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环境社会责任包括环境法律责任与环境道德责任,由于企业是否应承担环境道德责任颇有争议,因此,本文以环境道德责任为核心,对环境社会责任进行了应然与实然分析。  相似文献   

2.
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大环境灾害事故频发。企业环境责任成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导入,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进行探讨,力图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内,尝试理清强化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责任法律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中梅 《行政与法》2009,(7):121-123
<京都议定书>是各成员国为应对全球变暖达成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环境协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谈判的第三阶段将面临减排的压力,温室气体减排主要取决于相关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环境责任的承担情况.企业的环境责任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刚刚兴起.培育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完善企业环境责任理论,探索企业环境责任承担相应机制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机制控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责任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和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企业环境责任产生的原因,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实现循环经济、社会正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本文从企业环境责任的产生入手,着重分析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法理依据,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并对如何实现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把握近几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以风险社会理论为指导,分析环境风险、环境责任以及环境风险与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可知,政府、企业与公众应是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承担主体。只有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突发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由于企业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接连发生,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环境责任缺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义务,即企业应当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环境权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权利,而是包括多种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内的一种成体系化的理论。企业环境权是环境权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权理论应当成为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公司切实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律制度。本文从公司环境责任的概念入手,通过经济学与法学角度分析公司承担环境责任的机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公司环境责任的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风险社会的框架下,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而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最大责任者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目前我国有关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尚未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本文以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环境危机为切入点,结合国外有关企业环境责任制度的立法考察,分析我国企业环境立法的不足,由此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昊 《法治研究》2008,(12):63-65
企业作为影响环境质量的利益关系人,所应承担的社会环境责任是人们所关注的。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企业如何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如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义务;法律则应如何去规制和推动企业履行其环境责任;在道德层面,企业如何主动、积极地去保护和改善环境并且将经济利益和环境责任上升为企业价值核心中的同一高度,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的同时,也成为环境问题的主要制造者,虽然我国在立法层面已制定出不同位阶的法律、法规来规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但多为原则性的规定,且对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够完善.本文结合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以完善企业环境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环境责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承担促进社会福利增长任务的本质要求,是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与维护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之体现。目前,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亟待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袁方 《法制与社会》2010,(6):174-175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在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该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时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表现为可持续发展责任,而其核心内容之一是环境责任。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关系的阐述,提出循环经济背景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污染者在环境损害后本应承担起环境修复的法律责任,但目前我国污染者环境修复责任的实现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主要有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环境修复的表达不充分、环境修复责任性质不清等制度表达上的障碍,有在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和环境修复成功状态的认定过程中的具体操作障碍,也有污染者承担的环境修复责任与环境修复目标不相称、污染者环境修复能力不能满足环境修复目的要求的环境修复责任承担的主体障碍。这些障碍的突破应从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定化、环境修复的资金保障、环境公益组织与环境修复公司的健康发展、公众监督作用的真正发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王萌 《法制与社会》2011,(9):285-286
企业具有社会性,因而负有社会责任,对此我国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环境资源同时具有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属性,追求经济利益必须以人类可持续生存为前提,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应运而生,这是环境物权所决定的。本文通过对相关涵义分析,旨在构建我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而忘记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造假也就成了这些商人追求利益的最快捷途径。本文以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为例,从道德价值角度分析食品行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希望食品行业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承担起经济使命的同时,更要承担道德使命,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责任是企业应当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随着“重发展轻保护”理念的转变,企业环境责任追究机制不断完善,但运行中也呈现一些问题。从法教义学角度分析,可以秉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检察职能,将自然人环境犯罪履行生态恢复责任的经验做法应用于企业环境犯罪治理中。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以提高环境保护质效,从微观、中观、宏观逐级协同发展。同时,应结合企业环境犯罪主体特点,区分企业与直接责任人员责任,完善企业合规建设,共促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国有大中企业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企业和谐发展了,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因此,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最有力的行动就是从真正承担起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盯五大目标,抓住七个着力点,扎实构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上的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来自于经济学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因为公司作为企业的主要形态,同时以公司形式运转的企业通常经济规模比较大,承担社会责任更具有经济上的现实性和社会道德上的逻辑性,所以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就是讨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只不过,公司社会责任在经济学家的词汇中是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衣俐丽 《法人》2007,(9):80-81
作为强者,他们引领着整个行业摸索前行;作为行业领袖,他们承担着先行者的代价:与并不完全匹配和成熟的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博弈标准之变7月29日,国内最大的乳品企业——伊利集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了中国乳业、也是中国食品行业的第一份《企业公民报告》。该报告收集了伊利集团履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方面的实践内容,展示了伊利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对"责任"二字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面临路径难题。通过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并不必然就导致高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的共同治理模式在企业治理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高科技企业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将承担社会责任与赢取战略优势相结合,通过实施社会责任促进自身发展、转变经营战略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出路,而利益相关者也要构建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