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权利穷竭原则探究--兼论平行进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艾 《河北法学》2004,22(3):67-74
权利穷竭原则 ,是知识产权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是基于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而产生的 ,其直接理论依据就是经济利益回报。它在传统知识产权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并被用来分析国际贸易中的平行进口问题。它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相结合 ,产生了权利国内穷竭和国际穷竭两种学说 ,国际穷竭说是用来支持平行进口的。尽管权利穷竭说与平行进口关系密切 ,但它并不能完全用来评判平行进口是否侵权  相似文献   

2.
王金勇 《河北法学》2001,19(6):129-132
近年来,知识产权的权利穷竭问题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界和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热门问题之一。对商标权的国际穷竭问题,世界各国有各自不同的态度。欧盟本着以建立共同市场之旨。实行的是“共同体内穷竭原则”.并发展了一系列判例、理论和立法。对国际穷竭原则,欧盟的态度尚不明朗,但其已进入议事日程。国际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国际穷竭原则符合这一潮流。我国应研究这一问题,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3.
权利区域穷竭理论视角下的平行进口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合法持有知识产权产品的一方未经进口国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同意,将该产品经由合法途径进口至该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并销售的行为。〔1〕知识产权权利穷竭与平行进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际层面,对于权利穷竭理论尚没有统一认识,涉及权利穷竭的TRIPS协议第6条〔2〕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是把该问题留给了各成员国自行决定。按照空间效力,权利穷竭可以分为国内穷竭、区域穷竭和国际穷竭。一般认为,国内穷竭理论和区域穷竭理论已经获得内国或区域的立法和司法的承认,具有了确定性。但是,对于国际穷竭理论…  相似文献   

4.
商标权穷竭原则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穷竭原则是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在传统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和商标三大领域得到广泛认可。人们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却认为 ,在商标权领域并不存在权利穷竭问题。理论界所说的商标权穷竭至多可看作是对商标权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5.
权利穷竭普遍性略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永伟 《知识产权》2001,11(1):34-35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即根据一国法律所取得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领域内有效,在其它国家原则上不发生效力①。这是被普遍公认的一项原则。但对于知识产权穷竭是否具有地域性,则见仁见智,不能统一。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权利穷竭与知识产权权利本身一样,都是具有地域性的。权利在一国的穷竭,并不导致它在国际市场上穷竭,在其它国家仍旧处于“未曾行使”的状态②。也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的取得和行使均受到地域限制,相应地,权利穷竭也受到地域限制③。持上述观点的学者一般还认为,在专利法中,专利权人享有进口权的规定,实际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在第三次欧共体香蕉案和美国赌博案中向DSB申请了在知识产权领域实行跨协定报复,这是很有意义的开端.理论上,发展中国家中止知识产权义务进行报复比在货物贸易领域和服务贸易领域实施报复更具优越性.但是,要使它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有效、可行的报复方式,还必须权衡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权利穷竭制度以及发展中国家欠缺技术能力所带来的限制等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通过引进技术起步发展的众多技术领域已经具备了再创新的能力,但是技术引进的发展路径也决定了其在开展再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知识产权障碍,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必须做好全面的策划,识别和管控存在的主要知识产权风险、全面保护创新成果并在进入海外之前做好目标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只有这样,再创新的成果能够经得起市场和国际法律环境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对著作权法中权利穷竭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穷竭是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权利人权利限制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制度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在专利法中有专利权穷竭,在商标法中有商标权穷竭,在著作权法中则有版权穷竭。其中,版权穷竭是最为复杂的一种。本文将重点研究著作权法中的权利穷竭制度。一、权利穷竭制度的含义纵观国际社会,著作权法上的权利穷竭制度已为许多国家所承认、接受并对其含义给予了相应界定。例如,英国的《安娜法令》开创了版权穷竭制度的先河,规定著作权所有人在印刷、出版和出售方面享有有限的权利(即著作权所有人对作品的…  相似文献   

