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蔡和森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蔡和森通过对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工农联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并在如何实现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见解。他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探索,成为党制定关于农民问题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农民问题是革命领导者的重要任务,是影响革命进程、革命成败的关键因素。陈独秀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存在三方面的差异,即在农民阶级划分、农民运动地位、土地革命的重要性等方面认识的差异。差异存在的原因是由两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历程的不同、能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运用的不同、对中国革命特殊规律认识的不同这三方面决定的。本文通过对陈独秀与毛泽东对农民问题认识的比较,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要根据中国国情,重视农民问题,注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问题。大革命时期,邓演达和毛泽东都对农民运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提出了各自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邓运山 《求索》2012,(1):250-252
彭湃是中共党内较早关注农民问题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党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认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由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被压迫,文化上遭愚弄,处境极为悲惨,故而他们最富有革命的反抗精神。彭湃断言: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阶级,没有农民的加入,中国革命断难成功。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实践家 ,也是卓越的革命理论家。他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 ,创立了丰富独特、自成系统的革命理论。毛泽东的理论涉及面广 ,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 :关于中国革命性质、前途这些带有全局性问题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 ;论述专门问题的理论 ,如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解放农民的理论 ,革命战争的军事理论 ,党的建设的理论 ,统一战线的理论及群众路线理论等 ;关于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本文不打算介绍这些理论的内容 ,而是就毛泽东创立这些理论的基本方法 ,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一 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分析中国革命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沈浩 《前沿》2005,(9):28-30
农民问题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农民问题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以及革命道路理论、土地革命理论、工农联盟理论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10)
正邓中夏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和我党初创时期的许多领导人一样,顽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组织发起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军事斗争,参与全方位的革命实践活动,并在实践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写下了大量理论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都致力于探究中国革命问题。像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许多领导人一样,邓中夏也在矢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合点。他倾注毕生精力,不仅  相似文献   

8.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由毛泽东主办的以培养农运骨干、推动农民运动发展为目的的政治养成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选拔农运干部、加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武昌农讲所的创办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新型教育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显示出许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由毛泽东主办的以培养农运骨干、推动农民运动发展为目的的政治养成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选拔农运干部、加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武昌农讲所的创办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在新型教育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显示出许多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主要领导人 ,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尤其是对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和武装斗争三个重要问题的论述在我们党历史上是比较早的 ,对形成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创新成果,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中国共产党基于对经典革命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与百年奋斗实践经验的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彰显了革命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意蕴,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以党的领导作为本质要求与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与整体性跃迁。从这个意义上看,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与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党要以自身作为逻辑起点,增强历史自觉与实践自觉,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引领、生态引领、方法引领五个维度建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路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张宏民  郭嫦娟 《前沿》2011,(22):22-25
李大钊农民运动理论主要体现在《青年与农村》《由经济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中国的内战与中国农民》《土地与农民》《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等几篇文章中。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在当时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发展和完善了我党早期的农民问题理论,而且对当时农民运动起到了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早期,如何发动革命是核心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运用到中国农村。从湖南到井冈山再到赣南,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农村调查,对于如何在农村划分阶级和发动农民革命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判断。在湖南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农民运动的力量,但对于如何划分农村阶级还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在井冈山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把小地主和富农作为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对他们的斗争有所缓和,但却没有找到富农和地主区别对待的依据。在赣南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从剥削性质上认清了地主和富农的区别,并制定出了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具体标准,这标志着毛泽东对农村阶级问题的认识已经成熟。此后,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关注点从农村阶级问题变成了基层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4.
范忠程 《求索》2008,(10):227-229
邓中夏是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他在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的农村和农民。1923—1926年间,他就农民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现状,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农联合,以及农民运动的政略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十分精要和别开生面的论述,指出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民革命的基本动力;农民中蕴藏有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创造能力;工农联合是胜利之本;政策和策略是农民运动的生命等。这些思想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指导了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15.
不对称的中国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多角度不对称的方法会诊当今中国农民问题 ,由此而提出“反相位运动”均衡。“反相位运动”均衡是解决不对称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支撑。新规制的构建是对不对称的中国农民问题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后给出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李文珊  郭国祥 《前沿》2006,(3):196-198
瞿秋白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本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阶段、革命领导权、武装斗争、农民问题和农民运动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和创新思想,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韩振国 《前沿》2010,(18):132-136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自己的理论方针,探索出了新形势下农民革命的模式并日臻成熟。在推动农民革命的进程中,农会这一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会组织的壮大,使得千年来被挡在政治活动之外的中国农民被纳入到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之中。农会动员农民打碎了地主土地所有制而获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使中共的社会基础愈加雄厚,根据地各级政权及权威得以建立,革命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农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观,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的理论建树。毛泽东是在中国农民的革命精神和伟大力量的吸引下,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并形成自己的农民观的;毛泽东选择农村,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对中国国情深刻认识的结果;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农民革命,是毛泽东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19.
彭湃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核心和灵魂,为海陆丰农民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彭湃客观、深入地阐述了农民问题,形成了切合实际、内容丰富的农民运动思想,为海陆丰农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教育农民,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为海陆丰农民运动提供了丰富多样且接地气的宣教形式;以农会为载体,将农民组织起来,为海陆丰农民运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海陆丰农民运动确立了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谢双明 《理论月刊》2006,(11):15-18
西方学者中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看到农民占优势的国家小生产者的集体努力、对农民问题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没有把“革命”的农民结合进自己的理论、轻视农民革命的作用等等。该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著述、通信等文本的挖掘和梳理,首次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东方农民问题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有:东方农民处于最底层的社会地位;东方农民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农民斗争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前进,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政治力量;东方农民应获得国家的帮助,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理论或观点至今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