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沈宇华 《淮海论坛》2013,(3):42-42,39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关注民生、保障经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更好发展的根本性管理模式,而社保扩覆又是社会保障运作体系中最前提、最基本的运行措施.是社会保障基金为社会保障工作长期开展的基础和源头。一种制度的建立,必须以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社会保障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必须以扩面工作的大力开展,从根本上解决社保基金征收、储备的费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夏春音 《群众》2009,(8):64-66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学习会。他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思考》2009,(11):10-10
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五”时期,吉林省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钏度全部建立,这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标志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吉林省基本建立。但从整体上看,社会保障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城市社会保障范围还比较窄。一些城镇困难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二是在农村社会保障十分薄弱,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5.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社会保障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在当代社会,衡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是重要的标尺。其中,包括低保在内的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社会保障安全网体系的“兜底线”。其目的是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保障公民生存权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就整体而言,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和问题。一是覆盖面不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法政出多门,筹资方式不规范,缺乏法律保障,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无序,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三是社会保障资金在使用上存在漏洞,不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这些问题说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加以完善。第一,要完善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第二,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第三,应建立全社会一体化的基本保险制度以及建立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四,要推动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与运营。  相似文献   

7.
邓微 《湖湘论坛》2009,22(5):92-96
社会保障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在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利好的态势下,面对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不高、社会物质财富尚未极大丰富,社会保障需求大于社会保障供给的国情,积极构建以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社会系统工程,在加快、加大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建设速度和力度的同时,形成社会保障的社会辅助机制、市场机制、准市场机制、家庭补充机制,构建和培育拓展社会福利的发酵机制,扩大社会保障的辐射和渗透效益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平、平等和共享是建设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既是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建制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以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公平为目的。最终实现国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障为补充,加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温家宝总理在总结2006年工作时指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注重中国社会保障问题 ,他们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以及相关的一系列论述 ,确立了社会保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保障的思想 ,对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高福利”性的社会保障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然而,仍然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均衡: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这种城乡二元性,不仅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相悖,而且不利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基本现状是: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较多,但覆盖面相对有限;社会保障的基金收支较大,但待遇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已初步建立,但尚不完善。因此,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途径:一是要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二是要建立多渠道的基金筹集机制,提高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三是要确立社会保障的法律地位,完善社会保障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平堂  王日明 《山西政报》2009,(14):58-58,55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和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09,(8):73-74
近年来,我们常熟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工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新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为主体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和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近日在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专题研讨班的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把完善农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农民工的保护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构建一个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补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改革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丁璇 《前沿》2013,(16):116-117
随着聊城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为城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该群体难以在城市中真正立足,当前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以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为基础。本文以翔实的数据和充分论证描述了聊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该群体社保缺失给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首先应当基本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的目标,再大幅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泉  尚珂 《中国发展》2004,(2):22-25
如何实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和社会保障权的基本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实现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障碍,指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实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汤剑波 《长白学刊》2009,(1):127-131
现代社会保障是经济、政治和伦理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价值观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保悼的产生和发展。国家为什么应该为社会成员提供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障最基本的价值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不同社会保障模式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