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赤足足迹分析身高在案件侦破工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赤足外缘长与足长存在着一元线性回归关系 ,据此可由赤足外缘长推算足长 ,进而推算留痕人的身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鞋底内面的省料槽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在鞋印中的痕迹反映,进行了解剖鞋底的实验,分析和总结了鞋底省料槽结构痕迹的特征属性,解决了省料槽结构痕迹特征中哪些是种类特征,哪些是细节特征问题。最后结合鉴定实例,充分阐明了此类特征的鉴定利用方法,为足迹鉴定更准确地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已经成功开发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上,"鞋样本数据库在线服务平台"网站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全国鞋样本数据库在线服务平台,包括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鞋底花纹及相关数据和各种案件现场上提取的足迹档案,从而为利用足迹查询遗留足迹鞋的种类式样及相关数据提供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寻找和充分利用足迹蕴藏的相关信息,是正确分析犯罪嫌疑人个人特征的关键。调查了1500多个样本,根据足迹学相关知识:基本系数S0=所有人总身高/所有人总脚长,得出:基本系数的值为6.826221。分析可得,鞋码在[25,26.5]段的理论身高≈总体的理论身高=基本系数S0×鞋码。用此法做判断既快又准确。身高分布在[165,171.5]cm之间的人,其实际鞋码与理论鞋码很接近。实际身高与理论身高差值分布区间为[-3,3]cm,且大体呈现正态分布,置信度达到54%。  相似文献   

5.
整体分离痕迹是指一个完整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断裂或分解成若干部分所形成的新界面痕迹[1],它反映了被分离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分离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鞋底作为物体的一种,自然也会形成整体分离痕迹,而鞋底的整体分离痕迹又有其特殊性——既属于分离痕迹,又属于足迹。此外,现场经常留有穿鞋足迹,鞋底整体分离痕迹极强的证据力度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法庭上的举证,因此将鞋底整体分离痕迹单独列出作为足迹和特殊痕迹的结合痕迹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以下对鞋底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类别、特征、应用进行论述,并辅之以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聚氨脂材料制底的鞋是足迹检验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较新鞋种。这种鞋的主要特征有:耐磨、质轻以及生产中形成各种气泡。在足迹检验中,聚氨脂鞋底表面的气泡是重要的检验特征,不同性质的气泡对于足迹检验的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7.
选取不同身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200份赤足外虚缘长样本,利用回归方程方法对其与足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赤足外虚缘长与足长存在线性关系,并计算出线性方程,为利用足迹分析人的身高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鞋底图像采集和入库比对技术,使得嫌疑人鞋底的图像进入足迹系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远程比对.同时为了扩大鞋样收集渠道,研究通过采集入所人员鞋帮图像,扩充目前足迹系统内鞋样库的鞋样来源.因此研发了鞋样本图像采集器和相应的入库比对技术.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影录音底片拍摄提取犯罪现场的微弱反差痕迹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傅祖兴拍照提取现场痕迹(包括指纹、掌纹和足迹)是刑事现场勘察中的一种重要提取手段。但是对于犯罪主体上的附着物和分泌物(如鞋上的土或手上的汗液)较少,痕迹客体的表面较光滑和痕迹的颜色...  相似文献   

10.
根据穿鞋残缺足迹进行身高分析系数修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集一定年龄范围内的若干名穿鞋足迹捺印样本,从残缺足迹的反映形态出发进行测量和分析,经过数理统计分析,建立各特征量与身高的数学模型。利用平均值、平均系数、一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各特征量与身高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特征量与身高的相关关系,得出了残缺穿鞋足迹各特征量与身高关系的分析系数。  相似文献   

11.
鞋在穿用过程中会在鞋边埂上形成细小龟裂纹,由于其存在的细微性与反映的限制性使之成为我们在平时分析鉴定中易于忽视的穿用特征。然而龟裂纹在足迹分析鉴定中不仅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利用价值,还具有在特定条件下的非常规性利用价值,即龟裂纹反映在现场足迹边缘的线条痕迹具备线痕同一认定的条件,可以进行鞋的同一认定。这种擦划线条的比对,给蹬、蹭足迹的同一认定提供了条件。通过典型案例具体解析了这类特征的非常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确推算旅游鞋鞋号,是进行旅游鞋检的重要一环。正确剖析其鞋印长与原鞋底长的关系以及两者差值之变化成因,则是正确推算旅游鞋鞋号大小的关键。影响鞋印长与原鞋底长差值变化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旅游鞋制作工艺、制作材料的不同,穿用人行走习惯动作的可变性以及地面等承受客体属性的多样性等等。要正确推算鞋号,就应善于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鞋底整体分离痕的检验是刑事技术领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鞋底整体分离痕的形成机理不同于一般足迹,不同种类的鞋底整体分离,其形成的痕迹特征亦各有特点。刑事技术人员在应用鞋底整体分离痕时,要重点做好案件现场分离体的发现、提取、保存和分离痕的分析、比对检验工作,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服务。  相似文献   

16.
鞋底磨损特征的稳定性对于足迹的分析和鉴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以50位男性在不同时期内穿用不同鞋底花纹的鞋捺印的足迹为样本,分别找出每个磨损区域上、下、左、右四个最突出点,对其进行分别标记,同时测量突出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列表计算和统计发现,尽管某人穿用不同的种类、大小、新旧的鞋子,但磨损特征的比值却较固定。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外足迹自动识别技术与产品的发展现状出发,全面介绍了鞋底花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功能特点与结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和创新性,结合系统在公安实战部门的应用情况,阐述该系统在足迹检验技术规范化、系统化与自动化方面为公安一线提供高效、准确的管理和破案手段。  相似文献   

18.
74岁的吴旭芒教授,沉静得像一潭秋水,花白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时间之犁在老人的额头,眼角、腮边刻下了深深的辙迹,也缩息着他的全部睿智和经历。这位闻名中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足迹鉴定专家,毕生致力于各种痕迹,尤其是足迹的研究。他不仅能从一个人的足迹判断出其身高、年龄,还能准确地说出其形体特征,从而协助各地公安机关侦破了大量的疑难案件。吴旭芒教授在中国刑警学院(1982年前为公安部第一民警干校)执教4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刑侦精英,他本人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9.
足迹识别是现代犯罪现场侦查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基于图像分析的足迹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足迹鉴定识别的效率。由于图像采集过程中无法避免出现各类噪音,在后期对足迹图像进行LBP特征提取时也会降低识别精度。针对这个问题对LBP算法进行研究,引入一种混合滤波LBP和PCA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并应用于犯罪现场足迹识别工作中。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与小波变换的结合算法对采集的鞋底足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通过PCA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最后采用SSIM结构相似度对鞋底图像进行匹配识别。经过与现有的LBP算法比较,引入的混合滤波算法可以明显提高鞋底足迹的识别准确度,在鞋底足迹识别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犯罪现场勘查提供高效、精确的线索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运用赤足足迹多元回归分析身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选取不同地区、不同身高、不同性别的320份赤足样本,分别对拇趾压凸点到跟压后缘凸点的距离、小趾压凸点到跟压后缘凸点的距离和跖压前缘凸点到跟压后缘凸点的距离进测量,利用SPSS软件对所测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赤足足迹中一些特征点间的距离与足长存在线性关系,并得出相对应的线性方程,为利用足迹来分析身高提供了更可靠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