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方利 《湖湘论坛》2004,17(4):61-62
随着对洗钱危害性认识的深入 ,我国加快了反洗钱立法的步伐。但目前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缺乏统一的具有刑法性质的反洗钱法律规范 ,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范围狭窄 ,罪过范围有限 ,最高量刑偏低 ,目的构成要件的设置不合理等。结合国内洗钱犯罪实际情况和国际洗钱犯罪的立法趋势 ,我国刑法完全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洗钱罪面临的困境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洗钱犯罪的猖狂,我国加大了反洗钱的刑事立法。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近十年来被判洗钱罪的案例寥寥无几,显然洗钱罪的立法还面临着不适应司法的困境。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的反洗钱意识薄弱,理论与司法实务中未将自我洗钱行为犯罪化,在立法上对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规定也不尽合理。应当将洗钱犯罪立法系统化、独立化,同时合理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明确将自我洗钱行为犯罪化,适当加大洗钱罪的刑事责任,并由此促进相关人员反洗钱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浅析加入WTO后我国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反洗钱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 ,我国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是 :金融系统仍是我国洗钱犯罪的主要场所 ;洗钱分子将把洗钱的触角伸展到每个角落 ;洗钱手段不断复杂化 ,洗钱技术不断现代化。为有效遏制、打击洗钱犯罪 ,应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措施 ;完善我国反洗钱的刑事立法 ;建立专门反洗钱机构 ,加强同国际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4.
我国洗钱犯罪立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将自然人和单位规定为洗钱犯罪的主体,符合反洗钱犯罪客观方面的要求,保持了与国际刑法的接轨,有重大的立法意义。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扩大洗钱犯罪的对象范围;改进洗钱罪主观方面的规定;完善洗钱罪的法条。  相似文献   

5.
控制和惩治洗钱犯罪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洗钱罪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本文参照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国情,就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秀云 《公安研究》2002,(4):20-22,26
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各项金融、经济制度尚不健全,使洗钱犯罪有可趁之机。文章认为,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措施,加强洗钱犯罪的防范;完善我国反洗钱的刑事立法;建立专门反洗钱机构,加强国际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洗钱犯罪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是指将非法活动的收益表面合法化的行为。目前我国洗钱犯罪的主要方式有:由境外向国内投资;物理式转移;利用进出口贸易;购买贵重物品;开办企业、实业;利用假名或亲属名存入银行。我国洗钱犯罪的特征表现为:高科技含量低;多用现金,票据使用率低;洗钱环节简单。反洗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建构适合我国的洗钱预防体系应包括以下四方面:树立反洗钱意识,加强金融防范,刑事立法预防,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刑事立法犯罪化的提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锋 《前沿》2008,6(4):133-137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刑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应在多大范围内介入社会生活的合理化问题凸现出来,刑事立法应该“犯罪化”还是“非犯罪化”成了刑法演进中的一个主题。一种观点从个人权利奉位、刑法应当谦抑出发,主张我国刑事立法应该非犯罪化;另一种观点从保护社会秩序、刑法应当法网严密出发,主张我国刑事立法应该犯罪化;还有观点认为要建立、健全刑法出入罪机制,刑事立法应该循着非犯罪化和犯罪化双向思路进行。本文认为,就我国目前而言,刑事立法应当“犯罪化”,一方面刑事立法犯罪化并不意味着重刑和对个人权益的必然侵犯,也不意味着将刑法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应转变观念,建立刑事一体化原则,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刑法制度的严而不厉。  相似文献   

9.
该书封底勒口文字:犯罪可以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层。犯罪分层在刑事政策和刑事立法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的犯罪层次实行区别对待,重重罪,轻轻罪,有利于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犯罪分层,  相似文献   

10.
对风险社会的治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其中作用重要,直接影响着我国刑事立法的走向,刑法机能也因此发生相应变化。伴随刑事法网日趋细密,犯罪圈呈扩大态势,入罪标准选择性降低,刑罚的设置和执行将总体趋宽。这并不意味着犯罪的危害性在缩小,而是对犯罪的认识更为理性所致,是刑事政策的调控目标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黄义 《公安研究》2008,(9):41-45
洗钱犯罪严重危害了我国金融管理秩序。为应对洗钱犯罪,严厉打击洗钱犯罪行为,我国加快了反洗钱立法进程。洗钱犯罪作为下游犯罪,其"钱"该如何查处、案件的侦查如何协调推进、侦破时机如何选择以及如何认定及处理"错案",对这些疑难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兼顾彼此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中美计算机刑事立法的比较及给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关于计算机犯罪有相对完善的单行刑事立法 ,并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及法人犯罪等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计算机刑事立法在刑事责任年龄、刑法保护管辖原则与法人能否构成计算机犯罪主体等方面有待改善 ,可借鉴美国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刑事司法实践的发展,洗钱行为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专门增设了洗钱罪,这为打击洗钱罪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本文在剖析了我国反洗钱立法的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反洗钱立法和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洗钱犯罪作为一种国际犯罪,已被列入21世纪十大犯罪之首。利用互联网支付系统进行洗钱犯罪是洗钱犯罪的新手段。因此,以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视角,认清此种犯罪新手段的特点和规律,借鉴国际社会防范打击此种犯罪的有效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来完善中国的防范和打击策略:一是加强反网络洗钱立法,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二是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防范、监测、侦查和打击网络洗钱犯罪;三是建立专门的反网络洗钱机构,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洗钱犯罪活动严重冲击着我国现行立法中洗钱犯罪客观构成理论。该罪客观构成理论上存在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致使许多本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洗钱活动依照罪刑法定原则而无法追诉。我国应适当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规定洗钱犯罪对象的表现形式为一切形式的财产,洗钱方式应限于通过金融机构的清洗行为;应规定洗钱罪中的不作为犯罪,赋予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反洗钱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6.
反洗钱既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审视司法实践,目前检察机关每年办理的洗钱罪与上游犯罪案件数量严重不成比例。为确保案件质量,宜从精研法律适用、破解入罪难题,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惩治犯罪,注重协作配合、凝聚办案质效,注重机制建设、助推工作提升等方面进行改进,不断提升刑事检察环节的办理洗钱犯罪案件质效。  相似文献   

17.
杨丹 《理论月刊》2003,(8):102-103
本文从洗钱犯罪的概况、惩治洗钱犯罪的观念出发,结合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及立法状况,阐明了如何在中国有效地惩治洗钱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跨国性和全球性特征导致网络犯罪管辖权的冲突问题 ,加强各国之间合作是网络环境下惩治犯罪的重中之重。应从协调刑事立法、管辖权、国际监管等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伪劣商品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劣商品犯罪的刑事责任,是国家刑事法律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否定评价,是国家司法机关强制行为人应承受的刑事负担。在刑事处罚方面,作者对该类犯罪的主刑、附加刑以及单位犯罪的相应处罚均作了一定研究,认为该类犯罪的立法规定,既注重立法技巧,又注重刑罚适用的效用性;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立法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伦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刑事立法日益完善,但犯罪率却只升不降,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刑事立法的伦理性缺失。职能部门应通过分析犯罪、刑罚与伦理的关系,了解社会伦理性乃刑法之根基,在此原则指导下发现我国现今刑法典中某些条文缺失伦理性,刑罚的种类与适用缺乏人道性。在刑事立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刑法的伦理性根基,以此指导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