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理股票期权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用来激励经理人员的报酬制度。股票期权创造性的以股票升值所产生的差价作为对企业经营人员人力资本的一种补偿,成功地将经营人员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本文阐述了经理股票期权运行的法律环境,分析了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法律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理股票期权 (Executive Stock Options,简称ESO)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目前已发展成为西方国家普便采用的企业激励机制。为寻求对企业高层管理者产生长期的激励效果,在西方经理股票期权风起云涌并取得成效的同时,国内许多上市公司针对自身特点,将西方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进行变通,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文对国外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对该制度的移植及其本土化提出了可行性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西方公司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的薪酬制度。1996年,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公司已在高级管理人员中采取经理股票期权报酬制度(executive stock option,简称ESO),我国一些公司也已开始试行。本文拟借鉴国外经验,探讨在我国的股票期权推行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才能的充分发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然而,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经理人员发挥才能的机制,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了股票期权计划。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和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股票期权方案,建立国有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是当前国企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长期激励制度,具体来说,是指公司给予重要雇员(尤其是高级经理人员)的一种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持有这种权利的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以行权价格(即股票期权合约的约定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并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将所够入的股票在市场上出售,但股票期权本身不可转让。股票期权实质上是公司给予其高层管理人员的或有报酬,该报酬能否取得完全取决于公司激励目标(股价超过行权价格)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6.
经理股票期权是国际上通用的高级管理人员激励方式,在我国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的条件下,若能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成熟做法,结合国情进行大胆的实践与创新,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公司代理人长期激励不足的问题。从中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和制度规定看,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还存在许多现实障碍,为了规范化从而更普遍、更有效地推行股票期权制,真正发挥出股票期权制的长期激励作用,需要对其在法律环境和制度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7.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与此同时由于经理人员的人力资本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它也会引起“产权残缺”,从而带来“代理成本的增加”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而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薪酬制由于能从分配制度乃至产权制度上弥补“产权残缺”带来的这些消极影响,因此,它会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和经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制度在西方有成熟的实践和理论 ,在我国公司实践中也已实行。股票期权是由期权与股票相结合的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措施。移植股票期权制度的法理学基础主要有股东权利论、效率与公平论和法律滞后论 ,我国法律并没有为股票期权提供法律空间 ,在股份来源和股票期权实现方面有法律障碍 ;宏观规划上应当借鉴外国的制度 ,结合本国的国情 ,并完善相应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9.
一、经理股票期权的理论概述 所谓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s,简称ESO),简单讲就是让期权接受者(经理)获得期权兑现时的股票市价与签订期权合约时的股票买人价(又叫“行权价”)之间的价差。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被广泛应用,它本质上属于股权激励的范畴,是优化代理人薪酬结构使代理人的行为目标与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吻合,从而给予代理人的一种行为激励。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起源于美国,90年代以后,股票期权计划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据资料显示,在1996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对企业经营者行之有效的长期激励制度。自从上世纪末引入我国 ,一直颇受关注。我国大范围推广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环境条件尚不具备 ,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 ,培育有效的资本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 ,建立健全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