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节生产、收入和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随着税收在国家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同各种违反税收法规的不法行为的斗争,特别是坚决打击各种偷税抗税的犯罪活动,对维护各种税收法规的正确实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积累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税收、税收杠杆与税法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是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调节生产,调节收入,调节消费,调节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也是国家进行宏观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税收、税收杠杆和税法是三个不同的范畴。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所体现的是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税收杠杆是国家影响和调节经济的手段,它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一种媒介,因而它是介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范畴;税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无疑,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税收、税收杠杆和税法虽分属三个不同的范畴,但并非孤立存在的。在这三个范畴中,税收具有决定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的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促进社会发展、调整物质财富分配的重要杠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税收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依法治税,是建设法治国家、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方面。一个时期以来,偷税、抗税等涉税违法犯罪现象严重,这既表明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也表明在我国加强税收征管、依法严惩涉税犯罪活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涉税犯罪不仅破坏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而且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破坏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整顿…  相似文献   

4.
妨害税收犯罪新立法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妨害税收犯罪立法概述税收是国家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因此,我国一向都注意对税收的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通过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税制体系,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税收征收管理的立法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为保证国家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加强税收工作,1979年我国刑法典规定了  相似文献   

5.
收入制度包括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民财产收入,二者相生相克,具有内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税收是二者的连结点。通过税收制度,国民财产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通过财政支出制度,国家财政收入用之于民,促进国民财产收入的增长。税收法律关系是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权利的角度来说,是国家税权和国民税权的关系。财税法的变革应当以人文关怀和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为进路,建立以人为本的税权平衡观,即国民税权与国家税权的平衡观,把对国民税权和国家税权平衡互动的研究作为推动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探讨税权入宪、税收法定、税收公平、预算监督机制的建立,探寻中国财税法变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也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调节生产、消费、收入和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加强国家经济职能的表现之一。实行利改税后,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90%以上,可见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当前,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户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税收成了  相似文献   

7.
《法律与生活》2020,(10):46-48
简单地说,税收是指国家依法要求个人无偿缴纳的费用,这种费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在现代社会,国家依法征税。通过决定或调整对谁征税、征多少税,税收成为一种可以调控经济运行的杠杆,以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并管控进出口活动。因此,税收制度是现代刑法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8.
<正> 税收是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调节生产、消费、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利改税后,税收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左右。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国营和集体企业偷税漏税面达50%以上,个体工商户偷漏税面达80%以上。1985年—1987年,全国共查出偷漏税款105亿元,1988年全国查出偷  相似文献   

9.
税收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国家通过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再通过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居民收入状况,保障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政府的再分配是矫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公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可以使富人"穷"一些,而通过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可以使穷人"富"一些,从而使一部分收入从富人手中向穷人转移,从而达到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目的。同时,国家利用  相似文献   

10.
税收是国家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节生产、收入和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税收率的高低,与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治任务息息相关。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税务工作的内容、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税务立法、执法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同时,偷税抗税犯罪活动也随之出现了新的特点规律,偷税  相似文献   

11.
税收复议制度是确定纳税人为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对基层税务机关已经作出的征税决定,逐级向上一级税务机关请求重新考虑的活动规程以及上级税务机关处理纳税人请求复议的申诉的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实践表明:我国的税收复议制度在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争议,维护纳税人的正当权益和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监督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税收将作为国家介入企业收益分配的唯一手段,作为国家取得  相似文献   

12.
谈涉税犯罪主体及相关罪名之确定陆芙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目前,税收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税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广泛介入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发展经济,缓解社会分配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3.
个人所得税从创立至今,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现代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以实现税收公平的重要手段。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1994年才初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开征的时间短、经验不足的客观限制,我国个人所得税组织财政收入的财政职能和调节经济的经济职能均未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税收法的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它与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其他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这一特征,即国家税收以法律形式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 所谓税收,就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向社会组织和个人征收实物和货币的活动。国家的存在决定税收的存在。作为凌驾于社会生产之上的国家机器及其公职人员,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却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当然,这一定的物质财富,只能从生产者手中取得,舍此而无别的途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为了维护这种  相似文献   

16.
王自力 《法学杂志》2001,22(5):75-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国防教育法》是继《国防法》颁布施行4年后,颁布施行的国防教育领域的专门法律,是适应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调整以及军事斗争的需要、立足于新世纪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国防的重要法律,其目的是普及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税收国家最初是西方学者从财政角度对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形态的界定,指的是财政收入大部分依存于税收的国家。由于税收国家的理论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观念存在着较多的冲突,因而需要运用多种视角深层次地考察我国构建税收国家的基础。客观而言,我国虽以公有制为基础且政府全部收入对税收依存度相当的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同样呈现构建税收国家的可行性。而现代税收国家的建成,无疑需要我国在经济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相配合。  相似文献   

18.
引进技术是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方面。1986年,我国从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生效合同744个,技术贸易总额达44.5亿美元。与1985年相比,合同数增加百分之十,成交额增加百分之五十,这样外国公司从中要取得相当数量的特许权使用费。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我国相继颁布了《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其他一些税收法规,其中都有专条规定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课税。但如何掌握和运用税法规定,搞好技术引进中的税收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功能即为政府取得收入一直是税收的主要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贫富差距的是渐拉大及社会分层的日益加剧,各种社会性矛盾也日渐突出。在现阶段,充分利用税收的调控功能来化解社会矛盾,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支持和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 ,是国家固有的和本质的属性。国家主权理论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 ,具有较强的绝对性 ,但这种绝对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同国家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国家主权原则做出了不同的诠释。作为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中国 ,应坚持正确的主权观 ,即 :在坚持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 ,承认国家主权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在坚持国家主权受到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法约束的同时 ,又要承认其幕后的真正操纵者仍是主权国家本身。总之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 ,作为发展中国家 ,只有坚持正确的国家主权观 ,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真正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