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官贪腐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严重败坏党和国家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最终影响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反腐败在打击"大老虎"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群众身边的"苍蝇式"腐败。小官贪腐的成因很复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现有的预防小官腐败的制度尚属"牛栏关猫",这使大量小官游离于监督之外。对于"基层腐败、小官贪腐"应当高度重视,下大气力进行治理。唯如此,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  相似文献   

2.
必须充分认识"腐败亚文化"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腐败亚文化"是由社会学中"亚文化"这一概念衍生而来,特指腐败群体乃至全社会在对待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畸形的、扭曲的、反主流的判断、认知以及价值观等等.腐败亚文化从性质上讲属于一种反主流文化,也就是说,它的价值判断与社会应有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种亚文化以自私自利为核心,以特权思想为载体,以享乐主义为表现,其外在的行为是认同和支持腐败行为及腐败现象,甚至亲身"实践"腐败,最终的结果是损害国家、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满足个人暂时的私欲.腐败亚文化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历史学家吴晗说:"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贪污腐败史."腐败亚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之下产生发展起来,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3.
正隐性贪腐是贪腐现象的非典型形态,与典型贪腐,即显性贪腐不存在本质性区别。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贪污、受贿以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等行为,是贪腐的典型形态。因其法律性质(违法犯罪)明确、法律监督严格而严厉、案件统计"黑数"或隐蔽数字相对小些,故称为"显性贪腐"。除了典型贪腐,还有大量的非典型贪腐。非典型贪腐通常以公开或隐秘、合法或非法、直接或迂回、亲手或假手他人等方式,以近乎"潜规则"  相似文献   

4.
2011年腐败的新特点全国2情01况1年看是,官中员央腐继败续级加别大高反、腐贪败腐数力额度大的和一"年群。蛀从"现象严重的特点依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该年的腐败还表现出新的年度特点。第一,一批省部级高官因贪腐行为被惩处。如,死广东缓省二政年协,剥原夺主政席治陈权绍利基终因身受,贿没2收95个9.5人万全余部元财被产判;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相似文献   

5.
"微权力"也是权力,"微腐败"也是腐败,权力必须受到监督,腐败必须受到惩治。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虽"微",但是,一旦滥用权力导致腐败,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出发,着力构建基层贪腐有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腐败种类繁多,且多隐身于灰色地带或"合法"的外衣之下;腐败主体多元化,腐败窝案较多;贪腐糜烂程度相对有限,社会影响却很恶劣。加强高校廉政建设,需改变现行高校监督、科研、财务及组织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葛剑雄教授,将2009年图书馆的经费开支对外公布。他称,钱少时腐败不起来,然而钱多了制度却没有跟上,公开财务支出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腐败。葛剑雄公开图书馆财务支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腐败行为,更为关键的则是"在救自己"。因为"购买图书时产生的回  相似文献   

8.
<正>破除质疑五:反腐只打"小虎"十八大后的反腐风暴伊始,很多人曾质疑"打虎"可能只针对"小虎",而对"大老虎"可能不敢动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有贪必肃,真反腐败。坚决查处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腐败案件,向全党表明,在贪腐问题上,没有特殊党员,没有人能当"铁帽子王",证明了十八大后的这场反腐败斗争是"大虎小虎一起打"。  相似文献   

9.
"隐性特权"正在悄无声息地诱发着腐败的产生和蔓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放松对"特权"的警惕,不把反"特权"作为第一个战场,其结果就是道德防线失守,腐朽思想滋长,腐败行为发生,无法真正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0.
正新加坡曾经历过相当长的腐败高发期,从殖民时期开始一直到1959年李光耀领导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前,贪腐现象都十分猖獗而普遍,几乎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一、新加坡走出腐败多发期的历程殖民地时期的新加坡,腐败现象比比皆是:政府公务人员和执法、司法官员的贿赂活动十分猖撅,贪污,尤其是有组织的贪污非常普遍,政府官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也司空见惯。人民对那些肮脏的政治家和公务人员已失去信心。据统计,从1845年到  相似文献   

