,在无数次的地震灾  相似文献   

12.
清至民国时期西藏地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整理出版的西藏地震史料,在统计清至民国时期西藏震灾(M≥4.75)数量的基础上,与同时期水、雪灾害作了比较分析,认为震灾虽然数量较少,但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清至民国时期西藏震灾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地震的巨大损失和危害、政府的灾后赈济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城市灾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吉顺 《中国减灾》2001,11(4):56-57
城市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事件。城市由于其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及广大民众对公共设施的依赖,使城市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更为突出。一旦遭受重大灾害,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7.8级地震,顷刻之间使这座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毁坏殆尽,死亡24.2  相似文献   

15.
齐瑜 《中国减灾》2004,(8):31-32
北京位于华北北部阴山燕山地震带中段。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679年华北北部最大的8级地震就发生在现北京平谷和河北三河交界处。北京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也经常波及北京并造成灾害。同时,随着北京正在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迈进,城市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北京必须重视突发性灾害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的“SARS”,2004年的“云娜”台风和H5N1型禽流感,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2012年北京“7·21”暴雨,2013年的芦山地震和特大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08,(7):24-28
汶川地震后,我国灾害管理体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7月6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灾后安置,校舍建筑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全程灾备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8.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有力措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重大灾害事故防范准备、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具有转移避险、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面对应急避难场所改革发展新要求,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以下简称"地震地质司")在制度体系、标准引领、信息化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3):19-19
甘肃省自然环境严酷,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因灾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导致灾害预警避灾信息无法及时发出,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5,(12):60-64
General Situation月度灾情概况11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较低,主要灾害种类为地震、洪涝和雪灾。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间(北纬29.7度,东经115.7度)发生5.7级地震,地震波及江西、湖北、安徽三省60多个县,因灾死亡13人,其中江西省九江市的九江县和瑞昌市受灾较为严重。11月中上旬,江西省北部出现历史同期少见暴雨天气,连续的暴雨造成江西省北部修河、潦河水位急剧上涨,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情。10月中下旬以来,西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相继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大面积草场被积雪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