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体系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作用原理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讨论了宏观审慎的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机制,认为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法国金融监管体系经历了三个改革阶段,刚果(布)则相对保持稳定。法国在朝着统一监管方向改革的同时,仍保留了二元监管特点,刚果(布)则一直采取分业监管模式,这与各自所处的经济、金融的不同发展水平相关。总体来看,金融监管的趋势是立法先行,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相结合,打破国家主权,向全面、系统、集中监管转变。监管重点从加强监管权力向加强风险监管与问题处置并重转变,由此给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后美国不仅建立了专门的联邦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而且通过完善信息披露、严格抵押贷款条件等具体制度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美国的经验表明,消费者保护职能与审慎监管职能由同一个机构行使时,应确保消费者保护部门的独立性,以协调审慎监管目标与消费者保护目标之间的潜在冲突;以分业监管为基础设立的消费者保护部门之间应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以确保一致监管、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漏洞。监管方法的选择方面,规则监管的基础上适当采纳原则监管,可以有效应对金融创新对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鉴于信息披露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应通过合理设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简化信息披露的方式、加强金融教育等手段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加快了欧盟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本文在分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国内、国际根源及欧盟层面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欧盟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宏观层面有欧洲系统风险理事会;微观层面有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构成的二级欧洲金融监管系统。欧盟的阶段性应急机制有"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希腊危机和欧盟对之推出的制度性措施,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日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美日两国是当今保险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由于两国在市场经济结构、金融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借鉴它们在保险监管方面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日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 (一)监管主体的比较 保险监管的主体就是保险业的监督者和管理者。从机构设置来看,各国不尽相同。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两级多头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都有权对保险业进行监管。美国联邦政府成立联邦保险局,只负责联邦政府法定保险,如联邦洪水保险、联邦农作物保险筹。根据1945年《麦克云——佛戈森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分析金融科技的主要特点、便捷性以及潜在风险、风险传染路径等,考察了韩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动向与金融机构的应对举措,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韩国金融科技的金融稳定风险.韩国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代表性金融服务包括快捷支付与快捷转账、P2P金融、众筹基金、ICO、机器人投资顾问等.随着互联网银行在线业务量的持续增长,银行也面临各种金融创新.根据金融科技创新在金融机构多个领域进行的实际情况,金融机构通过采取与金融科技公司竞争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应对.韩国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服务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而且与现有金融机构的关联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对金融稳定产生的影响有限.虽然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为发挥金融科技创新在提高效率、加大危机应对激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必要通过立法来确立"监管沙箱"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支付体系监督法》为新加坡电子支付体系提供了一个统一而明确的法律监管框架,尤其着重于对被指定的重要支付系统(DPS)和储值类支付工具(SVF)的监管。在监管理念上,该法体现了法律监管与行业创新的平衡,一般监管与特殊监管的结合,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的配合,以及监管权力与被监管者权利的兼容。我国应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构建统一的支付体系监管法,确定监管重点,完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对各国银行业监管提出了挑战,也对俄罗斯银行业监管的体制和效率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俄罗斯银行业风险的具体内容和特点,研究了俄罗斯银行监管体制的实际,最后分析了巴塞尔新协议在俄罗斯的适应性,阐释了银行有效监管在转轨经济国家制度变迁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重新构建和完善俄罗斯银行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经济转轨初期,企业的发展遭遇到种种困难。这一方面是不完善的改革机制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这个时期俄罗斯政府在实施金融政策、发展金融市场方面与企业存在一些协调性问题,使得宏观金融环境与企业发展在兼容方面变得异常艰难。这一系列问题对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诱导作用。同时,企业的发展困境也是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所经历的"转型阵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自泰国从西方引入民主制度以来,其政治制度的危机一直呈现周期性发生的情形。学术界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探讨的学者很多,但他们大多将导致这种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根源,归结于泰国自身的国情复杂性方面的种种内源性因素。本文将理论探讨的重点,投射到泰国政治危机的外源性因素——即泰国从西方舶来的民主制度本身固有的制度性缺陷方面。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对比,作者得出了泰国当前政治制度危机与现代西方民主主义理论所涵盖的谬误直接相关联的结论。而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参照坐标是共和主义的观念形态和制度原则与民主主义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吴崇伯 《当代亚太》2002,(10):37-41
澳大利亚的金融体制是在仿效英国金融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战后其金融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严格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加强监管的改革,每次改革均较好地适应了当时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因而推动了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本文拟对澳大利亚的金融改革做些分析与探讨,为我国的金融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阮莉云  覃福晓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2):94-108,152,153
为了适应越南深化经济改革的需要,使越南国内市场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2018年,越南对《竞争法》进行了大幅修改,这一举动表明越南政府对市场竞争的监管理念已经由本身违法原则转向合理原则,监管机构将更多地考虑企业竞争行为所带来的市场影响。新的《竞争法》引入了宽大制度,鼓励参与非法限制竞争协议的企业主动投案,并对竞争监管机构进行重组,将原监管机构越南竞争局(VCA)和越南竞争委员会(VCC)的职能整合成一个新的机构——国家竞争委员会(NCC),由新监管机构统一行使调查和裁决涉及限制竞争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职能。新的竞争法采用合并式立法结构,由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两个部分组成。探讨新竞争法中反垄断规制部分的修改内容,从适用主体的范围扩大、监管机构的重整、相关市场和市场份额、反竞争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济集中六个主要方面来阐释新旧竞争法在反垄断部分的修改,是了解新竞争法的最佳途径。同时从监管机构独立性不足、市场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阈值设定过低、严重垄断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这几个方面,分析新的竞争法在反垄断规制部分的修改会对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阈中,可以将法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性:二,游走于“政治夹缝”是法国文学的独特风景;三,追新求奇是法国文学嬗变发展的特征。这三个宏观特征的概括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法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也可为法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宏观参照。  相似文献   

14.