9.
易玉  何颖 《河北法学》2006,24(9):68-71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从外国知识产权人或持有人手中购得商品并未经批准而输入本国,而该知识产权在此以前已在本国得到保护,从而产生平行进口的问题.知识产权平行进口是国际贸易领域不可回避的课题,其合法性问题始终是知识产权法律界争议的焦点之一.学者因为对权利穷竭与地域性原则的理解不同,因而理论界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分析,提出平行进口的合法化取决于各国国内法对于权利穷竭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明确与具体化的观点,并针对中国入市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际技术转让问题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紧密结合的,我国应当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环境,为技术引进和输出创造良好条件。本文介绍了国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一般现状认识,主要探讨了国际技术转让中运用有关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的途径,并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相应的此方面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知识产权垄断争论的主要观点,在知识产权制度下国际技术市场呈现双边垄断态势,专利技术比专有技术具有更强的垄断性。将知识产权垄断分为合理垄断和非合理垄断两种,列举了技术引进中的非合理垄断行为,提出要保护知识产权的合理垄断,反对知识产权的非合理垄断,并对我国的技术引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吉尔特桑诉威利父子公司案”判决最终解决了在美国一直悬而未决的版权国际穷竭问题.它首次明确指出版权领域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范围与合法生产该版权产品的地理区域无关,既适用于美国国内合法生产的版权产品,也适用于国外合法生产的版权产品.美国最高司法机关在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关系问题上的务实立场为我国修订《著作权法》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应披露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信息.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是必要的,它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求.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包括上市时的披露及上市后的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权属、权利价值、权利纠纷、取得或使用存在不利变化风险、产生风险的因素、企业的应对措施等.企业可通过战略制定、积极创造、促进运用、加强保护、完善管理等方式应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永艾 《山东审判》2004,20(5):78-80
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地域性。依照一 国法律产生的知识产权只在本国有效,一旦越出国界, 知识产权便失去其法律效力,即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 力。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那么权利穷竭是否有地域性 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权利穷竭原则和 知识产权本身一样,都具有地域性,也就是说,其权利 在甲国虽已穷竭,但在乙国仍旧处于"未曾行使"的状  相似文献   

15.
技术后进的发达国家一般在引进技术后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均实现了技术能力的提升并形成了核心能力;我国改革开放已30年,虽然成就不小,但在技术能力形成方面仍有很大缺憾,在关键领域尚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依然较高,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技术引进后续研发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它阻碍了我国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生成。为此,我们应调整技术引进战略,在法律制度上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条件,加大后续研发投入,加强官产学研的后续研发合作,在做好后续研发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自主创新比重,最终过渡到完全的自主创新上。  相似文献   

16.
欧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为了形成欧盟的内部市场以及促进货物、人员、服务和资本在欧盟范围内更好地流动,茌商标方面,欧盟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共同体统一商标制度,显然,这是欧盟为了在建立共同市场和保护知识产权之间进行利益平衡而做出的法律层面的规制.但不可否认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势必对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商品的平行进口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备受瞩目而又争议极大的问题,而争议的焦点就在于是否承认知识产权的权利穷竭.本文仅以欧盟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为例,通过分析案例,来探讨欧盟法当中解决有关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规则和判例法倾向.  相似文献   

17.
李亮 《法治研究》2008,(1):73-77
商标权穷竭原则在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已引起相当程度的混乱。商标权的穷竭并非是商标权人的商标使用权的穷竭,而是以商标控制商品流遗的权利的穷竭或商标商品销售权的穷竭。严格来说,在商标权领域不存在权利穷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冲突与平衡:知识产权的人权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国际动向:知识产权的人权议程 最近几年,在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日益细密、并逐渐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知识产权与人权的关系.具体说,知识产权制度的深入发展,是否在消极地影响着人权的充分实现,正成为国际人权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中,知识产权法是一种制度文明,也是一种可能存在的制度风险。诸如文化风险、生态风险、基因技术风险、网络风险等,主要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生性"风险。如何克服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的先天性缺陷和潜在危机,提高风险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寻求风险治理机制,是国际知识产权界共同面临的时代问题。知识产权制度风险的法律治理必须秉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权利观念与责任观念统一、法律控制与技术规制统一等理念,并通过传统知识保护、公共领域保留、开放存取及知识共享协议、知识创新奖励等制度的替代和补充,形成一个应对风险社会的观念体系和制度系统。这是应对知识产权制度风险的法律举措,也是实现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目标的法律变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强 《知识产权》2003,13(5):19-25
本文对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指出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在产品移转后在全球范围内穷竭,而所穷竭的权利包括了具有商标关联关系的主体在各个法域内的商标权,揭示了商标权国际穷竭原则的实质并对国际穷竭否定论进行了反否定,界定了“特定商品上的商标权”的概念,批驳了商标权的地域穷竭理论,最后对默示许可理论和国际穷竭原则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