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经过四年多来两岸执政当局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已由和平发展开创期步人巩固深化的新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两岸制度化谈判的恢复和推进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不仅解决了一批长期制约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难点问题,而且促进了两岸政治和社会互信,夯实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从形式上看,两岸谈判的具体内容虽由两会承办,但其主体是两岸执政当局,执政双方的战略、原则、策略对谈判的达成及其成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脉络,特别是两会商谈的有关实践,探究马英九当局关于两岸谈判的战略思维、基本原则、做法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障碍,希冀为两岸继续巩固谈判成果、开创谈判新局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是衡量执政当局治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民众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多样化,国外众多国家的社会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对执政当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更高的执政要求。当今国外许多执政党经受了这场“管理革命”的考验,但也有不少执政党为此栽跟头,甚至痛失政权。国外经验教训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无疑具有某些启迪意义,需要我们去加以汲取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2000年3月18日,以陈水扁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为标志,在野的民进党取代了执政长达50年的国民党,实现了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但自那时起,台湾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财经形势迅速恶化,两岸关系僵持不前,新当局施政非但没有“向上提升”,反而一度面临被罢免的政治危机,台湾前途何去何从更加令人迷惘担忧。本文仅就大选后台湾政局的这一演变及其缘由,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的陈水扁上台执政,迄今已经一年多了。一年来的两岸关系十分吊诡而复杂,基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祖国大陆对台湾新当局并没有采取激烈的反应,而是“听其言,观其行”,两岸关系也因此而暂时获得相  相似文献   

5.
利比亚"过渡政府"刻日将成形,中国9月12日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和利人民代表,专家解读说这是"水到渠成",首先利比亚大局已定,其次过渡政权承认中国在利权益,所以中国在联合国同意解冻利比亚海外资金,在这个时候宣布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也不算晚。但这一次提醒我们,要有更深入的情报工作,同时也根据  相似文献   

6.
石勇 《南风窗》2011,(20):16-16
利比亚"过渡政府"刻日将成形,中国9月12日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和利人民代表,专家解读说这是"水到渠成",首先利比亚大局已定,其次过渡政权承认中国在利权益,所以中国在联合国同意解冻利比亚海外资金,在这个时候宣布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也不算晚。但这一次提醒我们,要有更深入的情报工作,同时也根据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建设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执政基础的问题 ,表明了执政意识的新觉醒。无论是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旨、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还是现代民主政治框架下政党执政的规律来看 ,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与认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建设必须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改革执政方式、推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先进文化、维护社会公正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王鸿志 《台湾研究》2013,(3):55-58,64
2013年5月20日,马英九第二任期届满周年,岛内各家民调均显示国民党的施政满意度在谷底徘徊,马英九似乎落入难以摆脱的执政泥淖。造成国民党面临执政困境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就再度发酵,2012年底以来又顺势扩大的反核四(台湾第四核能发电厂,简称核四)社会运动,对马英九当局形成了超出预期的冲击效应,甚至一度演变为当前岛内政党攻防的焦点。本文将结合反核四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尝试探究台湾国、民两党与反核四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华 《台湾研究》2011,(3):50-54
马英九上台以后,调整陈水扁执政时期不断挑衅大陆、影响美国台海利益的政策,奉行“亲美、友日、和陆”的对外政策。马英九当局的这一政策使台美在短时期内恢复战略互信,双方实质关系进一步提升,但对大陆、美国和台湾三者关系产生了复杂影响。本文拟分析和探讨马英九当局亲美政策的内容、背景因素和影响走势。  相似文献   

