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严重侵害人民财产安全,扰乱了生产生活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隐患。国家对电信网络犯罪治理高度重视,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两降两升"的目标;2020年4月,公安部开启"云剑—2020",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和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快速飙升,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占比最高的案件类型,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最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2021年4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13,(8):18-19
业内人士指出,为有效遏制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当前应尽快建立起公安、电信、银行等部门合作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联动机制,彻底切断改号电话进入境内和赃款流出境外的管道。建立"综治委牵头的公安、电信、银行、检察、法院联席会议制度"尽快启动由综治委牵头的公安部与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最高检、最高法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固定渠道,确定专职联系人,定期开会,从国家层  相似文献   

4.
电信诈骗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性,极易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必须予以严厉打击。预防和治理电信诈骗犯罪首先要充分认识其特殊性及关键难点,然后从完善刑事立法、提高侦破能力、增强社会公众防骗能力等方面着手,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5.
姜海源  王翔  杨磊 《公安教育》2023,(11):30-33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多、涉及广、群众反映强烈,是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而诈骗窝点大多集中在境外,“侦查取证难、追赃挽损少”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如何持续精准宣防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时代命题。公安机关作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的主力军,理应承担重要的宣传职责,但仅靠公安机关一家往往难以为继,唯有联动全社会资源组建“同盟军”,才能共同防范抵御电信网络诈骗。2021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反诈”格局初现。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6月,国务院建立了由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等23个部门和相关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决定从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我省也相应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制订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方案和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打击治理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除了具有一般电信诈骗犯罪的欺骗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跨境犯罪的特殊性,在赃款追缴和打击犯罪方面较之一般的电信诈骗犯罪难度更大。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打击与防范此类犯罪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电信、金融等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外,还必须把加强海峡两岸警务合作作为打击此类犯罪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公安机关传统的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多变的诈骗形势,创新工作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对电信诈骗犯罪的定义、我国犯罪趋势演变、犯罪特点等内容进行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打击防范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呈全球化蔓延趋势,给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正常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跨境电信网络犯罪涉及人员多,打击难度大,全球共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是大势所趋。2021年1月至11月,我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7万余起,成功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4.9万余名,累计打掉涉银行卡、  相似文献   

10.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新型危害社会经济管理秩序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也给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对H省C县2020年上半年立案的114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展开实证分析可知,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案件数量大、破案率偏低、以赚取利益为诈骗诱饵、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主要平台、黑色产业链出现新中心、单笔犯罪金额小等特点。基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面临案件线索质量低、侦查力量不足、落地抓捕难度大、电子证据分析难、止付追赃难、预防犯罪难等困境,可通过加强专业化建设、转变上级公安机关职能、实现犯罪全流程打击、深化警银警企合作、提升证据分析水平、依靠社会共治预防犯罪提升打击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金融事业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互联网为载体的电信诈骗犯罪逐渐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职业犯罪,成为一种案发区域广、涉案金额巨大、群众反响强烈的常发性侵财案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鉴于电信诈骗侵财案件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及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中所遇到的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快电信立法、构建全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长,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已经刻不容缓。但受制于技术、跨地域等因素,我国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上存在一些不足,导致打击效果并不明显。完善电信诈骗的法律法规,构建跨边界协调管理机制,同时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将有利于打击电信犯罪。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安部也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整体格局,已成为当前打击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研究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开展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首先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人口特征,然后介绍了智慧社区建设中部署的前端感知设备和采集汇集的人员数据,最后利用智慧社区感知设备和数据在小区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已成为全球性难题,仅依靠既有的常规研究方法,容易陷入“除完善自身逻辑体系外再难有实质创新”的僵局。引入犯罪经济学中的“成本一收益”理论,结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基础成本、机会成本、犯罪惩罚成本、犯罪收益等相关因素,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犯罪收益和惩罚成本高、犯罪基础成本和机会成本低等特点。应展开多元主体治理,全面打击上下游犯罪产业链,改变成本收益比失衡现状,增加犯罪成本,积极开展群众路线,从而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信诈骗呈高发态势,且涉案金额数目庞大,受害人数量众多,其已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威胁,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突出犯罪类型。因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为扭转这一局面,公安机关必须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并借助综合性预防措施的构建来实现对此类犯罪的长效治理。  相似文献   

16.
陈海鲤 《公安研究》2013,(11):22-24,33
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具有组织分工严密、科技化程度高、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公安机关在侦查打击工作中存在侦破难、抓人难、追赃难等现实困境。为有效打击这类严重侵害群众财产权益的犯罪,在工作中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取证,深化公安机关多警种合作、跨区域协作机制,强化与电信、银行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加强两岸及国际警务合作,共同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上下游犯罪。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案也面临着骗术花样增多、精准诈骗高发多发的态势。因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不断加紧侦查打击治理、加强预警防范、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强化防治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煌  陈进财 《人民公安》2013,(10):56-5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代先贤曾教导: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做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在长期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提出了建立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协作办案机制,对加强区域协作,完善法律制度。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论跨境电信诈骗案件证据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洪  陈鸿 《公安研究》2012,(12):37-44
电信诈骗犯罪源于台湾,后传入大陆,发展至今已突破国界,蔓延至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是新型的高科技、高智商犯罪,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犯罪手段。现阶段,中国大陆警方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依法追究大陆籍参骗人员的刑事责任。在此过程中,证据体系的构建尤为关键。办案单位应全面了解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具体流程,了解证据的内容、作用和存在形式。办案单位的指挥员和具体侦办民警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前期侦查、现场抓捕、刑事拘留、侦查羁押等不同阶段,证据体系构建的工作重点各有不同,必须保持清晰的思路,扎实做好各项基本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继敏 《公安研究》2011,(6):18-22,64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日益猖獗,给群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社会危害严重。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要加大防范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反诈骗意识;增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信息外泄;加强协作配合,构建电信、金融安全防范机制;加大科技强警力度,提高案件侦破率;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惩防体系;完善实名制,构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全面遏制电信诈骗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