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浩  陈健 《中国民政》2010,(7):60-60
山东省高密市民政局细化工作措施.高标准、高要求扎实做好敬老院(养老机构)安全保卫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安全保卫组织体系。成立了敬老院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镇、街建立了“领导分管、机关干部包靠、敬老院长坐班、敬老院工作人员值勤,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民政局不断推进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一是出台了《关于加强敬老院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敬老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院内环境、管理、财务等软硬件提出具体要求.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等。二是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星级敬老院工作的通知》。通过评选星级敬老院.并给予奖励,重点抓好敬老院的典型示范工作.注重发挥带动效应.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大余县民政局在全县推行敬老院”六化”管理服务模式。一是敬老院管理法人化。对全县11所敬老院.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实行院长责任制.承担独立法律责任。健全敬老院管理组织,成立院务管理委员会.并按照1:20的比例配备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盐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3447人,其中五保老人1605人,需集中供养老人1100人。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雷家岩敬老院、中和中心敬老院、牛寨敬老院、豆沙古镇敬老院、盐井镇福利院,截止2010年底,集中供养老人800人,年供养标准3840元。盐津县在加快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新路子,提高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以深入开展敬老院“等级评定”工作为契机,全面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强化后续管理,抓好长远发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呈现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日常管理逐步规范、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敬老院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率越来越高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嵊州市六项措施,建立敬老院长效发展机制。一是采取政策驱动,建立长效活力。通过制定《敬老院管理实施细则》,实施《敬老院建设捐赠褒奖实施办法》,组织重点《福利企业结对敬老院开展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动员社会捐资建设敬老院,为敬老院长效发展提供政策动力。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民政局组织人员深入到全区21个乡镇敬老院.就“五保“供养人员的入住情况、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等方面进行清理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了现场纠正。区民政局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敬老院务必加强安全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社会上闲杂人员进入。  相似文献   

8.
《广东民政》2010,(6):31-32
近年来,韶关市民政局以加强敬老院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扎实推进“千间敬老福星工程”建设,使敬老院建设和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改善了五保户生活环境。目前,全市有敬老院93所,床位2968张;农村五保户7180人,其中集中供养1886人,年人均供养金2610元,集中供养率为26.3%,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0,(7):63-63
山东省平原县民政局组织各乡镇民政助理、敬老院长对全县12处乡镇敬老院采取相互考核.现场打分的形式进行上半年观摩考评,进一步促进了各敬老院比管理、比服务的积极性.提升了五保供养的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敬老院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供养水平大大提高,院容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区乡镇、街道共兴办了27所敬老院,夏阁镇等5所敬老院为省一级敬老院,成绩显著,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我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在敬老院建设、服务、管理及发展院办经济中,始终围绕老人作文章,将敬老院真正办成老人之家。 一、建院成家,营造舒适的安身之所 1996年,区里投资近400万元,新建了钓鱼、银屏等5个敬老院。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处处体现方便老人、服务老人、愉悦老人的办院宗旨。一是在保证“三通”…  相似文献   

11.
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基础,管理和服务是确保敬老院健康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切实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构建敬老院长效发展机制,已成为当前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健珍  杜强 《中国民政》2011,(10):59-59
江西省南昌市力推全市农村敬老院标准化、工作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和服务优质化建设。具体作法:一是资金保障有力。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纳入县、乡财政预算专项保障,由县(区)统筹解决五保对象的吃饭、穿衣、居住、医疗、丧葬和敬老院管理经费。二是推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确定后,农村敬老院已由原来的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转变为以政府投资兴办为主的公益性机构,具备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条件。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今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令遵照施行。下面是文件原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位。敬老院以乡镇办为主,五保对象较多的村也可以兴办。提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兴办和资助敬老院。第三条敬老院坚持依靠集体,依靠群众,民主管理,文明办院,敬老养老的办院方针Ic第四条敬老院所需经费实行乡镇统筹,并通过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4.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养老护理事业要发展,必须完善以下制度。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管理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除县福利院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外,敬老院均由乡镇自行管理,工作人员均为临时聘用,敬老院和福利院的供养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达到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孤”、“三无”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养老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敬老院的管理上,我们采用了一个新方法,在院民中推选出f名院民信得过的人,组成院民“议事会”,参与敬老院的日常管理。“议事会”的具体事宜是:每周一召开一次会,总结上一周的各项工作,听取院民的意见,并把会议结果和院民意见反馈给院部负责人;制定本周活动计划,排出日程表、每项活动安排专人负责;安排本周食谱,根据老人们的口味确定每天不重样的食谱。由于发挥院民“议事会”的作用,敬老院达到了服务优质化、生活多样化、庭院花园化、管理制度化的“四化”标准,连年被市。县、镇评为先进敬老院。在敬老院搞民主管理有很多…  相似文献   

16.
自身建设     
《中国民政》2008,(1):64-64
山东省民政厅对着力健全农村五保财政供养制度,积极实施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无保集中供养基础设施普遍改善,集中供养能力明显增强,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的邹平县等30个县(市、区)授予“全省敬老院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鄢陵县民政局三措并举全面提升民政对象幸福指数,打造幸福民政。一是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提升五保供养幸福指数。在全县农村敬老院继续深入规范化管理达标升级,力争年底前全部达到硬件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舒适等六个规范的要求。二是规范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按照《鄢陵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要求,落实三级审核和三榜公示救助程序,把好救助对象确定关,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三是开展敬老助老活动,打造长寿之乡。  相似文献   

18.
四会市全面完成敬老院改扩建后,把敬老院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上来,瞄准创建省一级敬老院的目标,真抓实干,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市13间敬老院的管理水平迅速提升,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环境变得更加优美,老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和谐。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解五保老人和敬老院建设管理情况,近期扬州市江都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区五保供养和敬老院进行了调研视察。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敬老院建设力度,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得到有效保障。但也存  相似文献   

20.
赵荣华 《中国民政》2010,(10):46-46
<正>入院集中供养已成为当前五保供养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管理好敬老院,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甘肃省华亭县当前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一)做好"三定"工作。定性、定位、定编不明确是造成农村敬老院建设诸多问题最为深层次的原因。建议省、市民政部门和各级编委联合出台文件,先解决敬老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