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社会保障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宇  龚文君 《青年研究》2015,(2):67-76,96
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的社会保障权长期被忽视,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四川省Z市、Y市的未决羁押人员、看守所干警、社区工作人员、普通公众等群体的调研,发现未决羁押人员及其近亲属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多领域均面临严峻问题。探寻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政治观念冲突、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政策法规瑕疵、诉求表达不畅等。结合世界各国的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充分考虑未决羁押人员人权保障在我国当前所受的制约因素,提出修订法律法规、完善诉求回应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试行羁押社会化等建议,以期为人权司法保障的落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看守所作为国家刑事羁押机关,性质特殊、责任重大,务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加注重文明管理、人性化管理,努力把监管工作的过程变成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过程,变成展示法治文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的过程。只有从观念转变开始,采取实实在在的教育感化措施,才能既确保在押人员的基本人权,又实现挽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诉讼中,审前羁押是对人身自由影响最深和最严重的一种强制措施.审前羁押如果适用不当,很容易对被羁押者合法权利造成侵害.当前我国审前羁押救济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损害了被羁押者的合法权利.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审前羁押救济制度,以确保被羁押者受到不合理羁押或者非法羁押时能得到有效的救济,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规定中,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配置不科学,审查裁决欠缺刚性约束力,未赋予被羁押人对裁决的救济权,缺少审查相关的证据规则;在其实践中,检察机关对被羁押人有选择性的审查,忽视对被羁押人的社会危险性审查,审查评估标准不统一、不合理,致使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实现减少违法、不当羁押的立法目的,亟待立法和司法实践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对于完善我国羁押审查制度和保障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人权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由于存在当前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程序构架本身存在缺陷等原因,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以法律形式确定获得审前释放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对我国审前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进行司法化改造,确立法院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的公正和权威的裁判地位,重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司法途径实现权利救济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些贪官被收监后仍然气焰嚣张,公然蔑视判决,挑战监规,监所几近成了他们的休闲地。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和副院长梁福全,在判决刚生效, 还在看守所羁押时,便与前去会见的“亲友”大吃大喝了15天。不算亲友们自带的烟酒和佳肴食品在内,仅据看守所餐厅收款处的不完全统计,该二人半个月的会  相似文献   

7.
未决羁押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为了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最终维护人权,具有目的上的正当性,然而其适用的最直接后果是被羁押者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了限制。从未决羁押存在的必要性及限制未决羁押的法理基础角度对该项制度作一系统研究,以期能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重新构建在理论层面作一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近年来上海铁路公安处看守所监管涉毒人员的工作实践出发,提出了针对涉毒人员特点加强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一是围绕监所和涉毒人员的人身安全,把好检查关;二是落实措施,把好重点对象警戒关;三是分阶段管理,把好初步戒毒关;四是有的放矢,把好教育感化关.  相似文献   

9.
焦建升 《学理论》2010,(18):163-165
近年来,公安看守所中被监管人员的离奇死亡事件屡有发生,可以说这些人员的死亡方式千奇百怪,令人匪夷所思。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广大人民对看守所中被监管人员生存状况的担忧,同时也产生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极大不信任。本文以分析诱发看守所离奇死亡事件产生法律面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希望对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未决羁押制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美、法、意、日等国家的未决羁押制度融入了法治的理性,未决羁押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并在程序与实体上均由法律加以控制,从而较大程度地防止了对羁押权的滥用,对被羁押人的人身自由等合法权利给予了较为充分的保障。相比之下,中国的未决羁押制度已经越来越凸现出诸多的根本性缺陷,制度的借鉴与重构成为司法改革之亟需。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案(草案)对刑事拘留制度作了一定调整,增加了拘留后及时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的规定,限定了因有碍侦查而不通知家属所涉嫌犯罪的罪名。但我国刑事拘留制度还存在条件设置不科学,有证拘留的规定过于严格,拘留措施与留置、拘传、通缉、边控措施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缺少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在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时作出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预防性羁押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其正当性存在着严重不足,尤其是有学者指出它具有违背刑事强制措施的程序保障的本质属性,但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预防性羁押制度,并且出于谨慎考虑,对此制度的适用设置了诸多的限制.此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逮捕条件中实际上也确立了预防性羁押制度,但是仅作了泛泛的规定,对于预防性羁押制度的具体内容却没有涉及.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我国预防性羁押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以及适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内容,以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最终实现人权保障和社会防卫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新刑诉法出台后,学界及司法实务界对其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对于社会危险性的细化规定被视为尊重和保障人权、降低审前羁押率的重要举措.但是通过考察我国司法实践中逮捕必要性的相关规定,以及结合我国司法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试图仅仅依靠该规定来降低畸高的审前羁押率是不大现实的,还必须建立一系列的工作制度进行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朱道华 《理论探索》2007,(6):146-149
刑罚及时性作为刑事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已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遵从.我国现阶段的刑事立法规定,存在着羁押期限的依附性和不完整性、检察院拥有单方面决定延长羁押期限的权力、缺乏羁押复查制度等缺陷.只有将关于羁押期限的立法规定独立开来,适当缩减拘留、审查起诉和审判的期限,废除补充侦查制度,严格控制对羁押期限的延长,才能保证刑罚及时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孙岩  毛丹 《学理论》2012,(1):87-88
长期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以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为主体而构建起来的,法院的司法审查权并未介入审前程序之中,这就造成了犯罪嫌疑人在审前程序中一系列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审前羁押率居高不下等问题。针对审前程序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从我国审前程序的诉讼构造问题出发,结合犯罪嫌疑人羁押场所机构、职能的独立性要求以及逮捕与羁押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简单分析,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审前羁押问题的成因、羁押场所面临的问题、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的救济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是看守所人权落实和文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对在押人员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和重视,也是看守所人权创新工作的重点。目前,看守所仍存在医疗设施简陋、专业医护人员缺乏、救治与安全管理相冲突等现实问题,导致善后处理工作纷繁复杂,影响看守所的正常监管工作。因此应完善现有医疗机构和设施、引入医疗社会化模式以及尝试建立团体保险制度,争取所内外医疗与基本医疗保障和大病保险挂钩,在改革中应注意资源整合,力求节约,根据看守所现有条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看守所医疗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公安监管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进程的日益推进,监所的管理水平和看守所民警的个人素质必须随之达到新的高度。本文从铁路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及提高看守所民警队伍素质的途径等方面,对实现新一轮的等级化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看守所承担管理和改造在押人员的重要任务,理应是巩固和延伸法律惩戒力的重要阵地。当前的看守所规范化建设既应当加强文明执法,充分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也要提高对在押人员违规行为乃至重新犯罪问题的重视程度。对涉嫌又犯新罪的行为要介入刑事手段,坚决打击,使行为人罪责刑相适应。刑事介入只有有了充分的法理支撑,理顺启动和执行程序,才具备打击犯罪的应用能力,并体现看守所监管工作机制的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9.
重铸灵魂之地记加格达奇铁路公安处看守所●刘玉勋看守所的工作常规就是一看二守三送走,不出什么事故就合格了。然而,哈尔滨铁路局加格达奇铁路公安处看守所却不同寻常。在这里,许多在押人在公安民警们不懈的教育、感化下,主动供认罪行、重新走上人生的正路。更令人称...  相似文献   

20.
审前羁押剥夺的是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是对人权的侵犯与克减。基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作为一种程序性裁判机制的审前羁押只能是一种例外的、最后才能采取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