10.
2018 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于当地时间3 月 18 日举行,普京以高支持率毫无悬念地再次赢得连任.普京胜选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普京执政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民众认可是主要原因;缺少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普京团队运用政治技术手段,西方施压的反作用等也是普京胜选的重要原因.普京连任后面临着一系列执政难题: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积重难返的民生社会问题,政治体系官僚化和更新换代难题,与西方关系的困境.普京执政前景将取决于他能否妥善应对执政新任期带来的这一系列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但是执政与不执政对党自身的要求不一样,长期执政与短期执政对党的考验也不一样。一个政党一旦取得执政地位,就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如果是长期执政,就会始终面临新的更为复杂的风险考验。而党内民主建设则是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尽失国会三分之二的席位,失去对国家立法机构的主导权,委内瑞拉统一社会党遭遇执政以来最大的威胁。马杜罗要想通过2016年信任公投,还面临诸多挑战。2015年12月6日委内瑞拉举行国会选举,反对派"民主团结联盟"获三分之二多数席位。执政的统一社会主义党受重创,自执政以来首次失去对国家立法机构的主导权,遭遇严重政治挫折,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国会选举后特别是2016年1月新一  相似文献   

13.
欧洲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关系的主要政治力量之一,曾经是台湾当局进行“外交”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通过“议会访问”、举办“俱乐部”会议、打“人权牌”等手段全方位提升了双方的“实质关系”,台欧关系呈现出一种渐进调整、稳步提升的发展状态。但在陈水扁执政后期,  相似文献   

14.
储昭根 《南风窗》2007,(19):80-82
由于执政当局正经历着信任危机,从布什、切尼到部长级官员的信用均已透支,为了平息国内的反对声浪,白宫只能靠相对中立、专业的军方人士,以"事实"和"数据"说话来游说国会和争取民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宏 《当代世界》2022,(2):64-69
2021年9月,挪威工党在本国议会大选中成为第一大党,由其领衔的中左翼联盟在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胜出.此次大选终结了以保守党为主的中右翼政党联盟连续8年的执政,挪威成为北欧地区继瑞典、芬兰、丹麦之后第四个由中左翼政党执政的国家.在欧洲各国民粹政党迅速壮大、欧洲社会民粹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北欧四国集体"左转".此轮中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得益于国际环境和北欧国家内部条件的变化,其重新执政伴随着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以来,东帝汶首都帝力等地出现连月骚乱,居民争相外逃避难,局势迅速看紧.敌对武装乘势纠集兵马,伙同退伍军人、同情者以及不满现状的贫民走上街头,烧屋毁房,挑衅当局,企图引发更大范围的混乱.东帝汶短暂而脆弱的和平与稳定的局面受到严峻的挑战,撤离不久的国际部队应东执政当局的要求重返东土,执行维和任务.在内外部高压之下,东社会情绪呈降温趋势,局势渐趋缓和.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与政治经济制度衰变和社会矛盾凸显相伴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众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执政当局宣传和社会现实之间出现认知失调;将困难遭遇"错误归因"于移民问题等外部性因素,排外情绪滋长;蔓延的失衡心理和群际威胁感引发社会冲突和攻击行为;西方自信加速消解导致"自尊滑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众社会心理的不断嬗变发展,影响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其强大的反作用机制将逐渐产生作用,为制度变革提供心理动力和精神准备,亦为我们分析判断发达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了新视角、新维度。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共两党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得以成为两岸执政党、执政当局的政策加以落实。正是基于此,两岸协商谈判得以逐步推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问题亦被正式提出来,成为两岸一些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如何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台湾岛内政局持续动荡与复杂多变的一年。各派政治势力主要围绕陈水扁周遭的弊案、北高市长选举展开激烈的攻防与较量。“反贪倒扁”成为全年朝野政争与社会矛盾的焦点,陈水扁当局数度陷入空前的执政危机。年底北高市长选后,民进党得以稳住阵脚,国民党上升势头则受到阻碍,亲民党与台联党边缘化加剧,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版图进一步强化,两党竞争的政党格局基本确立。一年来,虽然陈水扁当局不断操弄“急独”议题,但在深重的执政危机下,其推进“法理台独”的步伐被打乱,岛内“台独”气焰受到打击。  相似文献   

20.
刘红 《台湾研究》2001,(2):22-29
民进党当局自去年5月执政已一年余,岛内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从人事组成看,“行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和“行政院秘书长”二易其人,“行政院副院长”已三易其人、“内阁”人事则改组过3次;从施政成绩看,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