金融混业经营体制的发展、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和范围的变化引发了各国关于监管体制及结构的争论,并对监管机构传统的划分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具体实践来看,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相去甚远,其中一些国家减少了监管机构的数量,有些国家甚至成立了单一的全能监管机构;另一些国家则选择了多重监管机构(multiple supervisory agency),其中日本的金融监管走向了单一的监管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英国的实践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英国为代表的金融业“混业监管”改革 ,正推动着欧元区国家甚至全球金融监管体制的革命。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推动力 ,在于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迅猛发展。英国通过颁布新的金融监管法律 ,建立世界上最强有力的金融业统一监管机构 ,实现了金融监管权力的高度集中 ,以及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的分离。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完全实行统一金融监管与“混业监管”的国家。英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监管效率的提高 ,适应了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行政监管领域行业监管和竞争监管是规制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政府经济政策上表现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在金融领域就是金融监管与竞争监管的关系问题。日本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军主导下形成了严格的竞争监管和金融监管框架,伴随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转变,金融领域出现了长期竞争监管当局淡出、金融监管当局主导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逐渐放松金融监管中的限制竞争规制,在金融领域融入了自由竞争理念,特别是日美经贸摩擦时期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形成了以金融稳定为共同目标的金融监管和竞争监管协调格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欧美国家强化金融监管和竞争监管的背景下,日本并没有采取特殊措施,在危机过后的10多年间,建立了新型的金融监管和竞争监管的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宋爽  刘朋辉  陈晓 《欧洲研究》2020,38(2):61-80,M0003
数字资产创新为欧盟金融业发展带来希望,也给其金融安全带来挑战。从最初的虚拟货币(加密货币)到虚拟资产(加密资产),再到全球稳定币;欧盟面临的金融安全风险也从洗钱/恐怖主义融资对区域安全的危害,演变到对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再到对货币主权、支付主权构成的挑战。欧盟在数字资产监管过程中充分权衡创新收益与安全风险,在金融体系安全维度循序渐进地加强监管措施,在金融主权安全维度加紧建立数字稳定币监管法规并推动自身数字货币解决方案,在与金融手段相关的其他安全维度果断立法打击利用数字资产开展的恐怖主义融资活动。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核心,金融体系稳定安全地运作是一国经济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前提,这是当今社会的共识。东南亚、韩国和日本发生金融危机后,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建立规范有效的银行监管体制的重视。德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完整、运作严格规范,是一个成功的模...  相似文献   

19.
闫志开 《德国研究》2023,(2):124-143+148
欧盟对数据中介服务提供者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制体系,对我国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以欧盟《数据治理法》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全面研究欧盟规制数据中介服务的模式,并从规制缘由、规制理念、规制内容、规制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我国可借鉴欧盟做法,在规制数据中介服务提供者时限缩规制对象范围,选取主体法律术语,明确权利义务内容,健全监管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市场的专业化、复杂化程度日益提高,在信息、能力、财力等方面处于弱势的金融消费者与金融业者的交易不对等地位凸显。文章主要以日本金融业者的金融商品推介销售行为规制为研究对象,结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的共通行为规范及忠实和善管注意义务进行了分析,认为基于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性、金融商品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商品交易双方地位的不对等性,应立足于实质的公平和正义的价值取向,在传统民商法的基础上通过矫正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配置,通过监管保护、行为规制、权利救济等层面的制度完善和有效运作,以期今后为中国相关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