11.
热词     
村官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里头应该说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但也是一个腐败高发的群体。“小官巨腐”用来形容一些乡村干部的腐败。没什么“油水”,往往是人们对村官的刻板印象。村官职位层级低,往往被视为“小官”。不过,近期被查处的就有不少以土地“发家致富”的小官,而且贪腐数额巨大,基层贪腐问题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2.
徐贲 《同舟共进》2008,(11):18-19
在吏治模式中,官员是政权的招牌和个人化的面孔。官吏的强干、清廉或无能、贪腐,代表着政府的得与失。在这种机制下,吏治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它自己的腐败,一旦腐败的病毒在官僚机制中蔓延,就很难在体制内部得到诊治。  相似文献   

13.
对于腐败问题,无论从什么视角去研究,都离不开行为这一最基本的范畴。腐败,归根到底就是公共权力行为的异化。本文通过对个体行为基本模式的分析,提出了腐败行为的基本模式,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对腐败行为进行了透视,找出了腐败行为成因的基本要素,揭示了腐败行为的发生机理,并指出,腐败机会对完成腐败行为具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王岐山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所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就是对腐败现象毫不忍受、毫不宽容,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坚持"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15.
一、应该怎样界定腐败自从党的十三大以腐败概念指出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来,现在对腐败的理解纷繁杂乱,或是将贪污、受贿等同于腐败,认为“贪污受贿是腐败的法律用语”,腐败是违法犯罪行为;或是把腐败理解为权钱交易,从经济学角度来诠释腐败,创造出所谓的“寻租”理论,将腐败看成是一种交易行为;或是将腐败说成是公职人员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去获得私利,认为腐败是一切具有公权私用特征的行为;还有的认为腐败包括一切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消极行为。这些解释尽管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将腐败…  相似文献   

16.
不少人对反腐败依然存在误读。例如,认为腐败就是贿赂,行贿者免责,贿赂就会消失;民主是治理腐败的良药,民主又等于选举民主;分权制衡就能根治腐败且只有西方那一种分权模式等时至今日,不少人对反腐败依然存有"误读"。例如,在反腐败上有一些颇为普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市场经济是权力腐败的根源吗? 所谓权力腐败,是指政府官员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权力腐败的表现多种多样,如行贿受贿、滥用职权、权钱交换等等,但最典型的则是权钱交换,即以权力换取财富。不过,不论权力腐败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其本质都是以权谋私。 在私有制社会,国家政府的权力虽然形式上是“公有”的,但实质上则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既然权力腐败就是以权谋私,那么,以形公而实私的权力来谋取私利,就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根本没有谋或不谋的区分,而只有谋大私与谋小私、非法谋私与合法谋私、谋眼前之私与谋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     
《当代广西》2014,(5):9-9
正中国像一个易拉罐,要没有外力把它打开的话,自然而然的现代化是走不成功的。——学者资中筠认为,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走不到现代化如果你们发现上级有腐败行为,可以直接发短信到我手机上,我将让不道德的警察脑袋搬家。——委内瑞拉内政与司法部长罗德里格斯·托雷斯发表就职讲话称,如果有警察见到队伍中的贪腐现象,可直接向他电话汇报  相似文献   

19.
黄靖 《同舟共进》2010,(5):18-19
腐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然而,尽管连年高调整肃吏治,社会对腐败现象亦深恶痛绝,腐败却似乎愈演愈烈,成为危及中国围本的恶疾。如何才能有效治理贪腐?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部署做好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李克强强调,要确保今年经济社会目标如期完成,严厉问责那些"混日子"、"不作为"、"得过且过"的行为。他指出:"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笔者认为,总理说"懒政"也是腐败,不仅是对"四风"的深度解读,更是对百姓的尽职,对人民的负责。要治理"尸位素餐"式腐败,当亮出"利剑",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